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珂
【摘要】近幾年,伴隨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高層為特點的建筑結構也被建筑行業廣泛應用,這也為建筑項目的施工技術帶來了較為嚴峻的挑戰。隨著建筑物高度的不斷提高,其底板的厚度也隨之增減,這使得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往往會遇見由于溫度應力影響,而使地板出現裂縫的情況出現。因此,本文對當前以大體積混凝土為主要施工方式的高層建筑的特征、要求、施工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高層建筑;超厚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引言
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高層建筑不斷出現在了建筑行業中,這使得如何滿足高層建筑需要,提高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技術成為了建筑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從以往高層建筑工程實際的施工情況來看,超厚底板質量的高低,對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并且,由于在高層建筑工程中,超厚底板建筑物重要的支架構成,這使得其造價也比較高,因此,做好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全面分析建筑施工十分重要。
1.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特征
相對于體積比較普通的混凝土結構來講,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征:一是,在體積上,大體積的混凝土要大于普通體積的混凝土,并且,大體積的混凝土的塊體要遠遠厚于普通體積的混凝土。二是,從混凝土的結構角度來看,大體積的混凝土,在進行澆筑時,結構需要的連續澆筑量比普通體積高,在整體性的結構需求上也要高于普通體積的混凝土。并且,與普通體積的混凝土相比,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在遇到水化熱時,其內部的溫度會更高。三是,當高層建筑中混凝土的厚度超過了一點五厘米時,就必須要充分的考慮水平分層的施工設置情況,采用有效的方式,最大化的緩解和降低水化熱會對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所產生的一系列的不良影響。四是,就高層建筑工程的結構來講,在工程施工時,往往會將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深埋于地下,主要是將其當做建筑的基礎部分,這就使得大體積的混凝土受外部環境的較低,從而使其由于外部溫度影響而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情況的發生概率降低[1]。同時,由于大體積的混凝土結構在抗滲透方面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到水熱化將會產生的影響。
2.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時的要求
對高層建筑工程來講,其基礎部分主要是由大體積的混凝土底板或者是承臺構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結構,對高層建筑工程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2]。然而,由于目前我國的高層建筑工程在實際施工時,不同施工隊伍處理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結構的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別,因而需要施工隊伍要針對一些常見情況和問題,事先制定好有效的處理方案。另外,各個國家在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結構的規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我國相關行業內部規定的標準為: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同外表面間的溫差,以及外表面同外部環境的溫差,都應該控制在二十五攝氏度之內,從而防止由于溫差過高或者是過低,使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水分過多或者是水分流失較多的原因而出現裂縫,影響整體的施工質量與高層建筑的質量,提高施工效益。
3.分析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時的技術
3.1材料控制技術
對高層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原材料控制的施工技術來講,其在施工過程中最應該注意的問題是:首先,就是要控制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其次,就是要在施工的過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防止由于溫度過高或者是過低而出現裂縫。因此,對于高層建筑工程中的大體積混凝土原材料來講,在進行正式的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有效的攪拌混凝土,確保其能夠滿足不同強度的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同時,在攪拌用來建造柱子的混凝土時,應該要減少水灰和水泥的用量,增加石子用量,合理的調整粉煤灰和外加劑二者的配合比,從而保證混凝土的強度[3]。另外,在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控制時,主要應該注意的就是在碎石澆水的過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確保在整個過程中都能夠通風良好,從而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
3.2澆筑技術
一直以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都是關鍵的環節之一,就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澆筑技術來講,其最應該注意的就是要加大對澆筑種類、方法、澆筑量的關注度。同時,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澆筑的流程必須要按照澆筑順序的要求嚴格進行,按照先核心筒梁,后柱梁板的混凝土澆筑順序進行工程施工。在對建筑物的墻體進行澆筑時,澆筑的厚度要控制在五厘米,高度應該控制在四十五厘米,對于混凝土澆筑的時間來講,兩次澆筑的間隔時間控制在兩小時之內為最佳。另外,在對建筑物的柱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在做好在澆筑過程中銀絲網片材料的設置;在對梁、板進行混凝土澆筑時,要采用同等的澆筑坡度,并且要在筏板凝固后進行混凝土的第二次澆筑,從而有效的確保高層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澆筑環節的施工質量。
3.2溫測技術
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來講,混凝土溫測技術,是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一種重要的施工技術,可以幫助施工人員更好的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從而有效的防止超厚底板出現裂縫。在對混凝土進行溫度測試時,一定要對混凝土的各個土層的溫度進行全面的測量,并且還要分別的分析出各個土層的溫度特性。由于我國高層建筑工程施工中用來測溫的設備主要是溫度傳輸器,而這種溫度傳輸器使用的主要是電阻型的溫度計,所以,施工人員在測量混凝土的溫度時,一定要將測溫點與測溫線分布測試[4]。首先,施工人員要選好測溫位置,做好記號的定位與編訂;然后,使用設備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測量。另外,要保證測溫線可以與鋼筋之間進行合理的接觸,從而確保在測溫過程中所測量出的溫度的準確性,進而防止出現混凝土的內部應力。
3.4養護技術
要想有效的提高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質量,不僅要做好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的控制,還需要在工程結束后,做好養護工作。之所以要進行養護工作,主要是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溫度,降低混凝土內外的溫差,從而提高混凝土對內外環境的抗力,進而提高其使用壽命。因此,在對混凝土進行澆筑時,要用塑料布覆蓋在上面,并在覆蓋好塑料布之后,再覆蓋上防寒氈,從而保證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避免混凝土的表面由于脫水的原因而出現裂縫。另外,還要做好混凝土的隔熱工作,有效的維護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平衡。
結論
總而言之,對于高層建筑工程中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來講,要想提高其施工質量,以及超厚底板的質量,就必須要從源頭進行管理。因此,首先要對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利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技術來對施工過程中澆筑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施工人員還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做好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從而提高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時的質量,提高高層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雋峰.高層建筑超厚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D].重慶大學,2003.
[2]林治會.淺析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網友世界,2013,07:56.
[3]周令欽.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0,30:223-224.
[4]陳宇,繆大海.高層建筑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J].遼寧建材,2010,03: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