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景麗 楊剛 楊新

摘要 基于生態環境承載力的重要性,以蜀南竹海風景區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研究客體的實際情況,構建了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指標體系,并結合實際,運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測算。最后,對蜀南竹海的發展提出了基于測算的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蜀南竹海;測評
中圖分類號 S759.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20-171-03
發展旅游業對地方區域經濟的巨大推動作用越來越被眾多旅游學者所認可,在“旅游業是21世紀不冒煙的工廠”諸類的偏頗觀點指引下,很多地方都在大力發展旅游業。旅游業的發展也在一定時間、一定范圍內拉動了相關地區的經濟增長。但是,隨著旅游業的盲目發展,越來越多的環境問題也逐漸凸顯。如何使旅游業可持續地良性發展也成了旅游學者研究的關鍵問題。在某些生態薄弱區,旅游業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致命的,這種破壞是短期內無法修復的,對后來的發展是致命的。要讓生態旅游業實現良性可持續發展,一是要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二是要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關系;三是要對不同類型的旅游景區進行生態環境承載力的測評研究。使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更加適合區域的良性循環發展。該研究主要基于蜀南竹海生態環境的特征,結合蜀南竹海生態旅游發展現狀,對蜀南竹海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進行定量、定性相結合的測評研究,為蜀南竹海的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為同類旅游景區的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研究區概況
蜀南竹海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盆地與云貴高原交接的四川省宜賓市景區,占地120 km2,核心景區44 km2,有八大主景區、兩大序景區、134處景點。竹海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5 ℃,冬季很少在0 ℃以下,夏季不超過30 ℃,無霜期345 d。空氣相對濕度常年都在83%以上。景區內土壤為紫色土,爽水性好,pH在5左右,竹海內大量竹葉鋪地,土壤中含豐富的腐殖質和礦物質養分,土層深厚肥沃,適宜楠竹生長繁殖[1]。
2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概念及其科學內涵
2.1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概念
生態旅游承載力也稱景區生態旅游容量,指在一定時間條件下,一定旅游資源的空間范圍內的旅游活動能力,即滿足游人最低游覽要求,包括心理感應氣氛以及達到保護資源的環境標準,是旅游資源的物質和空間規模所能容納的游客活動量。景區承載力強調土地利用強度、旅游經濟收益、游客密度等因素對旅游地承載力的影響,在內容上包括了資源空間承載量、環境生態承載量、理承載量、經濟發展承載量、社會地域承載量等基本內容。旅游地的旅游承載力是這些承載力的綜合[2]。
2.2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科學的內涵
影響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較多,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學者認為其主要有4個方面。
2.2.1 社會經濟環境承載力。主要是指旅游發展區域內其他經濟行業對旅游產業的支撐情況,例如水電、醫療和交通等都會對旅游業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2.2.2 社會心理環境承載力。主要是當地居民對外來旅游者的接納程度和外來旅游者對當地居民的感知程度,以及旅游者自身旅游屬性、旅游道德等對環境的直接影響力。
2.2.3 資源空間環境承載力。主要是景區的面積、道路、游覽休息區在單位時間內接納游客的最大承受能力。
2.2.4 環境管理能力承載力。是指景區的管理水平對景區接待能力的最大支撐情況。
3 結果與分析計算
3.1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計量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計算遵循經濟學木桶原理,即最小限制性因子決定綜合承載力值,旅游環境承載力綜合值TEBC=min(社會經濟環境承載力、社會心理環境承載力、資源空間環境承載力、環境管理承載力)[3]。
3.2 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分量計算體系
一般認為,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分為4個大類,各大類下面有諸多小的影響因子。研究在綜合文獻的基礎上,結合蜀南竹海的實際情況,并征求旅游行業專家學者意見,繪制蜀南竹海的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指標體系(圖1)。
3.3 社會經濟環境承載力計算
蜀南竹海的社會經濟環境承載力主要從住宿接待能力、餐飲接待能力、供電能力和車輛接待能力4個方面進行測算。由于蜀南竹海距離長寧縣城18 km左右,從以往的統計數據來看,游客基本都選擇在長寧縣城住宿。長寧縣有7家以上的星級賓館和1 000人以上的住宿接待能力,完全可以滿足游客的住宿要求。
