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青 潘晴霞 鄭官怡

編者按:貴州省黨建工作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積極適應新常態,堅決貫徹從嚴治黨、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的黨建思想,在新起點奮力開拓,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新成效,持續釋放服務保障改革發展正能量,展現出一種朝氣蓬勃、勇往直前的格局氣象。本刊在省委組織部指導下,全面回顧了2014年貴州黨建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從中提煉出十大亮點,供讀者學習參考。
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獲中央肯定
認真履行雙重職責,狠抓學習教育,嚴肅黨內生活,開展“六風一卡”、“五去五求”等專項整治,健全五級群眾工作網絡,省級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肯定,中央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在我省召開部分省區市教育實踐活動座談會,劉云山、趙樂際同志指出,貴州教育實踐活動抓得有特色。中央政治局第16次集中學習,特別安排貴州和河北兩省省委書記發言。2014年1月20日中央召開的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貴州省是三個作大會經驗交流的省份之一。
推出文朝榮同志這一全國重大先進典型
2014年5月8日,省委書記趙克志到畢節市赫章縣河鎮彝族苗族鄉海雀村調研。他強調,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開展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愚公移山、改變面貌、造福子孫,挖掉貧困落后、石漠化、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為科學發展、后發趕超、同步小康不懈奮斗。在深入調研,認真總結的基礎上,貴州推出文朝榮同志這一全國重大先進典型,在全省開展“遠學焦裕祿、近學文朝榮”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洗禮,自覺把“三嚴三實”作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為為官用權的警世箴言、作為干事創業的行為準則,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著力建設“三支隊伍”
著力建強鄉鎮黨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真正把黨的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加快農村同步小康進程。2014年1月2日,命名貴陽市南明區后巢鄉太慈橋村黨支部書記宋向權等500名同志為“全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命名畢節市黔西縣水西街道水西社區黨支部書記喻朝芬等50名同志為“全省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命名黔南州長順縣敦操鄉黨委書記胡榮忠等20名同志為“全省優秀鄉鎮黨委書記”。
推進黨建制度改革
2013年12月8日,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特別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更加重視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貴州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集結號”正式吹響。省委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5個專題組均由省委常委牽頭,緊扣中央部署,聚焦群眾關切,著力破解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每一條改革路徑,都由“問題”來選擇;每一個改革議題,都由“問題”來決定。分別從便民服務、選人用人機制、公務員招錄管理、人才建設、黨代表聯系服務黨員群眾等方面進行改革。
改進市州黨委書記述職述廉
強化“一把手”抓黨建責任。改進黨委(黨組)書記履行黨建責任述職評議制度,把述評考核延伸到村(社區)一級。述職內容由基層黨建擴展到抓班子帶隊伍、正作風反腐敗、抓基層打基礎,督促各級黨委(黨組)把從嚴治黨責任始終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兩個80%”完善基層干部選拔鏈
針對基層干部緊缺、人才隊伍斷檔的實際,啟動實施公務員鄉鎮培養計劃,全面推進“兩個80%”政策,建立起“考錄到基層去,遴選從基層來”的人才培養良性循環機制,每年吸納5000名畢業生到鄉鎮基層黨政機關發揮才干,確保貴州未來執政精英有基層歷練經歷。第一個“80%”,即每年省市縣三級機關需要補充的公務員名額,其中80%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考錄,并調劑安排到鄉鎮和基層派出機構工作,工作時限至少3年,第一年到村工作,第二年回到鄉鎮機關崗位,3年以后可以參加縣以上機關人員選調或遴選。第二個“80%”,就是省市縣三級黨政機關每年需要補充人員,其中80%原則上要從具有3年及以上鄉鎮或村工作經歷的公務員中遴選或選調。通過政策實施,引導一大批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為基層蓄滿了“人才活水”。今年結合實際創造性推行“三降低、兩面向、一加分”政策(即降低學歷條件,降低開考比例,降低面試平均分數線;面向本地戶籍公民招錄,面向少數民族公民招錄;對少數民族考生實行加分政策優惠),著力創新艱苦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公務員考錄機制,對集中連片邊遠艱苦地區適當降低進入門檻,使“兩個80%”政策成效更加突顯,得到基層和社會好評。
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覆蓋全省貧困村
進一步加大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力度,共選派55864名駐村工作隊員,組成11590個駐村工作組,覆蓋所有貧困村。廣大駐村干部自帶行李、自帶炊具,沉到基層,吃住在村、工作在村,把腳印“印”到農家,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千家萬戶。省財政投入2.3億元建立駐村工作幫扶資金,撬動大量資金投向基層。扎實推進同步小康駐村與精準扶貧有效連接,細化六項行動50項重點任務,綜合運用“民情電子信息管理系統”等提升精準扶貧工作水平。把同步小康駐村幫扶和整頓結合起來,大力推動服務項目、幫扶資源和智力支持投入基層。
加快推進開放型、創新型干部隊伍建設
認真學習貫徹《干部任用條例》,制定實施省管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細則、鄉鎮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辦法等10項配套制度,推行干部德的考核考察、勤的專項考核評價,創新后備干部工作,著力選拔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順利完成10所省屬高校黨委集中換屆。深入推進能力素質提升工程,培養鍛煉干部推動發展、推動改革開放的能力。深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完成13項改革任務,出臺20個制度文件,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在鄉鎮機關設置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拓寬鄉鎮干部來源渠道,規范上級機關借用鄉鎮干部。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16條改革舉措條條都是“干貨”,落地見效,深受基層歡迎,中組部專門在我省召開推進落實情況座談會。
創新人才工作體制機制
全面落實省委《關于進一步實施科教興黔戰略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關于加強人才培養引進加快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及配套政策,深化人才工作改革,大力推進人才評價、集聚、激勵機制創新。以百千萬人才引進計劃、黔歸人才計劃、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遴選培養計劃等項目為重點,通過舉辦第二屆“中國貴州人才博覽會”,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985”高校開展專場人才招聘活動,聚集推動貴州加快發展的優秀人才。在貴州省核心專家、省管專家評選管理辦法中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實行民營經濟組織人才職稱評審同等對待等新舉措,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更加健全完善。
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五級大培訓
連續舉辦學習總書記系列講話專題培訓班,省委書記趙克志、省長陳敏爾等省領導帶頭上講臺,親自授課,對全省1800余名省管干部和縣(市、區)黨政正職進行集中輪訓,并通過市、縣分級負責,將培訓“直通”到村(居),帶動省市縣鄉村五級完成1.8萬名“一把手”輪訓。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列入各級黨校(行政院校)主體班次及各類學習培訓的必修內容,將學習延伸到普通黨員干部。(責任編輯/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