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揚揚
【摘要】導生制是一種由年紀較大,接受知識較早且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充任“導師”,再由他們來教授其他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它打破了英國國教會對英國初等教育的壟斷,是英國現代教師教育的起點。
【關鍵詞】導生制;教師教育;英國
中圖分類號:G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002-01
導生制開始于18世紀末19世紀初,“導師制”一詞源自英語“monitorial system”,是英國國教會牧師安德魯·貝爾(Andrew Bell)和公誼會教師約瑟夫·蘭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同時創行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又稱“蘭貝制”或“級長制”。
一、導生制創立的背景
工業革命后,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加深,社會對于有一定讀寫能力的工人的需求加大。但是,在當時的英國社會,大批農民失去土地,紛紛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激增,社會貧富懸殊,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日益惡化。童工的大量出現更加使得英國初等教育發生退步,這就與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產生矛盾。
18世紀時期,英國的初等教育基本上由國教教會掌管,政府并未擔負起這一職責。此外,還有慈善學校和一些私人學校存在,這些學校主要依靠私人的捐贈,教學形式靈活,主要以教授《圣經》為主,學習基本的讀、寫、算數。導生制正是產生在這一類慈善學校中。
二、導生制的創立及內容
貝爾是英國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1787年,他遠渡至印度,受命監管馬德拉斯孤兒學校。而對學校的慘淡狀況,受到孩子們玩樂的啟示,貝爾開始推行“沙盤”教學,在年級中選取成績優異的同學作為老師教學的小助手來協助老師的教學,負責教授其他同學課程。1798年,貝爾出版了《一個教育實驗》(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一書,介紹他在印度的教學經驗,但當時并未引起關注。
1798年,約瑟夫·蘭卡斯特開始了在自己家鄉的辦學之旅,因收費低廉,很快就吸引到大批家長將孩子送到他的學校學習。可是,因為經濟狀況的不佳,蘭開斯特無法聘用到足夠的教師,于是,他創立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他負責教授其中一些較優秀的學生,再由他們來教授其他的孩子,從而完成教學任務。蘭開斯特很早就注意到貝爾的書,在辦學幾年之后,他也將自己的辦學經驗進行總結出版,發表了《教育的改良》(The Improvements in Education,1803)一書,這本書的內容更加廣泛,是后來研究導師制的重要參考文獻之一。
之后,在1805年,隨著貝爾與蘭開斯特的會而,經過他們對自己及對方教學形式的商討與研究,“貝爾蘭開斯特制”及導生制最終形成。導生制也稱相互教學制度,是由教師選擇一些年齡較大、成績優秀的學生充任“導生”,作為助手,讓他們先接受教學內容,再由他們轉教其他學生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導生制學校,上課前都由教師先負責教授導生內容,再由導生教授自己組內的學生。
三、導生制的缺陷及歷史影響
(一)導生制的缺陷
在導生制學校中,充任導生的大都為與學生同齡的孩子,他們除擔任導生的職責之外,與其他同學一樣要面對繁重的課業,并且,他們往往只是提前兩個小時從教師那里學習知識,無法融會貫通,也不能深刻理解教學內容。因此,導生的教授往往是機械的簡單重復,教學水平很低。
(二)導生制的歷史影響
1.設置分級制,開創分級教學法。分級制是導生制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所掌握的知識水平的高低將他們分成若干年級,這有便于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有序。“根據能力對學生進行分組的方法,使教室的空間層次從一元轉變為多元。也就是說,它使教室成為能有效地衡量、對比學生表現的場所”。
2.強化了初等學校的宗教教學。創立導生制的一個目的是為了進行有效的宗教教學。因此,在貝爾和蘭卡斯特的學校中進行的讀、寫、算基本上都與宗教內容有關。
3.導生制的創立使得19世紀英國的初等教育得以在極為廉價的基礎上高效運行。只需要少量的教師,就能維持一個學校的運行。
19世紀是英國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工業革命的完成將英國帶入了新的歷史時期,而對這一時期英國初等教育的發展狀況,導生制的創立與發展無疑是十分及時有效的,它為英國現代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積累了經驗。
參考文獻:
[l]Edward Baker. A Brief Sketch of the Lancasterian System: Intended as a Companion in Visiting a LancasterianSchool (1816) [M]. Kes-singer Public.2010
[2]David Hogan.Tle Market Revolution and Disciplinary PowerJoseph Lancaster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Early Classroom System[J].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1989,29(3):388
[3]顧明遠,梁忠義.英國教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