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一春
【摘要】我們加強時事政治教育教學研究,是為了提高時事政治教育教學的實效性,讓時事教育走進學生的心靈,讓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學生認清前進的方向,明確學習目標,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思想基礎。
【關鍵詞】高中生;時事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189-01
一、時事政治教學的重要性
時事政治主要是指最近期間發生的,能夠體現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以及體現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狀態和趨勢的事件。時事政治教學是指在思想政治課程中,對學生進行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是幫助學生透視社會熱點,正確認識形勢,把握時代發展趨勢的一種教學。
《課程標準》指出: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課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政治課要緊密結合時事內容進行教學”。這樣做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同時也使學生為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取得了輝煌成就而產生自豪感。
時事政治教學要堅持以思想政治課為載體,同時時事政治教學要堅持以重大事件為選擇原則。
首先,選擇能體現中國共產黨和國家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的國內外大事。如每年春天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年秋季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其次,選擇同高中政治課教材有緊密聯系的大事。再次,選擇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國內外大事。再次,時事政治教學以反映我國各方面建設的正面積極事件為原則。
正面教育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覺地運用積極的手段、因素或力量,促使學生身心獲得健康成長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消除學生錯誤的思想和態度,使學生對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創造的欲望,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二、時事政治教學的一般方法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是加強高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要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時事政治教育的內容涉及到國情教育、形勢教育、法制教育、政策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因此,在時事政治教育中,要求我們要從學生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出發,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入手,引導學生人人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活動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每日時事政治發布
我實行每日時政發布值日制度,學生演講前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要求值日學生搜集近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華網、《人民日報》等媒體發布的,以及家鄉的變化的重要消息及熱點報道。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國內外大事,又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覺悟。
(二)課前時事政治演講
讓學生輪流上臺演講,這是一項鍛煉學生技能,培養學生能力的極佳途徑。我們根據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收集時政要聞。
三、用時事政治豐富政治課趣味教學
在政治課教學中,利用時事政治充實教學的內容,不僅豐富了教學活動,拓寬知識面,而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
第一,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選用學生關注的重大時事問題,創設情境,設置懸念,以撞擊學生心理上的興奮點,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積極性。
第二,引用國內外重大時事材料作為學習教材理論觀點的載體,通過對時事材料的分析,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升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這樣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趣味,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時事政治教學的成效
借助必要的時事政治材料,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去觀察思考問題,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提高政治覺悟,就成為中學政治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方法和途徑。實踐證明,在教學中有效運用時事政治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總之,關心國家大事,領略世界風云,通過形式多樣的時事政治教育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激發和培養了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的熱情和學習政治課的興趣,使學生實現了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向“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轉化,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塑造了健康的心理品質,增強了學生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