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漢雄
摘要:工程的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保障投資得到收益的基礎。輸變電工程能夠保證電網穩定安全運行,但其在建設中具有多重影響因素,從而會影響工程質量,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利益以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輸變電工程上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采用有效的、科學的的質量管理方法來提高工程質量。本文主要研究質量管理的特點、方法以及內容,為輸變電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指明方向。
關鍵詞:質量管理;輸變電;工程建設
1 引言
一個企業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保證就是質量,而產品質量的好壞取決于企業領導的質量管理水平高低。國家電網公司核心的業務—電網運營建設是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需要相當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能源。只有高質量的工程才可以使投資方付出的巨大投資在預定期內得到回報。由于輸變電工程具有的特殊性,質量低劣會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或者安全隱患這樣不堪設想的后果,因此在工程項目假設中,必須加強管理,達到項目建設的優級水平,能高效的完成地標移交任務。以往的質量管理研究對象僅僅局限于產品,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時代的發展,質量管理的全方位已經成為了一門新的課題。因此,更深入的研究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變得十分重要且具有現實意義。
2 輸變電工程
2.1輸變電工程概述
輸變電工程包括輸電和變電兩個流程。輸電就是傳輸電能,變電就是通過變電站將高壓電轉化為低壓電。當前,作為電網建設大發展的國家,目前重要的建設方針就是將電網實現智能化,提高工程建設的質量。因此,我國將建成一流電網、將每個工程建設成一流目標的關鍵就是加強輸變電的管理工作來提高工程建設。輸變電的工程投資大、建設周期長、安全可靠性差等一系列的問題迫切需要我們加強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通過協調各參與方的友好關系,對子項目的優化管理,加強重視來提高質量水平。
2.2 輸變電工程質量特點
輸變電是一種特殊的產品性工程項目,除一般共有的質量特性如:性能、可靠性以及安全經濟性能滿足社會屬性外,還有一些專屬的內涵:適用性、可靠性、耐久性、經濟性、安全性以及與環境協調性。這些性能是相互依存、相互照應的并且缺一不可。在輸變電工程項目中影響因素很多,其中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是其中主要的五個方面。人是工程質量的首要因素,是策劃者以及管理和實施者,知人善任、避短揚長是決定著工程施工項目因素的首要因素;材料是項目建設的物質基礎以及物質材料,在使用材料時候要鑒定和掌握好其性能;機械是現如今工程建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生產手段,在輸變電工程中吊裝機械、挖掘機械、夯實機械等都會對項目建設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一種安全可靠、機械性能穩定先進的設備是一個項目建設的必要條件;施工方法是實現工程建設的重要手段,采取的任何一種方法都應該以確保質量為目的,控制和把關必須采用嚴格的手段;環境因素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因素以及工程勞動環境因素,其對工程項目質量會產生特定的影響,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采取響應的環境因素加以控制會對質量項目建設起到很好的效果。
影響輸變電因素很多,其中有些因素對輸變電的工程建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潛在的、現實的以及不可抗拒和不可預見的因素對施工質量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將工作提高到一定的層次會將施工質量提高一個新的高度。
3 質量管理
3.1 質量管理的理論特點