3.3.1 餐飲接待承載力。
餐飲接待能力為:C(fc)=座位數×每座位日均接待游客數量=9 750人/d
3.3.2 交通設施承載力。停車場每天可以接待游客的最大限度:C(fp)=停車位個數×平均每車載客數量×周轉率=4 560人/d。由于長寧縣城有城鄉公交車前往萬嶺鎮,部分游客會選擇搭乘公共交通設施前往。所以,其交通設施承載力在每日4 560~5 560人。
3.3.3 電力設施承載力。蜀南竹海供電主要由宜賓當地電力部門支持,基本可以滿足景區發展需要,但是該景區的供電曾經受到過降雪等自然災害影響。當地電力部門已經對電網采取改造、升級等系列措施。
3.4 社會心理環境承載力 社會心理環境承載力主要包含居民心理承載力和游客心理承載力兩個方面。
3.4.1 當地居民心理承載力。
由于蜀南竹海主要是位于宜賓市長寧、江安兩縣,主要景區位于萬嶺鎮。自從蜀南竹海發展旅游業以來,本地居民大多通過開辦旅游酒店、旅游“農家樂”,從事旅游向導活動或者售賣旅游紀念品和當地旅游特產等改善自身的經濟條件。同時,外來的旅游者也給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娛樂方式等帶來了新鮮的養分。所以,當地居民非常歡迎外來旅游者,通常對旅游者持有非常友好的態度。
3.4.2 旅游者心理承載力。
蜀南竹海景區景點眾多,通過對八大主景區進行游客觀察統計,98%的游客基本上都會前往八大主景區中的5個或者以上。通過調查統計,八大主景區人數在4 560人時,游客普遍感覺觀賞價值良好,旅游學界對景區的觀光休閑型景區的周轉率一般采取閾值為2.5。所以,蜀南竹海的旅游者心理承載力為11 400人/d。蜀南竹海景區目前游覽區、接待區和當地居民居住區區分情況不是很好,如果能將三者明顯區別開,將會大大提高旅游者的心理承載力。
3.5 資源空間環境承載力
3.5.1 八大主景區資源空間環境承載力。
由于蜀南竹海的游客中98%以上的會去八大主景區的5個以上參觀,首先對八大主景區的環境承載力進行計算。蜀南竹海八大主景區見表1所示。
3.5.2 水體環境承載力。
蜀南竹海景區面積為120 km2,其中水域面積約為20 km2,水域面積占景區面積的20%左右,水域平均水深0.45 m。一般科學研究將生化需氧
量(BDO5)和氨氮量(NH3N)作為水平環境承載力的重要因子。據相關專業人士檢測,蜀南竹海BDO5和NH3N分別為3.88 mg/L和1.97 mg/L。根據經驗數據,旅游者人均產生的BDO5和NH3N分別為40 g/d和7 g/d[4]。其水體環境承載力計算公式為:
C(we)=min(水體環境BDO5含量/人均BDO5產生量,水體環境NH3N含量/人均NH3N產生量)=min(8 730,25 328)=8 730人/d。
3.5.3 大氣環境承載力。
每人每日需要30~40 m2森林綠地,才能使產生的CO2和O2平衡[4]。
蜀南竹海景區有120 km2,游客活動區域面積約占35%,森林覆蓋率約為65%。其大氣環境承載力為:C(ae)=景區面積×森林覆蓋率×游客活動區域面積比/均需森林綠地=682 500人/d。
3.5.4 生物環境承載力。
因為蜀南竹海生物種群以竹類為主,竹類植物一般在旅游道路的兩側,人類正常的旅游活動很少能對竹類的生長繁殖產生影響。再者,竹類植物具有良好的生長繁殖能力,一般的人類正常旅游活動對其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3.5.5 固廢環境承載力。蜀南竹海風景區遠離城市和主要工業區,產生的固廢物品一般都能在大自然中自然分解。通過對蜀南竹海的調查得知:蜀南竹海生態系統各項功能非常有力,可以自然分解旅游活動產生的正常固廢。
3.6 環境管理能力承載力
蜀南竹海現有正式管理人員245人,按照90~100名游客需要1名正式管理人員計算[5],其管理水平承載力為C(ms)=管理人員數×管理游客比=22 050~24 500人。
4 研究結果討論
該研究對蜀南竹海的環境承載力測算是在總結歸納環境承載力的相關測算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蜀南竹海的景區實際情況進行的,對測算結果與蜀南竹海景區的各項承載力子系統進行了有效對比,基本與實際情況相符。
蜀南竹海景區各承載力子系統進行了測量,各子系統之間由于資源種類差別,最大承載力差異較大,綜合進行分析評價,蜀南竹海的環境承載力稍大于目前的實際最大游客接待量,屬于非超載運行。
蜀南竹海社會經濟環境承載力相對其他方面承載力比較薄弱。蜀南竹海景區應該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提高景區內旅游餐飲、旅游住宿的數量和質量,全面提高景區承載力。
環境管理能力承載力也相對薄弱,蜀南竹海景區可以在旅游旺季,通過接受實習生或者聘請臨時工等一系列辦法,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同時提高其生態旅游環境承載力。
游客旅游區、游客生活區和當地居民生活區的清晰區別有利于提高當地居民對外來游客的接納程度,同時,也可以提升游客對景區的認知滿意度,在以后的發展規劃中,蜀南竹海景區應該有意識地將三者區域明顯劃分。
蜀南竹海目前的生物環境承載力和大氣環境承載力相對較大,能應對旅游旺季的游客需求,其得益于蜀南竹海的植被較為旺盛。蜀南竹海在發展竹工藝品的同時,應該注重竹類植被的保護。竹類植被若被人為破壞,其承載力優勢會變為劣勢。
參考文獻
[1] 鄢和琳.論生態旅游促進蜀南竹海旅游業可持續發展[J].旅游學刊,1999(6):50.
[2] 杜友珍,裴玉昌,吳洪亮.旅游概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偲,海米提·依米提,熊黑鋼.喀納斯風景區旅游環境承載力研究[J].干旱區地理,2007(3):450.
[4] 韓學偉.不同類型旅游區旅游環境容量的研究[D].開封: 河南大學,2005.
[5] 李睿,戎良.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環境容量[J].應用生態學報,2007,18(10):2301-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