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華
【摘要】隨著我國這些年來對園林化城市的大力建設與推動,城市園林綠化已經成為了當前大受歡迎的新興產業。我國的相關法律和法規為此進行了一系列調控,目前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與經濟發展形成了一種互相推動,又互相奠定基礎的關系。在今后的城市綠地維護工作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調整現代的農業生產結構,將城市園林建設和經濟發展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協調好,才能形成良性的綠化管理模式。
【關鍵詞】良性;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
現階段,我國在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上雖然取得了不錯的進步與發展,但依舊存在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會對我國建設可持續性發展有著嚴重的阻礙作用,因此必須引起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如何建立良性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是當前每一個環境工作者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1. 我國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的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的發展,當前的668座城市比二三十年前整整增加了三倍[1]。城市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環境產生了或大或小的破壞,隨著綠色經濟的激活,綠色文明的倡導,綠色生活的推廣,綠色環境的營造,我國在重視環境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在世紀初的環境改革中國民經濟增長保持10%左右的同時,全民的環境覺悟也大幅度提高。我國的法律法規也把綠化建設列入了各級政府的各項職責當中,賦予了政府和公民一定的環保義務,總之,我國法律法規不斷調控,綠化工作與經濟發展逐漸形成了互相促進的態勢。如今的綠化事業的格局具備了一些特征:(1)綠地的功能從過去游覽為主轉變為以環境功能為主;(2)管理的范圍從過去的行政內單位管理轉變為城鄉全社會綠地樹木管理;(3)在投資方面由過去政府單一化轉變為主體多元化;(4)生產由計劃管理轉化為市場運作;(5)職能指揮部門由行政轉化為依法調控。由以上的轉化形式和發展變化來看,我國建設良性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基本模式趨向了良性管理,逐漸符合時代特征[2]。
2. 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存在的問題
2.1城市綠化的規劃以及布局都不協調
在眾多城市規劃中,其綠化與相對應的環境并不協調,許多城市的規劃鑒于對綠化與對應環境的考慮不周全的基礎,所以就出現了園林植物不能使用自己生長環境的情況!給園林植物帶來很大的損害,比如,有的植物不適合生長在鹽堿地。如果將它種植在鹽堿地中,其植物的成活率會大大降低,植物的養護費用必然會因此增大,這是得不償失的。總而言之,城市綠化的規劃以及布局出現不協調的情況,必然會影響園林植物的生態功能的發揮以及管理模式的不適應。
2.2管理資金不足,綠化意識薄弱
經濟發達城市的綠化管護費用要比落后城市的綠化管護費用高, 因經濟條件制約及經濟利益驅使的影響導致居民的綠化意識淡薄,只注重經濟發展而輕視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加上政府相關人員的重視度不夠,廣大群眾不支持,綠化投入資金少,最終會導致園林綠化的工作不能很好的進行。
2.3綠化團隊管理不夠規范
主要表現在建設團隊缺乏嚴格的管理!工程招投標階段的管理不規范,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隊伍人員水平的良莠不齊,建設單位內精通城市園林綠化的技術人員缺乏,甚至有些施工單位為追求高額利潤,不惜胡亂的壓縮成本,而不是在設計圖紙的要求和監管部門的監控下認真完成,這樣就直接導致工程質量低。
3.如何建立良性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
3.1嚴格控制用地范圍
科學合理的編制規劃是為了強制性實行配合城市規劃內容,因此專章規劃綠線就要堅持獨立制圖編制的方式,強化城市綠線的法律地位。經過審批以后,綠線規劃才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如果中途需要進行調整,那么也必須經過原規劃的審批過程同意與審批,將灰綠線作為參考依據來為城市綠化建設預留一定的建設空間,為居民營造更好的環境。在用地范圍中,綠線規劃屬于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措施,相比之下,綠線的劃定更為重要,長時間實行的拆房建綠工程對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投入上也要更進一步。歷史中全球范圍內都曾經為環境問題吞下了嚴重的苦果,以致于給如今的人類留下了很多生存隱患,所以現代人更應該從法制的角度出發,嚴守規劃,努力維護綠線的嚴肅性,對建筑物或是構建物都要有嚴格的控制,同時制定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有效措施[3]。
在控制綠化用地工作中,只有加強城市的綠線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抓好城市綠化建設的管理,所以無論是規劃的編制,還是管理對策的提出,都必須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編制程序來保障。
3.2調整農業生產結構
城市的綠化工作是涵蓋城鄉整個系統綠化工作的巨大工程,包括遠郊、近郊都屬于城市綠化工作的規劃中,城鄉一體化發展大規模綠地模式的最基本措施就是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充分結合綠化與生產之間的緊密關系,采用多種經營的方式。在人類的生產歷史上,無論是植樹還是綠化都曾經是為了更好生存的有效手段,如今為了富民強國,更是需要農業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法制的建設工作應用到綠化管理中,都該認真研究資金投入問題、經營合作問題、土地使用問題以及農業稅收問題。
3.3養護管理法制化
綠化系統的組成包括了城市中的所有樹木和綠地,因此不管所有權屬于誰,都該引起重視,綠地和樹木的養護管理工作要做好,就能充分發揮綠化的效益,最大幅度地提高城市的綠化水平,充分展現城市的綠化成果,對城市經濟和環境的發展都具備了長遠的意義。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都做了規定,綠地或樹木的所有者都不能損壞樹木及綠地,而如今綠化事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更需要在綠地、樹木和養護、管理工作中增添立法的形式,將不同的質量標準和養護管理責任落實到各個單位和城市市民當中,獎罰分明,此外還要興辦綠化養護企業,開發更多的綠化養護市場,做好社會的綠化養護工作[4]。
3.4為綠化效益提供技術保障
城市園林的綠化效益都產生于功能,而功能則得益于質量和數量,因此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都要堅持以植物為起點。如果建造樓閣、亭臺過量,硬地鋪裝過于豪華,那么就有可能導致效益與投資形成反比的結果。如今的綠化建設已經處于高速發展的趨勢,在綠量指標以及限制建筑物的指標上都應有一定的技術能力和技術政策做保障。
3.5建立科學的管理隊伍
科學的管理隊伍應建立健全綠化管理機構,提高管理隊伍的專業素質,有效開展綠化管理工作,同時,采用科學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采用數字化管理方式,制定指導各區塊的詳細規劃及批準規劃,并對城市每一塊可改造成綠地的空地或改造地做出評估。
3. 結束語
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確保城市綠色發展與經濟建設的平衡,確保人與自然,環境與發展、建設與保護、生產與富足、形象與精神之間的協調進步,綜上所述,只有建立良性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我國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才能全面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徐曉明.論如何建立良性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J].現代農業科學,2014,11(13):22-23.
[2]趙學義.試論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現狀研究[J].科技視界,2013,12(01):14-15.
[3]劉樹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4,22(09):17-18.
[4]朱鵬飛,郭正波.對建立良性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4,12(1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