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福林

【摘 要】電化學包括原電池、電解池以及金屬腐蝕與防護,這也是新課標高考全國卷歷年來的命題熱點。本文針對近三年來新課標全國卷和福建卷電化學原電池部分試題的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命題趨勢和思路等進行研究,旨在給2016年的廣大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提高考生的化學答題能力。
【關鍵詞】新課標化學全國卷 原電池 特點 趨勢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3-0094-02
2009年,福建省開始實施自主命題,高中化學老師大部分已經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高考模式,但自2016年起我省高考又將采用新課標全國卷。現筆者以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化學卷為例,進一步分析和概括原電池高三復習教學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一 新課標全國考試大綱與福建省考試說明的不同點
高考試題的命制以考試大綱或考試說明為依據,新課標全國卷的依據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而福建省的依據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省理科綜合考試說明》,兩者對原電池部分的要求差別不大,僅在理解(福建考試說明“了解”)金屬腐蝕的危害、防止金屬腐蝕的措施方面有所不同。
二 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卷中原電池知識點的命題特點分析
筆者對近三年新課標全國化學卷中的原電池試題進行分析與統計(見下表),發現這一模塊試題分值占全國化學卷的總分不高,比例變化不大。考查內容不僅包括了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如:蓄電池、燃料電池及新型的化學電源,還涉及電池反應式書寫、能量密度計算,命題內容多樣化。
試卷有選擇題,綜合題等題型。新課標全國卷中考查原電池大多數出一道選擇題或填空題,命題側重考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每年全國化學卷必考的知識點,其命題特點是概念原理抽象而集中,試題的難度相對其他基本化學知識和理論的考點而言有時顯得較大,這樣有利于高考選拔具有學習潛能和創新精神的考生。
三 近三年新課標化學全國卷命題的熱點與趨勢
1.重視能力,注重學科內知識的有機融合
近三年全國高考化學命題已從單一知識點考查逐漸向多個知識點考查過渡,比如:將原電池相關知識與電解池工作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及應用、化學實驗創新、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化學計算等學科內知識進行綜合考查,此類試題知識綜合性強、涉及面廣、命題格式新穎、對考生解題能力要求高、難度較大,主要考查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示例1:[2013·新課標全國卷I]二甲醚(CH3OCH3)是無色氣體,可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由合成氣(組成為H2、CO和少量的CO2)直接制備二甲醚:
二甲醚直接燃料電池具有啟動快、效率高等優點,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料電池(5.93kW·h·kg-1)。若電解質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二甲醚分子經過電化學氧化,可以產生__________個電子的電量;該電池的理論輸出電壓為1.20V,能量密度E=_________________(列式計算。能量密度=電池輸出電能/燃料質量,1kW·h=3.6×106 J)。
從本題的命題思路來說,素材來源于教材,燃料電池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但這道高考題的題目情境絕對新穎。考題充分體現了化學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呈現了化學科學特點和化學研究基本方法,考查了學生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或計算以解決一些具體化學問題的能力,能較好地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相關化學問題的能力。其中電極方程式的書寫和化學計算題難度較大。
2.利用現代新科技新成果,作為命題的背景材料,結合原電池相關知識和理論進行命題
化學科學技術的日益更新,特別是新型化學電源和電化學生產工藝的發展,日益受到高考命題者的青睞。全國化學卷有一個特點,即無論原電池以何種形式命題,都從完整與規范的角度要求,必包括情境、問題和應答環節。試卷中的試題均為原創,在陌生的情境中考查熟悉的問題,在情境中采用新穎的設問,依據學科素養由里到外地創新設計,側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
示例2:[2013·新課標卷Ⅱ]“ZEBRA”蓄電池的結構如圖所示,電極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屬鈉之間由鈉離子導體制作的陶瓷管相隔。下列關于該電池的敘述錯誤的是(圖略)( )
A、電池反應中有NaCl生成
B、電池的總反應是金屬鈉還原鋁離子
C、正極反應為:NiCl2+2e-=Ni+2Cl-
D、鈉離子通過鈉離子導體在兩電極間移動
通過分析上述新課標全國化學卷的選擇題可以看出,高考化學試題中原電池考題的題型相對穩定,通常以新型電源為背景,考查原電池的核心知識。要求學生通過題目提供的情境接受和整合相關信息,適當遷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這是高考新型電源復習備考的方向。
3.結合STS教育理念,理論聯系實際,以社會生活、生產內容為題材進行命題
全國高考化學原電池命題立足于學科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生產、生活及科研中的化學現象為問題背景,以考查學科能力為命題立意。試題引導學生從生活走進化學,不僅發揮了化學學科的價值,同時引導學生獲取相關的知識與科學方法。
四 對原電池知識教學的啟示
1.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的特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重視化學科學的方法和訓練
高中化學學科與其他高考學科相比,新課程化學教材中涉及原電池基本知識的理論較零散,系統性不如舊教材,學生所學知識比較分散,不易將所學內容記牢,也不易形成知識系統,對概念、原理理解不夠,導致做題時無從下手,失分嚴重。因此,高三第一輪復習原電池模塊知識時,應引導學生把相關知識按內在的聯系進行歸納整理,把知識串成線,結成知識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同時,對涉及原電池的問題應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從不同層次進行對比,學會一題多變,有效打破思維定式,使學生充分理解概念實質、開闊視野、活躍思維,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在化學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重點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如對比與分類、類比與歸納等一些化學學科方法,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
2.重視學科能力和知識在學科內的有機融合
化學全國卷十分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特別是對分析推理思維能力的考查。在高三第一輪復習原電池知識時,關注平衡移動、元素化合物、計算等知識模塊間的有機融合。在教學中,要利用不同化學知識點之間的前后聯系,讓學生形成知識遷移思維,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在解題中靈活運用知識、拓寬解題思路、增加解題技巧、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性。這不僅有利于高考選擇人才,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思維。
參考文獻
[1]張世勇、謝麗萍.2010~2013年新課程高考電化學試題特點分析與思考[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7)
[2]王維臻、王磊、支瑤等.電化學認識模型及其在高三原電池復習教學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4(1)
[3]陳文瑞、曾新庭.評全國與福建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特點與啟示[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8)
[4]王朝暉、蔣小鋼.全國高考與福建高考必修有機化學命題比較[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8)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