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曉
【摘要】本文結合自身鋼琴教學經驗,從學生聽力、讀譜能力等音樂素養的培養出發進行了論述,以期對高校鋼琴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鋼琴教育;音樂素養;理解力;表現力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212-01
鋼琴基本功的學習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但是,我們也需要看到,學習技巧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行鋼琴的演奏,所以,在培養學生鋼琴演奏技巧的前提下,需要增加學生聽力、讀譜能力等綜合音樂素養,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身音樂水平,從而增強他們對音樂的理能力和表現力。
一、高校鋼琴教育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我們發現,高校鋼琴專業的教育教學,仍然過于老套,無法適應社會對音樂人才的需求,而總結起來,高校鋼琴教育方面存在著以下問題,阻礙了學生音樂素養的形成。
(一)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過于老套單一
高校的鋼琴教學幾十年來,幾乎沒有什么變化,仍然延續著一架鋼琴、一本書,黑板、粉筆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仍然處于被動的地位,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二)理論與實際脫節
課堂上往往只是知識的講解,沒有實踐的操作,不管是教師的講解還是彈奏,都只是簡單的理論問題的闡釋,未能在學生的實際演奏中,加入教師的講解,很難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聽覺聯想和音樂思維,理論與實踐出現了嚴重脫節的現象。
(三)教學內容過于單一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鋼琴專業學生的素質和水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與此同時,高校鋼琴教育的教學內容卻未能審時度勢,更不能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教材和教學不適合學生的現有情況,知識不夠系統,無法讓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真正學到知識,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
二、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措施和方法
(一)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鋼琴課的重要性
鋼琴的學習對音樂專業及音樂理論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它同時也為配器、視唱練耳等課程提供了一定的知識保障。但是,若教師未能進行合理的指導,學生很難從思想上真正地認識到鋼琴教學對于整個音樂素質提高的具體作用,因此,對于高校鋼琴專業教育者來說,要在自身所學知識的指導下,讓學生從思想上真正重視,如上視唱練耳課程時,把聽過的音加上和聲彈出來。所唱的視唱樂曲,加上和聲織體配上伴奏,這樣就大大的豐富了教學內容,同時從音響給學生全新的感受,使學生從課堂上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鋼琴的興趣。
(二)養成正確的練琴習慣,提高技能技巧及培養樂感
好的練琴習慣是提高鋼琴彈奏的前提,而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就必須通過科學謹慎的訓練,讓學生正確讀譜,認真傾聽,與此同時,樂感的培養在鋼琴教學中也十分重要,要在掌握一定的技能的前提下,獲得樂感。所以,教師應把鋼琴技能技巧的訓練提到一定的高度,加強音樂進行的節奏感和流暢感,并根據不同曲目的具體特征,教師應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學生在演奏當中,真正地體會到音樂的內在魅力。
(三)教學方式上從單一授課向多種教學方式并存方面轉移
高校音樂專業除了鋼琴專業外,學習聲樂的學生占多數,其鋼琴基礎薄弱,需要提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將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運用,如合作教學、集體課教學等,并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說,初期可采用集體教學法,講解共性知識,中期可采用合作教學,調動學生積極性等,與此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到,鋼琴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因此,可以在鋼琴集體課上給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表演能力。所以,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是鋼琴課獲得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
(四)適當增加合作性曲目
雖然鋼琴是一件獨奏性很強的樂器,這就造成了許多學生只看重個人演奏,忽視了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的培養,這對學生來說,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適當增加合作性曲目,如雙鋼琴合作、鋼琴與其他樂器合作等。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鋼琴伴奏能力,也是普通高校音樂系鋼琴課程最為基礎的教學目標,伴奏包括正譜伴奏和即興伴奏兩個方面,在授課時加入即興伴奏教學內容,可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適應實際需求。
(五)理論與實踐的巧妙結合
1.注重教師的示范性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是整個課堂的指導者,在上課時,應該根據自身的知識和上課風格,靈活把握鋼琴課,促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在進行鋼琴示范時,堅持理論與實際彈奏相結合的手段,通過教師的反復示范和知識講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鋼琴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2.調動學生的參與性
在課堂上,應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活動充分地體現出來,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帶動學生手腦并用,積極創新,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本著先動腦、后動手的原則,把音樂理論課的講解與學生技能技巧訓練結合起來,通過示范、講解、聽音、訓練等幾個教學步驟,為學生創造出觀察、思維、表達、創造的空間,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挖掘其潛能,讓其特長得以充分的展示,使其課上的內容課上解決,輕輕松松學會理論,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了有效的知識。
參考文獻:
[1]應詩真.鋼琴教學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2]李津生.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聲樂課程結構改革設想[J].中國音樂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