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航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出現混凝土收縮不均、沉降等問題導致的開裂問題,嚴重的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威脅建筑工程的使用安全。通過將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在建筑工程中,能夠有效的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文章針對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種類以及功能進行了分析,并且探析了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實踐應用,旨在為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建筑工程;應用
一、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種類以及功能分析
1.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種類
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包括:(1)收縮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用于解決混凝土收縮開裂問題;(2)溫度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用于應對混凝土由于溫差過大導致的拉裂問題;沉降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用于應對高層建筑的裙房和主樓沉降差問題。
2.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功能
后澆帶施工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應用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降低溫度收縮造成的影響,混凝土在澆注的過程中出出現自動收縮的問題,導致該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差,在施工的過程中,溫差對混凝土結構造成的影響都是正常的,通常會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大師當結構變形受到限制之后,溫差對墻體造成的影響則會增大,導致裂縫的出現,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通過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效的降低溫度收縮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便于混凝土進行自由收縮,顯著的增加抗拉強度,提高建筑結構抵抗溫度應力的能力,圖1所示后澆帶的做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建筑結構提高溫差變化的能力,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2)解決沉降差問題,建筑工程在施工以及使用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沉降差異,或者出現混凝土溫度應力不等以及鋼筋混凝土出現變形等問題,都需要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解決,在進行后澆帶施工的過程中,應該講裙房結構與主體結構分開,當一半沉降量完成之后再進行連接部位混凝土的澆筑,并且需要對兩部分建筑進行強度測試,并將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內力,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澆筑質量,進而解決沉降差問題。
圖1 后澆帶的做法
二、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實踐應用
1.后澆帶施工方案的編制
在進行后澆帶施工之前,應該根據建筑工程的具體狀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施工規范進行施工方案的編制。混凝土澆筑的厚度應該根據施工方案以及相關的施工方案進行,以此防止在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出現澆筑厚度超標導致鋼絲網側壓力的增加而出現外凸問題;在進行后澆帶接縫施工時應該采用堵頭板,根據接縫的形式在堵頭板上安裝凸條,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由于接口處不支模導致的自然斜坡接茬,影響接縫處混凝土澆筑與振搗施工質量,以此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等級。
2.模板支設施工
在進行模板支設的過沉重,應該根據相關的設計圖紙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在模板支設施工的過程中,禁止隨意施工,而是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施工方案以及相關規范進行施工。
3.混凝土澆筑施工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時,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規范,控制混凝土澆筑的厚度,禁止出現混凝土澆筑厚度超標的問題,如果混凝土澆筑厚度過大,會導致鋼絲網模板出現側壓力增大的問題,導致鋼絲網模板出現外凸,影響建筑物的設計尺寸以及局部的實際尺寸;(2)在進行鋼絲網模板的澆筑以及振搗施工時,應該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進行,嚴格的控制鋼絲網模板與振搗器之間的距離,避免在振搗的過程中出現水泥漿流失的問題;(3)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為了保證整體施工質量,必須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尤其是在進行垂直縫的澆筑施工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采用鋼釬進行振搗,并且在施工時應該確認混凝土達到初凝狀態的時間,然后將表面的碎片、浮漿等清理干凈,檢驗混凝土初凝狀態的做法為用手指按壓,如果表面不存在指紋,則表明達到初凝狀態,然后進行清洗,露出混凝土骨料,以此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對于木模板的垂直施工縫,應該采用高壓水進行沖洗,如果在工程施工中有具體的工程監管以及施工條件的要求,應該對混凝土的表面進行處理,對于存在孔洞、蜂窩的施工縫,應該及時的采取措施劑型修補,以此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
4.后澆帶鋼筋施工
在進行后澆帶鋼筋施工時,應該嚴格的控制鋼筋的質量,保證鋼筋的規格、數量等與設計使用的鋼筋相一致。因此,在進行鋼筋施工之前,應該對鋼筋的質量進行檢測,如果鋼筋出現銹蝕等問題,則禁止進入施工現場,只有滿足工程設計要求以及國家相關規定的鋼筋材料才能夠進入到施工現場。在進行后澆帶鋼筋施工時,應該貫通沉降后澆帶處的梁板受力鋼筋,如果梁板之間的跨度相對較大,則應該先將配筋斷開,然后在進行混凝土澆筑之前,再將鋼筋焊接好;如果梁板之間的跨度適當,則應該進行一次性配筋;對于收縮后澆帶,則必須斷開鋼筋,并且為了方便鋼筋的斷開,在配筋過程中,應該采用搭接接頭的方式,如果環境的溫度變化相對較大,則后澆帶收縮也相對較大,此時應該斷開鋼筋,便于混凝土進行自由收縮,表面因為鋼筋受到限制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對于地下室側墻和支護結構緊貼以及后澆帶間距過大的狀況,梁鋼筋的配置通常采用連續配置;當采用后澆帶內鋼筋布置方式時,應該將鋼筋貫通,然后再斷開板鋼筋,這樣既能夠滿足梁的變形要求,又能夠有效的解決梁主筋接頭百分比和間距的問題,并且通過實踐證明,采用梁鋼筋貫通的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收縮對建筑結構造成的影響。通常狀況下,在一般的施工方案中,并不會明確的指出后澆帶梁、板受力鋼筋以及補強鋼筋的設置方式,這就導致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漏設補強鋼筋的問題,因此在進行后澆帶鋼筋施工之前,還應該做好施工單位的技術交底工作,或者為施工人員制定明確的施工方法,以此保證后澆帶鋼筋施工的整體質量。此外,值得注意的時,在進行施工時,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應該禁止在鋼筋上行走,而是應該設置專門的臨時通道。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將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夠有效的解決溫度收縮以及沉降差問題對建筑結構造成的影響,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和延長使用壽命。因此,建筑工程在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應該嚴格的按照相關的工藝流程進行施工,并嚴格的控制整個工程施工的質量,以此保證后澆帶施工的質量,進而達到提高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覃小艷.房屋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3,(5):57-58.
[2]蔡日聰.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13,(7):66-67.
[3]郭玉龍.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l l,(12):125-126.
[4]李馳,許博.簡析后澆帶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之中的應用[J].世界家苑,2013,(7):49.
[5]徐忠鴻.關于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分析[J].房地產導刊,2013,(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