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瀟瑋
【摘要】隨著“五水共治”政策的推出,浙江省也開始了新一輪的改革發展。防洪作為“五水共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且提出合理的對策是實現“五水共治”的一個重要舉措。文章針對當前浙江在新時期進行防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提出合理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防洪工作;措施
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好,城市群的發展也日益壯大,規模越來越完善[1]。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國民的總收入有50%集中在城市,工業產值和工業利稅分別為70%和80%也都集中在城市。而這些都是屬于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其地理位置多處于江河湖畔等近水的地方,一旦發生洪澇災害的現象,這些地區受損最嚴重,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極大的隱患。
浙江省是因水而得名的一座城市,可以說,水就是浙江之源。浙江省是位于我國沿海地區的一個發達城市,在最近幾年中,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水環境問題也逐漸的凸顯。在防洪的問題上,浙江已經已經建立了4334座水庫。其中有191座大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達到了3萬多平方公里,防洪的庫容也將近454億立方米。當前,浙江省海塘也將近達到了27多公里。浙江省在新時期進行的防洪工作在抵御洪澇災害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浙江省的防災效益。 但是,在具體的防洪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新時期浙江省防洪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防洪工程“短板”現象
目前,浙江省在實施“五水共治”的問題上,尤其是防洪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短板”現象,這也是浙江省防洪工程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短板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浙江省平臺排洪能力較低,主要平原受淹的范圍較大而且持續的時間也很長,給周邊的居民及政府帶來了嚴重的財政損失。
第二,在江河治理的問題上,實際工作并沒有達到規劃的標準。甚至出現這樣的現象:一些河段的保護標準較低,一些河段標準較高,有的干支流的堤防設施建設并不配套。
第三,浙江省的各個城市的防洪工程還有待于擴展。
第四,省病險水庫仍然存在動態發生的情況。
除此以外,因為極端天氣的頻繁發生、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導致的水域面積減少等問題也是浙江省在進行防洪工作中阻礙防洪能力提高的因素。
1.2 防洪科技含量不高
最后,在新時期,科技技術的發展為各項工作提供了保障,在五水共治中也不例外。但是在防洪這塊,傳統的防洪手段已經不能夠滿足新時期防洪工作的要求了,所以在這一塊,政府應該加大科技的研發,更新防洪技術和材料。還要加大高新科技的應用,在傳統科技上可以運用GPS、GIS遙測、多媒體和遠程通訊等技術。在全國建立起集雨情、水情和災情等為一體的實時監測和預報系統,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洪預報系統提供了資料。
1.3 流域開發整體性不足
目前,國際上對于江河湖泊的開發和治理,大多數是以流域為一個單位來進行治理和開發工作。這樣做一對于生態環境和資源的整合有很大的幫助。而對于流域內的社會經濟問題則會由各地區根據各流域的自身情況去規劃和調整,最后進行整體的整合,對總體進行開發和部署。然而,在我國城市流域治理的過程中,對于流域的整合與開發,主要是由個地方政府進行管理,有的地區就是為了自己地區的利益進行開發,對流域的整體性缺乏重視,忽略整體性,進而造成地方差異過大,很多地方亂挖、亂引,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喪失了自身的抗洪能力,最終導致了各個流域的生態失衡,經常發生自然災害。
2.解決對策
2.1 防洪治理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省在進行防洪工作的過程中應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以人民最為直接的利益作為防洪水利工作的首要,確保治水可惠及全省群眾。
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從省不同地區的洪澇災害特點出發,堅持因地制宜,實施分布推進。將重點問題首先解決,中遠期以經濟發展為目標,實現合理布局,工程達標的基本要求。
堅持人人參與的原則。一個城市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對于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來說是很重要的,對于這一塊的工作政府應當重視起來??偨Y以往的防洪經驗,讓城市的防洪工作慢慢走入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道路,切實的履行好防洪的工作責任。逐步完善好防洪工作法律法規的體系,加大對其宣傳力度,愛護好城市里的每一寸資源是防洪的必要手段。每一片土壤上生存的人,都應該愛護自己的土地、愛護好自己的家園,重視防洪工作需要所有人都擔起責任。
2.2 具體實施
2.2.1 落實好領導責任
浙江省的各級政府在防洪工作中,要及時的研究出現的問題。各級領導要親自對工作進行部署,確保存責任、措施到位。根據三步走的要求和實施方案,做好各個市的防洪工作,明確各地的防洪工程建設目標,制定責任表,確保防洪項目落地[2]。另外,可通過建立考核制度,將各地的防洪實施情況作為相關人員的考核標準。
2.2.2 加大財政投入
省各級政府應加大在防洪工作中的財政頭圖,足額征收水利建設資金[3]。利用先進的技術來進行防洪工作,利用先進的理念提高防洪能力。對各地的防洪項目要加強指導。
2.2.3 統籌協調
防洪工作是一個復雜的工種,要確保水中和岸上協同,流域和地區相互統籌,各個地區要團結一致共同治水。防洪工作要從全局出發,堅持流域整體性,各個地區的上級政府要加大力度,合理的協調矛盾,推動防洪項目的建設。
2.2.4 做好強庫、固堤、擴排廣工程
強庫:加強對病險水庫的加固工作,加強水庫安全監測,對大壩安全進行鑒定以及時的對安全隱患進行處理。
固堤:以省三江的河口作為重點,加固海塘,提高海塘防御風暴海潮的標準。加強對中小河流的治理,完善干支流的堤防設施。
擴排:加強各個流域的治理工程,建立排澇泵站,完善骨干河道的治理工作。
3.結論
近年來,由于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氣候開始變暖,使得很多地區的氣候極不穩定,經常有地區發生暴雨,這樣就很容易引起洪澇等災害。
而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保護社會的穩定是其必要的職責。人類在天災面前是無比的渺小,但,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應當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在洪澇期間,全民投入到抗洪的工作中去。而在日常中,學校、社會、家庭都應當加強對防洪意識和安全的宣傳,政府則要努力建設好防洪的設施,努力協調好各流域地區的發展和規劃問題。
加強對市區排水管道以及河道的排查,針對存在的問題要第一時間補救,對于排水管道的污泥,要經常清理,以保證排澇的通暢,在各區市還可以設立防汛抗旱的辦公室,經常組織人員對城市的防洪設施進行定向檢查,努力消除各類隱患[4]。防洪工作的開展必然會遇到很多問題和麻煩。完善防洪的預案,防洪人員應加強日常演練,提高其應急能力,在發生洪澇災害時,要嚴格按照汛期表值班,并及時上報信息。
然而,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建設和平美好的家園,我們應當積極努力的配合防洪人員的工作,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維護好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
參考文獻
[1]張永軍. 淺析期刊發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現代情報,2004,11:154-155+97.
[2]崔亞平. 防洪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探討[J]. 陜西水利,2009,02:63-64.
[3]于衛紅,崔毅. 城市防洪規劃的理念轉變——從改造到適應[J]. 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02:55-58+152-153.
[4]李原園,酈建強,石海峰,沈褔新,文康,李琪,李蝶娟,李福綏,雷Wen. 中國防洪若干重大問題的思考[J]. 水科學進展,2010,04:490-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