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苪紅霞
摘要:目的:對老年胃腸道腫瘤手術后患者壓瘡預防中循證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從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來我院手術治療老年胃腸道腫瘤的患者病歷當中選出73例,將其作為對比組,該時間段未采取循證護理方法;從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來我院治療老年胃腸道腫瘤的患者當中選出73例,作為研究組,該時間段采取了循證護理干預手段。分別對兩組患者術后是否發生皮膚發紅不對、水皰等壓瘡癥狀。結果:研究組患者發生壓瘡的有2例,占比2.74%,明顯低于對比組患者23.29%。兩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預防老年胃腸道腫瘤術后壓瘡的過程中,引入循證護理模式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壓瘡發生幾率。
關鍵詞:老年胃腸道腫瘤;手術;壓瘡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pressure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after surgery i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is analyze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8 to December 2010 to our hospital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patients choose 73 cases of medical records, as a control group, the time period without tak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method; From January 2013 to March 2015 to our hospital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patients among 73 cases, as a team, this time to take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Whether respectively 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ressure sores symptom such as skin redness right, blister.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team pressure sores in two cases, accounted for 2.74%,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as 23.29%. There ar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dat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ssure ulcers prevention senile gastrointestinal tumor after oper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壓瘡屬于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主要是發生于術后需要長期臥床的患者,一旦患上壓瘡就會導致患者皮膚發生紅腫、水皰甚至是潰爛等癥狀,很容易造成術后感染的發生,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并且帶給患者極大的痛苦。循證護理方法是一種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尋找相關實證護理措施為患者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
1、資料及方法
本次研究選出的對象是2008年至2015年的146例,將其分為兩個小組。其中對比組患者中男性共61例,女性共12例,患者的年齡從53歲至90歲不等,平均年齡為(67.83±10.26)歲,患者的病程從1年至8年不等,平均病程為(4.28±0.31)年。研究組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齡從55歲至90歲不等,平均年齡為(67.91±10.29)歲,患者的病程從1年至7年不等,平均病程為(4.26±0.27)年。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較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患者納入標準
本次選擇的研究對象年齡均超過50歲,并且確診患有胃腸道腫瘤疾病,均需要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在這些患者入院治療前,其全身皮膚完整,患者無皮膚過敏或皮膚類疾病。在研究開始前,與研究組患者進行溝通,向其講解本次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并在患者自愿情況下簽訂知情同意書。
1.3方法
從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來我院手術治療老年胃腸道腫瘤的患者病歷當中選出73例,對患者病歷進行回顧性分析,作為對比組,該組患者均未采用循證護理進行干預。從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來我院治療老年胃腸道腫瘤的患者當中選出73例,作為研究組,該時段患者均采用循證護理干預手段進行護理。分別記錄兩組患者手術后壓瘡發生幾率,并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n(%)來表示計數數據,并利用x2對數據進行檢驗,以P<0.05代表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兩組患者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其中研究組患者共有2例發生壓瘡,占比2.74%,而對比組患者中則有17例發生壓瘡,占比23.29%。研究組患者壓瘡發生幾率明顯低于對比組,兩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89%(70/73),明顯高于對比組患者護理工作總滿意度84.93%(62/73),兩組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循證護理方法對于患者術后壓瘡的影響情況,其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3.1循證護理小組確立
在開展循證護理前,需要首先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由科室主治醫生一名、護士長一名分別擔任正副組長,其中主治醫生主要是為循證護理小組的護理工作提供理論參考和用藥指導,護士長則主要負責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組織小組內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循證分析。在開展工作前首先要對小組內的護理人員進行循證護理方面的培訓,包括知識查找、計算機技術應用、統計學訓練等,使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循證護理的技巧和方法。然后根據接診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每一個患者制作檔案,并對檔案進行嚴格的管理,為壓瘡預防工作提供數據上的參考[1]。
3.2循證查詢
護理人員需借助現代互聯網和文獻索引技術對老年胃腸道腫瘤患者的臨床特征、手術方法、壓瘡影響因素等進行查詢,全面收集證據,查找關于壓瘡的有效資料,掌握預防壓瘡的最新護理方式,并選擇其中最有參考價值的文獻進行整理。將其與患者病情檔案相結合,分析影響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各類因素。其具體如下:
壓力影響因素是影響壓瘡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指的是患者局部皮膚所受到的長期壓迫外力大小,根據研究表明,當人體表皮受到的外力壓迫達到了60時,人體皮膚下的淺層血管內血流量就會減小33%,而當皮膚受到超過69壓力,外力持續時間超過兩個小時就會導致患者表皮發生不可逆傳的傷害,而當這種持續壓力超過四個小時以上時,就會導致患者產生壓瘡癥狀。而胃腸道腫瘤患者從平躺在手術臺進行手術開始到手術結束轉移回病房的時間一般在3小時到5小時之間,由于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因此其身體在術后一段時間還無法進行活動,或者醫療器械所造成的壓力都會導致患者發生局部皮膚損傷,引發壓瘡的情況。
潮濕也是導致皮膚損傷的重要因素,人類皮膚進化過程中,為了更加適應體表被毛較少和摩擦力小的缺點,就進化出了在潮濕環境下皮膚褶皺增加,增大摩擦力的特性。但也正是因為這一特性導致人體皮膚在受到潮濕環境影響時會發生摩擦力增大情況,就容易導致皮膚表面破裂,或水皰破裂等情況。而在胃腸道腫瘤手術過程中,是必須要用適溫生理鹽水對患者腹腔和切口進行清洗的,這樣可以避免切口感染情況的發生,但也正因為這一措施會導致患者局部皮膚極易受到潮濕環境影響,如果未及時對這些部位進行干燥處理,那么就會導致局部皮膚受潮,進一步提升壓瘡的發生幾率。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潮濕環境下壓瘡的發生幾率要遠高于正常環境5倍有余[2]。
3.3手術前教育
在患者接受手術前,需要對其進行循證理論下的術前教育工作,向患者介紹整個護理過程的原理和方法,并讓患者了解壓瘡所帶來的危害。同時獲得患者家屬的支持和幫助,利用播放宣傳片的方式讓患者及其家屬進一步了解壓瘡的產生原理和預防方法,這樣在手術后就能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3.4術后營養支持
在患者手術結束后,應給予患者合理的營養支持。首先對患者的病情進行檢查,如果發現患者血清當中清蛋白的含量小于35,或者體重減少率超過了15%,則說明患者存在嚴重的營養不足情況,應每天為患者補充35至45卡路里的熱量。如果患者術后發生進食障礙,則可以利用腸內或腸外營養支持的方式,保證患者各類營養元素的補充。
3.5心理護理
在進行循證護理的過程中,還必須對患者的心理因素進行考慮,當患者具有壓瘡的前期癥狀時,應緩和患者心情,并告知其家屬如何配合護理人員進行預防和治療。通過面對面溝通的方式給予患者應用的鼓勵,并將其病情恢復情況告知患者,使其能夠建立治愈的信心[3]。
參考文獻:
[1]靳淑慧,任云娟.循證護理在老年臥床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0,08(15):281-283.
[2]謝小燕,劉雪琴,周萍.手術患者發生壓瘡的術中危險因素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5(1A):21-23.
[3]武秀娟.循證護理在ICU患者壓瘡預防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17(08):1250-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