張洋子


【摘 要】“有+VP”結構,即以動詞或動詞短語充當謂語中心的一種句式,甚至有時省略了其后的動詞,成為單獨的一個句子。通過文獻研究法、調查研究法以及數學分析法,筆者認為現代漢語中的“有+VP”結構是古漢語結構在閩方言中的遺留,進而又影響現代普通話的結果。本文主要結合現代紙媒與電視媒體的語料調查,探討現代漢語中“有+VP”結構與閩粵方言的關系。
【關鍵詞】“有+VP”結構 閩粵方言 關系
【中圖分類號】H1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3-0028-02
一 口語中的“有+VP”句
為了了解“有+VP”結構在現代漢語口語中的現狀,筆者從中央1套,山東衛視,湖南衛視,東方衛視,鳳凰衛視以及臺灣中天綜合臺,各選擇了兩檔節目,進行了關于“有+VP”句使用率的調查。兩檔節目分別屬于新聞類與綜藝類。關于新聞類節目的調查,六個不同衛視的新聞類節目中,只有《資訊快遞》與《全球視野》出現過“有+VP”句。
①“官方似乎有在改口說……”
①句是從2013年4月19日的《資訊快遞》中收集的語料,發言者為《資訊快遞》的主持人。但這里有一點要注意,《資訊快遞》的主持人姜聲揚在臺灣出生并成長到十余歲。
②“我有提到……”
②句在2013年3月20日的中天臺《全球視野》節目中出現,發言者是答記者問的馬英九。
關于綜藝類節目的調查,詳情見表1。
與主流紙媒及新聞類節目不同的是,“有+VP”句在綜藝節目中出現的頻率明顯高了許多。除了東方衛視的《楊瀾訪談錄》與鳳凰衛視的《名人面對面》在35分鐘內沒出現一例“有+VP”句外,其他幾個綜藝節目都
或多或少地出現了這種句式。其中在臺灣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中,35分鐘的訪談節目中出現了27例“有+VP”句,相較于其他訪談節目中2例或者3例的現象,臺灣地區的人對“有+VP”句的運用顯然已經比較成熟。
與臺灣的綜藝節目相比,筆者所調查的4檔大陸綜藝節目的突出特點是,在9例“有+VP”句中,除了湖南衛視的主持人在2012年6月10日的《背后的故事》中,主動說了“有+VP”句之外,其他8例均為各節目所邀請的嘉賓所說。
③“我之前有瀏覽過你的微博。”——《背后的故事》的主持人
④“之前她有跟我說過。”——《背后的故事》的嘉賓
面對“有沒有被她電到過?”這個問題,嘉賓在《背后的故事》中回答了一句“有+VP”句的省略句。
⑤“在拍戲的時候有。”
央視2012年6月11日的《藝術人生》中,嘉賓說的“有+VP”句是以下兩句:
⑥“有兇過。”
⑦“在那個時候,有想過。”
在山東衛視2012年6月18日的節目《愛情來敲門》中,嘉賓也很自然地用到了“有+VP”句:
⑧“目前有投資一家汽車監測中心。”
⑨“之前我有炒過基金。”
⑩“我剛才看見她有舉手。”
而臺灣綜藝節目的主持人與嘉賓都慣于使用這種句式。
?“最近有去小燕姐的節目嗎?”——《康熙來了》的主持人
?“他有叫我跟你們問好。”——《康熙來了》的嘉賓
?“劉熏愛有拍。”——《康熙來了》的主持人
?“如果我有在現場。”——《康熙來了》的嘉賓
小結:本文所呈現的調查數據雖不能完全代表“有+VP”句在現代漢語中的使用情況,但我們仍然能從這些直觀的數據中找出一些規律。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推斷出,在文學語言,即合乎語言規范的書面語與口語中,“有+VP”句的使用率近乎為零。而在日常的口語中,北至山東、北京,南至香港、臺灣,這種句式都是有一定的使用率的。并且通過數據可以發現,這種句式的用法在臺灣普通話中為最為成熟。
二 “有+VP”結構在閩粵地區的使用情況
“經察,‘有+VP結構確實存在于閩語,粵語,客家話與甌語里。”①因為學界普遍認為現代漢語中的“有+VP”結構是受閩語與粵語的影響,所以這里筆者主要研究“有+VP”結構與閩粵方言的關系。
1.閩粵方言中的“有+VP”句
毋庸置疑,粵語中有著很明確的“有+VP”結構的句式。比如:
?“我今日有見過佢架。”(我今天有見過他的。)
?“你有讀書冇呢?我有讀書。”(你有沒有讀過書啊,我有讀過。)
而閩方言中也存在著“有+VP”結構的句式。如:
?伊有讀冊。(她看書了。)
?我有接著你的批。(我收到你的信了。)
2.閩粵普通話中的“有+VP”句
如果只是因為閩粵方言中有“有+VP”句,而斷定此種句式一定被沿用到閩粵普通話中,未免有些想當然。
根據筆者之前的調查來看,“有+VP”句在粵語區的紙媒如《羊城晚報》、《南方周末》與《大公報》中,出現過一次;在新聞類節目中出現過一次,綜藝類節目中沒有這種句式的出現。依照這些數據,就“有+VP”的使用頻率而言,粵語區與北方方言區的差距不大,顯然看不出粵方言的“有+VP”句對粵語區普通話的影響力。為了更準確地掌握粵語區普通話的情況,筆者挑選了4檔談話類節目,其中每個嘉賓都是在香港出生,并在香港居住過15年以上。筆者將通過這四位嘉賓的言語,對粵語區普通話中的“有+VP”句式的使用頻率做一個統計。詳情見表2:
在這四檔節目中,張柏芝說了1個“有+VP”句,內容為“也有罵過他”。吳孟達也說了1個“有+VP”句,內容為“明明有拍”。
對比之下可以看出,在粵方言區的普通話中,人們對“有+VP”句的使用頻率與大陸相差無幾,4名土生土長的粵方言區人,使用粵語區的普通話時,對“有+VP”句的使用次數相加起來也只有2次,對這種句式的使用率甚至不及山東衛視綜藝類節目中的嘉賓。粵方言中的“有+VP”句,并沒有對粵語區的普通話造成很大影響,對北方方言區的影響也是微乎其微的。
再看閩方言。從筆者為研究“有+VP”句現狀而做的取樣調查中,顯而易見,臺灣普通話深受閩語中“有+VP”句的影響,“有+VP”句式已是臺灣普通話的一個常用句式。因為近幾年來兩岸文化交流頻繁,網絡與電視的普及面越來越廣,加之臺灣的娛樂業對大陸的影響很大,因而保留著“有+VP”句式的臺灣普通話逐漸影響了現代漢語。
由此可以看出,閩粵方言雖都有“有+VP”構式,但就對現代漢語的影響來看,并非閩粵方言的共同作用,而僅是閩方言影響了現代漢語中的“有+VP”結構。
注 釋
①陳葉紅.從南方方言的形成看“有+VP”結構的來源[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95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