質量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質量。管理是任何組織都無法避免的,當質量與管理相互關聯時,就是現在的質量管理。項目質量管理是在項目目標得到滿足后所需要的全過程,所有的管理職能都涵蓋在其中,在這些活動中政策、目標以及責任都是其涵蓋的因素、完成履行質量責任的目標。質量管理的目的和最終想得到的結果就是不斷地提高和完善來提高項目的質量。在社會發展迅速的今天,人們也在不斷的擴展和豐富質量的概念,不斷進行補充、豐富以及發展質量管理的方法以及理論。質量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部分,與財務管理、生產管理以及經營管理一樣都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在工程中實施質量管理的目的就是穩步提高產品質量,贏得顧客的信任,使營銷變得更加堅實穩固。在輸變電工程中,質量管理過程就是通過收集、整理所需要的數據,通過特定手段將波動性降低到最小并比較實際的質量特性和相關標準,并糾正出現的差異和異?,F象。在質量方面,質量管理統一協調、指揮和控制,但是要實現質量管理的統一目標方針,使質量管理活動能夠有效的開展,那么就必須是管理體系建立起來,這就是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可以使質量在最短時間得到改進,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符合性、唯一性、系統性、全面有效性、預防性、動態性以及連續受控性都是使質量管理的到最佳化特定的理論特點。
3.2質量管理的方法
數理統計方法以及企業管理方法是質量管理的二個基本的方法,在我國的輸變電質量管理項目工程中經常使用的方法是PDCA,在我過輸變電工程中PDCA是保證基本工作程序以及運轉方式的保證。在工程項目中,PDCA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計劃階段、執行階段、檢查階段以及處理階段。其中,計劃階段主要是分析現狀,發現出現問題的原因以及影響因素;抓住主要能解決問題的因素來制定改善措施;執行階段主要是通過計劃階段制定的改善措施來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質量保證;檢查階段是檢查由執行情況出現的偏差,對比、分析實際效果和預期目標的差異性;處理階段是分析解決檢查結果,采用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處理結果,總結經驗教訓,進行經驗的推廣以及教訓的吸取,從而使標準可以較快的制定出來,將不能解決的問題轉入到下一循環,下期考察時將其作為重點目標。該方法邏輯性很強,每次循環都能發現并解決一些問題,在PDCA不斷提高的時候,質量就可得到持續的改進,在輸變電這個領域就會更加安全可靠。
3.3質量管理的內容
事前、事中以及事后這三個不同實施階段的質量管理環節是項目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事前質量管理就是在輸變電工程項目正式開始之前,由管理機構及其人員通過制定相應的質量管理大綱并書寫好項目實施的方案來控制項目質量最后的目標,關鍵點是依據項目的計劃劃分,質量管理點是在項目實施中設置的,全面進行明確的質量管理責任,將責任分配到人,做到人盡其責,將隱患防患于未來,做到預防為主。在項目質量管理中發現實際的質量達不到預期要求和目標,那么項目質量機構和人員就應該講不利影響因素辨別以及進行分析,以便進行針對性的、有效的改進措施。事中質量管理就是系統的、全面的監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影響輸變電項目中控制效果的各種因素,比如各種內外因素以及主客觀因素。內部以及外部監控的實施行為人就是項目質量管理的機構人員。在質量管理工程中,內部監控是保證質量目標得以得到實現的重要手段,在項目質量管理過程中占主導地位,而外部監控只能作為一種響應的輔助性手段。事后質量管理就是項目質量管理機構人員對中間產品的缺陷進行整改和補救,找出產生這種缺陷存在的原因,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改善,明確相關人員的責任,將責任細分化制定好相應的懲罰措施,同時將質量管理制定進行更好的明確和完善,從而使在后續階段的項目實施中,質量控制目標能夠很好的實現。
4 結語
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的質量問題能很好的被質量管理理論解決,但是在實際的項目建設中,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工程的特點進行必要的完善和修改。輸變電工程建設是電力系統的助力劑,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制度,有嚴格的質量控制方法是使電力建設行業持續健康穩定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我國電力建設一系列法規的執行,質量管理的意識增強,我國必將會提高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質量管理理論和實踐必將得到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袁蘇躍.工程項目管理的三控制[J].國際經濟合作,2004(6):50-52
[2]劉慧敏.全面質量管理發展新趨勢[J].遼寧經濟,2006(8):83-83.
[3]毛鶴琴,劉長濱,曲修山等.建設工程進度管理[M].中國建筑工程出版社,2007.12:22-24
[4]宇春芳.國際工程項目的計劃進度管理[J].數字化工,004(10)157-159
[5]薩如拉.淺談輸變電工程質量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