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輝
摘要:切實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勢下各高校肩負的重任,其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質量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效果。隨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進一步深入,各種各樣的思潮強烈沖擊著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需要,思想教育工作急需進行創新和改革。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創新發展
當前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體說來是蓬勃向前的,但如何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哪幾方面展開創新,如何在工作中實踐創新,就成為當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我國的高職院校擴招政策在不斷推進,高等教育已經從傳統的精英教育轉變為現在的大眾教育。高職院校擴招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高等教育的受眾范圍,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但是,大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也帶來了一系列的負面問題,例如,大學生就業問題、教育質量下降問題、大學生道德素質降低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一次次對當今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戰。
1.國外的腐朽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
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國際地位也不斷提高,當今世界是具有開發性的,只有積極地同外國進行交流合作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遇。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改革開放在帶給中國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使得很多外國的腐朽文化和思想意識乘虛而入,強烈沖擊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傳統觀念意識。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思維比較活躍的社會群體,其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尚處于形成和發展期,外國的腐朽思想極易對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造成負面影響。例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等已經對當代大學生造成了廣泛而又深刻的負面影響,并引發了相關的社會問題。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但是,由于中西方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西方國家從未放棄過對中國進行思想侵略,不斷利用“民主”“人權”等借口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大學生作為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自然成為了西方分裂勢力進行思想侵略的主要對象之一,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2.網絡消極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
近些年來,網絡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互聯網信息具有極大的豐富性,人們在網絡世界中可以便捷地獲取各種各樣的信息資源,為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渠道。當代大學生是主要網絡用戶群體之一,對互聯網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因此,大學生群體受到了網絡文化的深刻影響。互聯網在帶給人們巨大便利的同時,也因其國際性和開放性而充斥著各種黃色、暴力、反動的信息內容,這些不良信息正慢慢地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進行著腐蝕。部門大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世界,將虛擬社會當成了躲避現實生活的避風港,漸漸與現實社會產生了距離和隔閡,從而使其思想意識發生了歪曲,社會交際能力減弱,為將來進入社會和團隊合作埋下了巨大隱患。同時,還有部分大學生將感情寄托于網絡,每天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網絡聊天、網絡交友、網絡購物以及網絡游戲,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和動力,既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時光,又荒廢了學業,對今后的人生道路也造成了深遠的負面影響。另外,網絡世界與現實世界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也使得很多大學生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失望、消極心理。
3.巨大的就業壓力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造成沖擊
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了近些年來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受到金融危機以及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就業問題越來越具有嚴峻性。當代大學生成長于相對比較安逸的社會環境中,使其對家庭和學校具有很強的依賴感,一旦步入社會往往顯得不知所措,加上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使其在思想方面存在巨大的壓力,極易引起大學生對社會的敵對心理和不平衡心理。因此,就業問題所引起的消極心理也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
二、創新和發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策略
1.對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科學定位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切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大學生本身,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目的在于使大學生在新時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現階段存在著走形式等問題,沒有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價值觀,在教育工作上也沒有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考核僅僅局限于期末考試成績,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性特征。因此,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創新發展必須首先對其進行科學定位,明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目標,以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基線,使大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和內容
現階段高職院校所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內容一般具有抽象性、空洞性等特征,使大學生難以對其產生足夠的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創新和發展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使相關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貼近生活并且聯系實際,使思想政治教學更加人性化和民主化。高職院校應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老師處于中心地位,單方面地向學生傳授和講解知識,缺少必要的互動和交流,使老師不清楚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學生也沒有機會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理解。這種單調和乏味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研究熱情,學生的學習動力也只是應對期末考試,這樣的教學從根本上無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高職院校應該積極建立開放的和民主的課堂教學環境,對老師進行角色轉變,使其從原來的知識的傳授者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將學習的主動權重新交到學生的手中,積極引導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和研究領悟這門課程所蘊涵的知識精華。
3.構建教育網絡
構建教育網絡使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個聯動的整體。通過進行思想政治課程的改革,使課堂教學發揮更大的教育作用,利用學校的各種實踐活動和宣傳資源,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構建校園教育網絡。
構建自我教育的網絡,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形成自覺管理,自覺進行自我教育的良好校園風氣,利用學校組織等多個平臺督促學生自我管理,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結語
21世紀是一個需要創新的時代,高職學生的思想也經歷著時代的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從創新入手,才能使學生真正擁有高尚的品質,也只有創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