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改玲
【摘要】電力工業既是電力消耗大戶,也是生產大戶,對我國電力工業節能降耗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主要因素是燃煤發電企業的效率問題以及電網的線損問題。文中通過分析線損的影響及線損管理的因素,總結出線損管理在供電企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供電企業線損管理措施。
【關鍵詞】線損管理;供電企業;管理措施
1、線損的分類
線損按種類可以分為理論線損,管理線損,統計線損和定額線損等。理論線損是在電力網輸送和分配電能過程中,由當時電力網的負荷情況和供電設備的參數決定、無法避免、正常合理的電能消耗,它可以通過理論計算得出,也稱之為技術線損,又可稱為不可控損失管理線損就是在電力營銷的運作過程中,各種計量裝置與表計的誤差和人為因素及其它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種損失,又可稱為可控損失。統計線損又稱為實際線損和考核線損,它是根據購、售電電能表的讀數計算出來的差值,即供電電量與售電量兩者的差值,它是上級考核企業線損計劃指標完成情況的唯一依據。統計線損等于理論線損與管理線損之和。定額線損也稱目標線損,它是根據電力網線損歷史水平、當前實際水平,結合下一考核期電網結構、負荷潮流變化等預測以及降損措施安排所測算出的,經上級批準作為對線損管理責任部門考核目標的線損率,它是電力企業為減少損失而努力爭取的目標。
2、管理線損及其影響因素
2.1 電網運行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的影響
提高設備檢修質量,對線損管理大有益處。在春、秋兩季應認真組織清除線路障礙,對線路絕緣子進行擦拭維護,減少事故跳閘次數,減少線路漏電。變電設備的高質量檢修,可以保證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的穩定運行,可以確保電流、電壓端子可靠接觸,對提高電能計量準確度大有幫助。合理安排檢修對線損管理同樣具有重要意義,例如:當互為備用的兩條線路其中一條線路上設備停電檢修,另一條線路將帶全線路或大部分負荷,供電半徑和負荷都增加了,損耗也就增加了,因此應縮短檢修時間,減少損耗的發生,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制訂檢修定額工時,采用承包責任制。
2.2 其他因素對線損的影響
在線損管理中,打擊竊電行為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竊電是指用戶以非法占用為目的盜竊電能的行為,其直接影響供電企業效益,導致線損升高。另外,供電企業將設備檢修、工程施工、辦公自用電及福利用電計入線損,不進行電費繳納也是影響線損的重要因素。其次,影響管理線損的因素還有供、售電量抄計時間不對應,供售關系對應不夠準確等等。
3、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城農網改造資金不足、技術水平以及規劃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網架結構,新技術應用、無功優化、臺區改造等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到位,存在迂回供電、遠距離輸電、供電半徑過大、導線截面過小、線路超載、無功補償容量不足、變壓器空載和輕載現象嚴重等情況,同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總體素質還不適應高水準供電企業的專業管理需求,經過比較分析,本人認為供電企業線損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關鍵性問題。
3.1 對線損管理缺乏綜合系統性認識
3.1線損指標完成情況是線損管理水平高低的反應,而將線損指標分解之后,為完成這些指標應當采取哪些措施、提供哪些物質保障及技術支持等卻無人問津。
3.2 線損管理組織結構不合理
隨著國家電網公司“一強三優”現代公司發展目標的推進,線損管理的職能式組織結構的各種弊端逐漸顯現出來“電網堅強”所要求的“經濟高效”被忽略,各職能部門更專注于它自己的日常工作,線損管理工作得不到優先考慮,線損管理中與職能部門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問題可能得到較好的處理,而那些超出其利益范圍的問題則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各職能部門參與線損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不高,線損管理不被看作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很多人將線損管理的任務視作負擔,線損管理需要縣級供電企業中多個職能部門的共同合作,但他們更關注本領域,從而忽略線損管理的整體目標,并且跨部門之間的交流也是極其困難的。
3.3 線損管理激勵機制缺乏
對于線損管理,因涉及部門較多,激勵機制是保證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既然線損率是一項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與電網規劃、結構、運行狀態、計量方式、準確性、電量抄核以及偷竊電、黑戶等有關,那么規劃管理部門、運行管理部門、調度部門、用電營銷管理等有關部門在線損管理工作中又有什么職責呢?運維部門只負責運行安全、分倒路操作及維護搶修職責。調度部門只負責配網運行穩定合理、下達操作令確保電網運行安全。用電營銷各部門執行用電各項規程、規定、法規制度等,這其中當然有線損有關的內容,比如抄表到位、電量差錯、檢查周期、普查任務、電表輪換、燒卡、調前合格率、錯接線等等,這些也只是完成用電部門的考核,為線損管理出了力,也盡了力,但是,一旦線損完不成,因素自然很多,但各部門責任又有多大,難于說清,只能做籠統考核,同時存在激勵方式過于單一的問題。
4、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對策
4.1 明確線損管理方向
線損率是電網經營企業的一項重要的綜合性技術經濟指標,線損管理是涉及并涵蓋規劃計劃、建設改造、生產技術、調度運行、電力營銷、電能計量等諸多部門和專業的綜合性管理。長期以來電力企業高度重視線損管理工作,又是成立線損領導小組、又是制定降損規劃,又是開線損分析例會,又是計量裝置改造,做了大量工作,但總是給人以抓局部工作的感覺,缺乏整體意識,實踐效果不盡如人意。本章作者將在系統梳理線損管理工作范圍的基礎上,理清各項工作的內在聯系,明確線損管理的重點方向。
4.2 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與理論線損的關系
對照線損產生的原因,降損的手段可分為管理降損和技術降損。技術降損措施得當可以帶動理論線損值的降低,管理降損措施得當可以促使實際線損值向理論線損值逼近,由此可見技術降損與管理降損對縣級供電企業線損效益同等重要。一般而言技術降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優化電壓等級、改善網絡結構、縮短供電半徑、優化無功配置等方式來達到降壓的目的而管理降損一般資金投入量較小,通過加強管理,減少供電環節人為因素造成的“跑、冒、滴、漏”電量損失來達到降損的目的。既然技術降損與管理降損有區別,那么是否可以使兩者處于游離狀態,答案必定是否定的。技術降損和管理降損是降損管理過程中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管理降損活動需要管理,技術降損活動更加需要管理,否則大量的資金投入將無法見到良好的經濟效益。線損管理就是要通過有效的組織結構、激勵機制、控制手段,實現資源有效整合,通過管理措施與技術手段使其更好的為縣級供電企業的線損戰略目標服務。
4.3 供電企業混合型線損管理重構
混合型組織結構是在系統原直線職能組織結構的基礎上設計的,系統中增設了與職能部門同一層次甚至在線損管理上高于職能部門層次的線損管理辦公室,其主要目的在于突顯線損管理在日常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考慮到縣級供電企業的規模,線損管理可不單設線損管理辦公室,其職責納入到發展策劃處,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發展策劃處的綜合管理職能,達到線損戰略目標與公司整體戰略的有機融合的目的,從公司的整體利益角度對線損進行有效管理。
4.4 建立線損管理的有效激勵機制
4.4.1 激勵應具有多渠道,適應多層次需求。縣級供電企業的降損戰略管理目標相對明確和單一,而員工的個人需求卻相對較為復雜,激勵的目的是為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4.4.2 激勵應當公平合理。不論是那一種激勵方式,都要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這樣才一能更好的鼓勵先進,激發員工工作熱情,在工作中體現自身的價值。
4.4.3 激勵應注重時效性。激勵要有一定的時效性,盡量實現及時激勵,才能起到比較好的激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