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達理 吳黎
【摘要】目前,市政排水工程規劃設計還是存有很多常見問題:比如城市的排水體系不夠科學;城市排水管管徑太小;城市排水渠的坡度不夠,城市污水收集管網的建設速度慢、覆蓋率較低;市政排水規劃、防洪規劃、豎向規劃之間相互配合關系差問題等等。本文就此對市政排水工程相關設計的內容、存在的問題、改進建議等的簡要闡述。
【關鍵詞】市政排水;設計問題;改進措施
1、市政公路排水設計現狀概述
市政排水工程規劃一般可分為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中的排水工程規劃以及排水專項規劃等幾個層次。在各個規劃層次中,排水工程規劃的內容深度要求均有所不同,但根本要求是要指導下一層次排水專業規劃或排水工程設計的作用。因此,市政排水工程規劃的主要任務為:分析區域現狀排水系統情況;確定排水體制和劃分排水區域;確定排水量預測方法和指標進行排水量預測;進行排水系統布局;確定排水處理設施種類、數量、位置和用地;布置排水管道及進行相關計算等。公路排水系統,它包括四個方面,即路界表面排水、路面表面排水、坡面表面排水以及內部排水。在公路排水設計中,必須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到地形地貌以及天然水體等相關因子,合理計算各種排水措施,水力條件等。關于排水設計問題,其具體表現為:①路面地表的排水設備在設計中很少考慮到周邊地勢地形,而且忽略天然水體的容納能力,排水系統部完善,導致道路形成水損害。毫無疑問,公路地表的排水構筑物包括邊溝以及急流槽等相關設施,在整體道路的設計中,必須充分勘察道路的地勢地貌,研究道路附近水體詳細資料以及雨水等排放等級標準。如果在設計中,所涉及到的排水設施與實際不行,應重新設計,否則必定導致此段公路的排水體制形成嚴重問題,更有甚者,公路路面排水無法進行排除,使得路面排水系統完全喪失排水能力,造成嚴重損失。②路面排水設計問題:路面積水是影響路面最主要的因子,長時間淤積在路面的水,經過滲透,會變成自由水,而進入路基內部,從而降低路基混凝土強度,由于水分子的表面張力,導致路面錯臺和開裂,對公路的使用性能造成致命的影響。③環境融合問題:當前形勢下,公路排水系統的設計往往不考慮環境的影響,往往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周邊環境遭受破壞。當前來看,無論是雨水還是污水,都需要處理后排放,而從公路排水設計中而言,大部分都只是直接排走,這樣或多或少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2、市政排水工程規劃與設計的現存問題
2.1 市政排水體制不夠科學、合理
市政排水體系對城市排水系統的設計、建設、維護具有決定性影響,同時和城市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是市政排水工程規劃與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有不少地區采用了分流制的排水體系進行城市排水工程的改造,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使得很多地區也跟風學習,不顧當地的實際情況一概選擇了分流制排水體系,從而造成當地排水體系不夠科學與合理,沒有真正發揮分流制排水體系的排水功能。
2.2 排水管網設計無法滿足實際排水需求
在市政排水工程設計中,常常會出現部分道路的排水管、排水渠設計不夠合理,相對應的管徑和坡度通常會偏小,無法與該片區域的排水系統密切結合,無法與其他路段的排水管和排水渠實現連接,導致排水的不順暢或容易造成管渠的堵塞,無法滿足城市的實際排水需求。
2.3 市政排水設施建設不到位
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開發速度也迅速加快,但是相對應的城市基礎設施尤其市政排水設施的建設卻常常沒有及時建設到位,相對滯后,這時會造成排水的無序性,各種生活污水或者處理不達標的污水可以隨意排往附近的河涌、江、湖泊等,造成自然水的被污染,破壞生態環境,嚴重甚至影響城市的飲用水衛生安全。
3、市政排水工程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規劃設計中污水埋深要合理
為了防止排水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城區周圍的綠化,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許多城市排水工程設計時將污水管網埋的較深,然而這種只考慮了環境保護的設計方案并不能實現效益最大化。因此規劃設計時,還需要綜合考慮技術和資金問題在設計污水網管埋深時必須對規劃區污水網管豎向高程和污水提升泵站的設置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論證,結合研究區的地形地貌條件,施工條件及今后管網和污水提升泵站的運行、管理費用等方面,來最終確定市政排水工程中污水埋深。
3.2 應注意的細節設計部位
一般來講,市政排水工程設計是都會對排水管道的回填都會有詳細的規劃和說明,但是檢查井、雨水口以及其他附屬構筑物等排水構筑物的回填在規劃設計中較少提及。然而這些排水構筑物的設計合理與否直接關系著排水設施周圍道路的平整與否。不合理的設計引起的排水構筑物的回填出現問題,對道路產生不良影響?,F行的國家標準《排水檢查井》(06MS201-3 )的總說明和《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中明確的規定了排水構筑物回填的詳細做法,主要內容包括回填的材料采用石灰土、砂和沙礫等,回填的寬度以及回填的著實度等。在排水工程設計和規劃中對排水構筑物回填的詳細做法給予清晰的說明,可以給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工程實施單位提供一個標準,對于保證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3.3 建立基于市政排水工程規劃及管理的信息系統
目前,我國各個城市的排水管網體系總體下幾已經較為完備,有關城市排水系統網絡的規劃和設計十分多而復雜,其管理方式多采用人工管理方式進行,但是這種人工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現代管理需求。管理的缺陷主要體現在耗時費力,且管理效率低下。而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特別是“3s”技術開始逐漸應用與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城市管理體系中。因此建立基于市政排水工程規劃及管理信息系統是進行排水系統管理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市政排水工程規劃及管理系統可以更加有效的對相關資料進行集中、有序的管理,避免相關資料的丟失,更好的提高維護效率和服務水平。另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統具有系統性、動態性和全面性等特征。首先,該系統可以將排水系統的現狀、各時期規劃的線路及特點等情況系統的輸入數據庫中,為管理提供便捷。其次,可以及時的記錄城市排水系統及其規劃的動態變化,為城市排水系統規劃、施工過程提供依據,便于相關部門及時的了解城市排水規劃及實施的動態,為其進行決策提供依據。
4、市政排水工程規劃和設計的相關對策建議
4.1 排水工程規劃和設計中一定要明確排水管道施工的相關細節,如管道材料、污水管埋深、坡度設計一等,將排水專項規劃與豎向規劃相結合,使規劃指導下的施工能夠更加合理,防止規劃不明確引起排水管道出現問題,頻繁的維修不但增加成本,對周邊道路及生態環境也有不利的影響。
4.2 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排水體制。選擇分流制還是合流制的排水體制應根據區域實際情況來選擇。特別是針對雨污無序排放的區域,要進行排水管道系統的升級改造,必須依據實際情況確定排水體制,不能盲目的選擇分流制,這樣才能達到綜合效益的最大化。
4.3 城市排水規劃和設計的進行應在摸清區域排水系統現狀,做好前期調研的情況下進行。對城市地質條件,氣候條件、水文條件進行分析,了解排水系統現狀,找出目前排水系統中存在的問題是城市規劃和設計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
4.4 市政排水系統的規劃應具有動態性。隨著城市人口、工業等外部條件的變化,對市政排水功能的要求也會有所變化,因此,應不斷的對城市排水系統規劃進行修編,以便更好的為城市生產和生活服務。
5、結束語
市政給排水規劃建設無疑是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的結合,如果能將二者協調好,將是城市建設之福,將有利地促進我國城市和社會經濟的繁榮,早日實現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