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存在的不可持續性發展引起了各界的擔憂。為了保障我國經濟走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就必須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實行有利于增長方式轉變、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財稅制度。本文把財政政策與可持續發展理論相結合,用新的思路調整和完善我國的財政政策,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而且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政策;可持續發展;財政政策;改革
中圖分類號:F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035-01
—、財政政策對可持續發展的功能運用
(一)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由于資源具有稀缺性,必須實現效用最大化,通過財政政策的資源配置功能,可以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增加財政預算用于環境保護的支出,逐步建立起環保投入穩定增長機制,促進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和資源的永續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均衡地區發展功能
目前我國東西部發展極不平衡,差距越來越大。解決地區差異、治理生態環境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在這方面明顯存在著“市場失靈”現象。而財政政策所具有的均衡公共服務的功能恰好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通過轉移支付等政策,可以調節地區間財力差異,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引導資金投向功能
通過財政補貼、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等稅式支出政策,加大對環保產業的支持,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功效,引導、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環保領域,有效拓寬環保融資渠道,逐步建立起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來源穩定、渠道順暢的環保資金投入新機制。
二、我國現行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財政政策分析
(一)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我國資源稟賦較差,總量雖然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消費增長速度驚人,能源消費的速度超過了經濟發展速度30%-60%,能源彈性系數達1.6%。城市化加快、經濟增長勢頭強勁的同時我們面臨著資源供給短缺、環境污染總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戰,資源和環境兩大瓶頸凸現出來。作為一種新的技術范式和新的生產力發展方式,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突破我國經濟發展瓶頸、實施新型工業化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發展經濟可持續勢在必行。
(二)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財政政策
1.促進資源永續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財政政策
建立資源更新的經濟補償機制,選擇一些部門和地區實行將資源環境的綜合成本納入國民經濟的核算體系,在此基礎上,增加各級政府的財政環保支出。主要政策:一是不斷完善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制度,在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預算中設立明確的科目,穩步提高政府財政對環境保護的制度規模,優化結構。二是明確排污費為國家所有資金,取消無償“返還”政策,統一按照預算內資金使用管理。三是根據環境事權的劃分,政府將承擔或部分承擔環境公共基礎建設、跨地區污染綜合治理、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2.促進科技進步的財政政策
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科技進步投資應以解決好如下問題為重點:一是增加投入總量,提高我國R&D經費占GDP的比重。二是優化投入結構,提高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替代等技術研發投資比重,同時,解決好政府科技投入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實驗發展之間的有效配置題,以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三是明確投資重點,加大技改項目的環保投資力度,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高傳統產業,促進產業升級。
三、構建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財稅政策體系
(一)財政預算制度改革
理論分析和國際經驗表明,環保具有鮮明的公共產品特征,由此決定政府必須予以扶持,而公共財政預算是政府推進環保事業發展的重要財力支柱。工業化國家一般通過預算投資、預算補貼、財政貼息、研究和開發投入等方式,著力深化環境保護。支持的重點包括法規制定、公眾宣傳、教育培訓、信息服務、課題研究,同時組織和引導企業對關鍵性、共性和前瞻性節能技術進行開發、示范,引導能源效率技術的推廣應用,以發揮公共財政“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二)實行合理的財政補貼政策,鼓勵經濟可持續開展
構建經濟可持續發展系統需要經常性的直接財政補貼的支持。具體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是建立創造型的技術研究開發補助金制度。為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所必須的基礎技術研究項目提供補貼。二是采取物價補貼制度。對發展可持續經濟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產品進行補貼,這樣有利于提高產品的產量,帶動企業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性;三是對購買綠色產品的消費者進行補貼。
(三)政府的示范與引導
我國政府機構在節能工作中應該起到帶頭作用,帶動和促進全社會的節能工作。比如,我國政府部門應該率先使用各種節能設備和辦公用品,盡可能將辦公大樓改造或建設成節能建筑。與此同時,不斷將節能行動中探索的經驗、個性措施的實施效果和效益進行檢驗,定期向社會公布,使得社會公眾能及時了解節能方面的信息,適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政府應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通過提供直接或間接的財政稅收激勵手段,提供財政補貼,管控高耗能低效率企業發展,不斷優化的政策設計和制度安排。
參考文獻:
[1]肖興志.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建[J].財政研究, 2011(12).
[2]李炳安.美國支持科技創新的財稅金融政策研究[J].經濟縱橫, 2011(7).
[3]趙謙.美國政府采購制度的啟示與思考[J].財政研究,2011(7).
[4][英]庇古.福利經濟學[M].商務印書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