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麗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隨著逐步發展,相應的體制改革也在進行。由此引發的違反公平正義的現象也時有發生。依法治國是構建公平正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對于違反公平正義的現象,我們應該運用法律來加以規定。如何通過依法治國來實現公平正義是當今社會需要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民主立法、依法行政、自覺守法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環節和基本途徑。本文將通過對依法治國和公平正義的深刻闡述來進一步探討當今中國在法治社會下如何很好的實現公平正義,保障人民的權利。
【關鍵詞】依法治國:公平正義;和諧社會;權利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3-090-01
一、依法治國
(一)依法治國的淵源
依法治國是人類在歷史進程中經過共同努力和不斷摸索取得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的崇高理想。其真實意義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為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為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為核心的精神文明為思想文化基礎的。依法治國的思想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形態的更替而不斷發生著變化。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的依法治國
社會主義法治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保障,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是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在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歷史過程中逐步提出、發展和完善的。社會主義依法治國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與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以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為根本判斷標準,來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總而言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思想的重大發展。
二、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的含義
公平一般就是事物之間相比較而言,正義是就事物的意義和道德標準相比較而言的。公平是正義的一種承載和體現,正義是公平的價值和要求。
(二)中國共產黨對實現公平正義的不懈努力
公平正義產生于人類社會歷史中,那么對于如何判定公平正義的基本標準,如何判斷人們對社會歷史道路選擇,白認就會產生公平正義觀在歷史上的分歧。中國共產黨用實踐證明其走的是受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的體現公平正義的人間正確道路。
江澤民提出的“二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我黨追求公平正義的執政理念密不可分。公平正義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科學發展觀也告訴我們只有做到全而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才能使我們的經濟社會和目標都能達到更好實現公平正義的程度。習總書記在十八大也指出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黨始終保持高度清醒的認識,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并且付出了行動,也得到了世界的尊重。
三、通過依法治國來實現公平正義
(一)科學立法實現公平正義
立法的過程就是正義分配的過程,這是亞里士多德在正義論中明確指出的。我也較認同這一觀點,立法其實就是將社會利益更合理的分配。其功能在于合理分配社會利益,調整社會利益關系。因此,實現立法的分配正義需要通過科學的立法程序。科學立法需要充分發揚人民民主,讓各利益階層代表和群眾參加到立法中來,給予他們能有效表達訴求的權力。與此同時,科學立法也需要聽取當今在立法領域專家的寶貴意見。最后形成共識寫入法律。因此在立法過程中對行為價值的認同或排斥、對社會關系的價值定位,都顯現了人們對社會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的要求。把利益需要當做一種核心價值尺度來要求和評判立法活動,并以立法對“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的確認為其價值取向。
(二)嚴格執法實現公平正義
在現代法治思維下,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嚴格依法辦事,自覺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就是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司法民主是人類司法程序源遠流長的夢想之一,在現代法治社會,它已經跨越國家成為不同國家的共同司法理念。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吸收普遍民眾作為人民陪審員,與職業法官共同組成合議庭審判案件的制度。人民陪審團制度的設立的懿旨在司法公正,促進司法公開,加強司法獨立,強化司法監督以及利于普及法制教育等方而起著積極作用。
嚴格執法與法官制度是密不可分的,法官制度主要代表著我國司法改革的力度,而司法改革力度直接決定了我國法治的文明進度。法官制度中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首先在法官的選拔上,其考察的并不全而,不利于選出能力較強的法官人選。其次在制度體系上,法官制度的高度行政化,導致法官更多的是成為意志的執行者,失去了應有的獨立性。因此,需要提高法官的準入資格,嚴格控制法官的質量。重新設立司法區,打破司法機關按照行政區劃設置的局而。
(三)自覺守法實現公平正義
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社會和依法治國的主體。憲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人民利益訴求的制度表達,因此,全體公民遵守憲法和法律就是尊重白己的意志,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國公民目前對于守法有二種狀態,第一,白覺守法的最高層次,對法律有內心而產生的一種堅定的信仰,對公平正義的堅信。第二,不愿意違法,對法律權威的和國家公權力的敬仰。第二,不敢違法,對法律責任和法律后果的確信,對于法律強制性懲罰的害怕。第二種不敢違法也是較為普遍的守法心態。不論是哪種心態,只有人人都白覺守法才能創造出實現公平正義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