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杰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揮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育教學工作計劃的得力助手,是聯系家庭、社會、學校及各科任教師協調各方面力量的紐帶和橋梁,是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領路人。
一 ?加強自身素質培養與提高,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無聲的命令,無不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感染熏陶的作用,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所以,做班主任工作,就必須加強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素質水平。
班主任每天都與學生在一起,言談舉止,各種表現都在學生的觀察之中,監督之下,做得好,學生佩服,威信就高,說話就管用。因此這需要班主任自學地約束自己的行為,為人師表。首先加強學習,樹立“敬業、愛崗、愛生”的意識。用滿腔的熱情、勤奮的工作態度給學生樹立信心,讓他們看到希望;其次,樹立奉獻精神。把全部心血獻給學生。有這種精神,才能去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幫助教育事業;再次,為人師表,凡事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盡力做好;凡事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要當好班主任首先要當好學生。做為班主任,要向同行學習,向自己的工作對象學習,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不斷充實自己。
二 制定完善、合理、切實可行的班規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礎。
要抓好一個班,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班風。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就必須制定完善的、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班規。班風帶來的是學生的自學行動,而規章制度帶來的是強制性的行動。自覺行動以強制性的行動為前提。而且自覺的行動是以強制性的行動通過不斷的努力而轉變過來來,并且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過程。班規及一些條條框框并不是壓制學生的一些法寶,重要的是遵守班規,進行養成教育,讓學生自己認識到自己在班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主動關心班級,自學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才能使那些規章制度起到真正的作用,變強制行動為自覺行動。
三 ?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保障。
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方法是很重要的。方法得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方法不合理就會產生不良的后果。
要全面了解學生。一是向家長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和家庭狀況;二是向學生了解班級里的優秀、良好和后進生的狀況;三是向任課教師了解課堂紀律,學生接受能力、學習態度和作業等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要親近、尊重和愛護學生。老師的同情、理解的話語和眼神,每一個關心、體貼的舉動,都使學生認識和感受到老師就是他的再生父母。在這里可以得到應有的人格尊嚴,從而更加主動反映在學生生活上的喜怒哀樂,建立一個溫馨和諧的情感氛圍。
不要體罰學生。學生犯了錯誤,盡可能由班主任來教育解決。如果一有問題就請家長,就會使學生產生恐懼感,表面上看起來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隱藏著更大的禍患,師生之間也會開成一條深深的鴻溝,影響工作的效果。
四 ?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正確分析后進生形成的原因。首先家庭的教育方法、家庭的和協程度、家長的品行等等,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起極為重要的影響,多數后進生的形成是由于家長教育方法不當,或溺愛嬌慣,或打罵訓斥,或是由于家長品行不端正、或家庭破裂孩子無人管教等多種家庭教育逆向因素造成的。這類后進生的形成時間相對較長,心靈被嚴重扭曲,轉化工作難度較大。再次是教師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多數在低年級就完全暴露。大多數孩子在啟蒙時代形成的不良品行,往往在這個階段經小學教師的矯正得到轉化。但與此同時,教師教育教學方法的得當與否,會在孩子們的成長道路上深深打下老師的烙印,教師對孩子們成長的影響也同時產生。受分數和評優選先的影響,少數教師教育方法不當,片面追求成績,批評多于表揚,指責多于鼓勵,處罰多于引導,使部分學生產生厭學的心理,形成了學習和心理上的后進生。同時,也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學生成績優秀,但是思想品德較差,形成了品行較差的后進生。這類后進生形成與學校,積怨于教師,是中高年級教師轉化后進生工作的重點。其次是社會的影響,隨著電視、書刊、網絡的普及,都可能使小學生的思想品質在教師和家長不經意的時間內發生大的變化,甚至導致違法犯罪。鑒于后進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作為學校、教師在教育學生收不到好的效果時,應當首先檢查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否做好了,做夠了,不能輕率的歸罪于學生的天性或社會環境與家庭影響。
班主任要給后進生更多的關愛。教師只要愛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在促使后進生轉化工作中,不論班主作,還是任課教師,師生之間不僅有以知識傳遞為內容的信息交流,而且更應以心理相通為內容的情感交流。所以,作為班主任要通過認真細致的工作建立起與學生、特別是生進生之間的師愛關系。特別是與受到各種創傷、心靈發生扭曲的后進生,要想方設法進行情感交流。要深入了學生中間,了解家庭、老師、社會等影響而形成的心理變化及身心成長的動蕩性及不確定性和過渡性。
五 ?家校共管,有機結合。
請進來,走出去。如果發現學生的思想、學習、紀律等方面有波動,老師應及時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與家長取得聯系,交談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表現,以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書面聯系,每個學期結束時,將學生手冊或成績單帶給家長,寫上忠懇切實的操行評語,請家長簽署意見,開學后帶回學校。還可以給家長發短信或寫書面紙條,主要是有重要事情或學生做了某些突出成績或出現較大的問題時,采用書面或短信的形式。
召開家長會,家長會的主要目的和內容是根據教育工作的不同階段的目標要求確定的,如開學初家長會的目的和內容是向家長介紹本學期學校教育工作計劃和班級工作計劃的要點,征求家長意見,向家長提出如何配合進行教育學生的要求。期中,一般是召開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會;期末召開的家長會,主要向家長匯報學校和班級教育工作計劃實施情況,本學期學生各方面的表現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無論舉行哪種家長會,教師事先都要做好準備,目的要明確,內容要充實,形式要活潑,時間要緊湊,要有針對性,要講究實效。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作為一名班主任,就要求做好與學校、家庭各方面的相互聯系,更要取得家長的配合,揚長避短,建立以課堂教學為基礎的課內和課外、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新的教學體系,以發揮學校教育主導作用,控制學生所處環境,減少消極影響,增加積極影響,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 ?民主管理。
首先班主任通過師德修養提高自己的民主意識,視學生為教育的主人,使學生在人格上和教師處于平等地位。其次班主任要充分信任學生,敢于放手讓學生參與,要讓學生充分享受自己的民主權力,如選班干部、三好學生都讓學生做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學生學的愉快,理解的深、記的牢。再次班主任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培養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管理人才的需要。如果學生在班主任的絕對權威下變成不敢說不敢做不敢管的心態,長大后也只能墨守成規,無開拓精神。
總之,班主任了解學生要深入細致,掌握情況要真實全面,研究問題要深刻,教育要經常,判斷要準確,說話要算數,態度要謙和,方法要得當,走進后進生中間,與學生家長及時取得聯系,妥善處理突出事件,做到民主管理。一句話就是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周到細微,高度“自治”,這樣的班主任才省心、放心。
( 作者單位: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總寨鎮王斌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