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娟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測繪技術被越來愈多的使用到土地的規劃與管理之中,本文簡要的分析了三種新型的測繪技術,即RS、GIS、GPS技術,并且結合這幾種技術概括性的分析了其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土地規劃;測繪技術;土地管理
現階段,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的發展步伐也逐漸加快。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的前景,對土地的長期合理使用做出安排,土地的規劃與管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說起土地規劃,顧名思義就是指在一定的區域之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做的總體安排和布局。它是一項極為復雜的工程,需要運用到大量的知識方法理論,譬如運籌學、線性規劃、重力模型等,不僅如此,為了更好的對設計對象實施空間分析,更加直觀的去實現整個區域的規劃與管理,一些新型的測繪技術慢慢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廣泛被應用于土地規劃與管理的領域之中。下面,我們先就這些新型的測繪技術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測繪新技術及其發展
對于測繪字面意義上的解釋,我們可以理解為是針對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設施的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進行的測定、采集的一門學科。測繪產品所反映出來的信息對于社會的發展與經濟水平的提升來說,其意義是不容忽視的。尤其是現今社會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廣泛應用,一大批測繪技術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并被廣泛運用,接下來,我們就比較有代表性的測繪新技術進行分點概括。
(一)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簡稱為RS。這類技術對于目標物的探測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遙感器等電磁波敏感儀器遠距離的去接受地面物體反射或者發射的電磁波信號,并將這些信號記錄、傳送到地面,通過對信息的處理、判定與分析,最后實現對用戶服務的整個過程。而我們說的在對于遙感信息接受、傳輸、處理、分析、判讀與應用的整個過程就是遙感技術。它不僅具有信息豐富、全天候與多光譜的特點,而且可以很快的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圖像分辨率也非常的高。現在有關自然災害防治、氣象觀測預報、環境動態監測等工作的實施,都需要用到遙感技術。
從我國目前的資源現狀來看,人口、環境與資源之間的矛盾是與日俱增,如何合理的保護與運用土地成為人們日漸關注的問題,在此情況下,有效掌握真實、準確、實時的土地情況是十分有必要的。而遙感技術的出現則是為土地的整個動態的變化與發展做出了第一時間的監測,為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使用提供了詳細的資料,因而被國內外廣泛利用。
(二)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又稱地學信息系統或者是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我們通常將其簡稱為GIS。它是一種非常特別而又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因為一個地理信息系統能夠促使應急計劃者在發生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比較容易的計算出應急反應的時間,能有效解決復雜的規劃和決策等問題,是集存儲、集中、操作和顯示地理參考信息與一體的計算機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與時效性的特征,利用GIS可以迅速的建立數據庫,將空間圖形的數據與屬性數據相結合,實現屬性結合,最終實現對土地的規劃與管理。
(三)全球定位系統
全球定位系統簡稱為GPS,設計由來起源于美國,是美國國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種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和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是衛星通信技術在導航領域的成功運用典范,對地球社會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與數字經濟的發展都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GPS主要由地面控制部分、空間部分和用戶裝置部分構成,其中空間部分由24顆衛星組成,均勻的分布于六個軌道面上,有預存導航信息的作用;地面控制系統主要由監測站、主控制站、地面天線組成,主要負責收集衛星傳回的訊息;用戶設備部分其實就是GPS信號接收機,可以極快的計算出用戶所在地理位置的經度、緯度、高度等數據。
GPS作為一種新型的測量手段,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都能見到其應用的身影,應用前景十分的廣闊。在土地的規劃與管理方面,由于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實時定位、自動測量等特點,將會被越加廣泛的應用開來。
二、關于測繪技術在土地規劃中的有效應用分析
為了更好的響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于土地資源的利用與開發需要堅持科學合理利用的原則。測繪技術的運用能夠實時反映出我國土地資源的利用狀況,尤其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與創新,促使測繪技術的應用能力變得越來越高。
(一)測繪技術對土地資源評價的應用
土地資源評價實質上就是指對土地進行評價,即有目的的對土地的地形、土壤、植被、水等進行鑒定,它是進行土地規劃的必要環節。將測繪技術應用到土地評價中,可以促使土地評價的結果更加真實科學。利用GPS技術先將需要進行評價的土地精確定位;然后通過RS技術為土地評價提供所需要的數據和影像資料;最后利用GIS技術將土地利用的結構、程度、經濟效益等一切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評價結果。
(二)測繪技術在土地動態監測中的應用
土地動態監測一直以來都是土地規劃中一個不容或缺的環節,一般來說實行土地的動態監測離不開遙感技術的應用,它是以土地變更調查的數據以及圖片為基礎,通過遙感圖像處理與識別技術,從遙感圖像上提取變化信息,最終達到最耕地以及建設用地等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定期檢測。這對于土地管理部門及時了解土地變化的狀況、獲取變化信息和數據來說,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三)測繪技術在土地管理中的應用
傳統上對于土地管理的方式是當地的相關單位上報登記,但是這種方法精確度不高,極容易漏報錯報,使得土地利用率也連帶被降低。而新型測繪技術的出現則是解決了這一問題,3R技術將有關土地的利用數據進行分析整合與精確定位,最終實現了對土地的有效監管。
(四)測繪技術在土地執法監察中的作用
測繪技術可以幫助土地執法人員快速準確的發現土地違法行為,找到土地違法用地,實現土地管理的“數字執法”。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省市都已經開始實施“數字執法”管理,查獲了很多有關土地違法案件,這對于我國土地的規范化使用,有著極大的促進與監督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對土地管理的過程中,土地的利用與規劃是重中之重,而測繪技術則是將其準確高效實時的特點更好的應用于土地規劃之中,它的作用不容小覷,尤其是在現今這個經濟水平高、科技發展快的大環境下,相信測繪技術的發展會越來越完善,未來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參考文獻】
[1] 胡俊. 規劃的變革與變革的規劃——上海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規劃“兩規合一”的實踐與思考[J]. 城市規劃. 2010(06)
[2] 石楠. 試論城市規劃社會功能的影響因素——兼析城市規劃的社會地位[J]. 城市規劃. 2005(08)
[3] 桂芳群. 基于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J]. 商. 2014(34)
[4] 徐春濤,姜錫東. 回歸分析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評價中的應用——以吉林省伊通縣為例[J].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4)
[5] 張澤偉,張俊梅,許皞,陳亞恒,李新旺. 基于能值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效益評價研究——以廊坊市為例[J].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