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花
摘要:目的: 評價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經典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8例。結果: 本組8例全部止血成功。B-Lynch縫合術治療剖宮產術中產后出血效果滿意,無不良并發癥。結論:B-Lynch縫合術操作方法簡單,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臨床效果確切。
產科出血是產科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而產后出血占產科出血的首位,仍然是目前我國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孕產婦死亡總數的50%。據不完全統計,其發生率為2%~11%。而剖腹產作為產科臨床常用的手術,成為解決難產、臀位、胎兒宮內窘迫等問題的主要方法。代替了困難的陰道助產術,也逐漸成為許多妊娠合并癥的分娩方式。然而剖腹產是產科手術中出血最兇猛的手術,近年來,隨著剖腹產率的上升,術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相應增加,而產后出血的原因70-80%是宮縮乏力造成的。
B-Lynch縫合法是于20世紀90年代年由英國Milton Keynes醫院Dr Christopher B-Lynch首先報道。近年來我國國內也相繼開展并發展了B-Lynch縫合術,在治療剖宮產術后出血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止血效果,避免了大量的子宮切除。
我院采用B-Lynch縫合術成功治療剖腹產術后產后出血8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我院產科20010年5月~2015年3月對8例有產后出血危險因素的孕婦剖宮產術中施行了B-Lynch縫合術,其中巨大兒2例,產程延長3例,雙胎妊娠1例,胎盤早剝1例,胎盤植入1例。產婦年齡21~38歲,妊娠38~41周;初產婦7例,經產婦1例;均無凝血功能障礙。所有產婦行子宮下段剖宮產(橫切口),娩出胎兒后均使用縮宮素宮體注射,估計出血量超過250 ml時給予縮宮素20 U靜脈注射、米索前列醇0.2 mg舌下含化,按摩子宮。本組術中出血量600~2000 ml,上述措施無效,予B-Lynch縫合術。
1.2方法 從剖宮產原切口將子宮托出腹腔,清除宮腔積血,用0號薇喬線行經典B-Lynch縫合術:自子宮切口右端下方3 cm并距右側緣3 cm處由外向內垂直進針,入宮腔內,于宮腔內從切口右端上緣2~3 cm距側方4 cm處穿刺出針漿膜外,將縫線直線向上拉至宮底距右側宮角3~4 cm處,于該處繞過宮底沿后壁直線下行,于右側子宮骶韌帶的上方,在約與前壁相同進針部位自右向左、由外向內斜行進針入宮腔,平行向左,在與右側子宮后壁進針的對應部位出針,縫線由后向前跨過宮底(部位同右側),于子宮切口左端外上下處進、出針(進、出針點與右側對應);在助手雙手向子宮加壓下,持縫線兩端緩慢漸進牽拉縫線,加壓后陰道無出血,拉緊縫線,打結;迅速連續縫合子宮切口,恢復子宮正常肌纖維,恢復其正常的的閉合性肌力,觀察子宮收縮。常規關腹。。觀察子宮色澤由灰暗轉為紅潤、無明顯出血、生命體征平穩后,關腹。術后給予10 U縮宮素入500 ml葡萄糖注射液持續靜脈輸注6 h,補液3000~3500 ml。
1.3療效評定標準 自實施B-Lynch縫合術結束后開始計時,行療效評定。①有效:陰道出血速度< 50 ml/h,子宮漸收縮變硬,生命體征平穩,尿量正常。 ②無效:陰道出血速度>50 ml/h,子宮收縮,生命體征惡化,尿量<30 ml/h或無尿。
1.4術后觀察及隨訪 術后嚴密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尿量及陰道出血量(容積法和稱重法),住院期間觀察產婦產后出血情況及癥狀體征變化。出院后囑產婦定時回院隨訪。
2結果
本組8例產婦行B-Lynch子宮縫合術后止血均有效,生命體征無異常變化,6例因出血超過1000 ml需輸血,尿量正常或稍多,剖宮產術后24 h出血量60~200 ml(平均130 ml);子宮較硬,宮底平臍~臍下一指。住院期間產婦無異常癥狀體征,住院時間7~9天,恢復良好。
3討論
對于產后大出血的處理,通常應用子宮按摩、縮宮藥物(如常用的縮宮素、前列腺衍生物等)全身及宮體應用、宮腔填塞等方法,但時有失敗;子宮動脈、髂內動脈結扎技術要求較高,且隨著側支循環的快速建立,失敗率較高;選擇性動脈造影栓塞術技術復雜,需特殊設備,產科無法完成;子宮切除是最后的有效治療手段,但對產婦的打擊不僅僅是生理上器官的丟失,還有心理方面的影響,其對產婦日后的機體內分泌亦有較大的影響。
B-Lynch縫合術止血機制 B-Lynch縫合術利用縫線的捆扎外力迫使子宮收縮,擠壓平滑肌、縮小宮腔,迫使小的螺旋動脈關閉,明顯減少血流灌注;加壓后使血流緩慢,易于凝集血栓而止血;同時因子宮肌層缺血,刺激子宮收縮而進一步壓迫血竇,使血竇關閉而止血。子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原因為子宮收縮乏力,B-Lynch縫合術外力迫使子宮收縮,配合術后給予促宮縮劑更有利于止血。本組8例術后均常規給予縮宮素持續靜脈輸注,止血效果滿意,子宮收縮良好。
采用經典的B-Lynch縫合術基于以下考慮:①薇喬線可提供較大的張力,加壓縫扎后縫線下陷,兩側宮角有阻擋作用,不易滑脫;②未見嵌頓報道,即使滑脫,線圈空間較大,陷入組織也不易嵌頓;③經典的B-Lynch縫合術操作簡單,對子宮的二次損傷小。
B-Lynch外科縫線術?是一種新的外科手術控制產后出血的縫線方法,在子宮前后壁縫線加壓子宮,可有效治療產后出血。尤適用于剖宮產術中經一般處理無效的宮縮乏力性子宮出血,是近年來使用的一種處理產后出血的新方法。由于手術操作安全易于掌握,止血迅速,無需特殊器械和技巧。尤其適用于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避免了子宮切除、輸血以及發生DIC的可能,術后隨訪未見并發癥的發生,尤其適用于剖宮產術中藥物治療無效的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
參考文獻:
[1]戴鐘英.孕產婦死亡與產后出血的現狀[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3,19(5):257-258.
[2] 高云荷.產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 2003,19(5):258-259.
[3] 勾玲會,李玉艷,常 青.產后出血的治療進展[J].重慶醫學,2004,33(12):1893-1896.
[4] 王紅彬,尹雅麗. B-Lynch外科縫線術治療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6?例觀察[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 38 (12):1119-1120
[5]南京市圍產期保健協作組.1999年南京剖宮產術后出血情況分析.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36(12):7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