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強
【摘要】城市園林綠化行業伴隨城市綠化率的不斷提高而穩步成長。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美麗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凸顯決策層對生態環保的重視已上升到空前高度。在科學發展和環保觀念增強的背景下,客觀和環境上都為園林綠化施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希望與要求。本研究從園林綠化施工入手,主要討論樹木栽植的施工技術,以期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的成活率。
【關鍵詞】栽植原則 施工準備 樹種選擇 栽植護理
一 園林綠化中樹木栽植的原則
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園林綠化中樹木的栽植要遵循樹體生長發育的規律,提供相應的栽植條件和管護措施,促進根系的再生和生理代謝功能的恢復,協調樹體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長發育矛盾,表現出根旺樹壯、枝繁葉茂、花果豐碩的茁壯生機,圓滿達到園林綠化設計所要求的生態指標和景觀效果。具體栽植可總結為三大原則:
1適樹適栽。中國地域遼闊,物種豐富,可供園林綠化選用的樹種繁多。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持續高速發展,人們對環境生態的關注日益加強,園林綠化的要求和標準也不斷提高,南樹北移和北樹南引日漸普遍,國外的新優園林樹木也越來越受中國人的青睞。因此,適樹適栽的原則,在園林樹木的栽植應用中也愈顯重要。
2適時適栽。園林樹木的適宜栽植時間,應根據各種樹木的不同生長特性和栽植地區的氣候條件而定。一般落葉樹種多在秋季落葉后或在春季萌芽開始前進行,在此期間樹體處于休眠狀態,生理代謝活動滯緩,水分蒸騰較少且體內貯藏營養豐富,受傷根系易于恢復,移植成活率高。常綠樹種栽植,在南方冬暖地區適宜秋植,或于新梢停止生長期進行,冬季嚴寒地區,易因秋季干旱造成“抽條”而不能順利越冬,故以新梢萌發前春植為宜;春旱嚴重地區可于雨季栽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對環境生態建設的要求愈加迫切,園林樹木的栽植也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反季節”、“全天候”栽植已不再少見,關鍵在于如何遵循樹木栽植的原理,采取妥善、恰當的保護措施,以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提高栽植成活率。
3適法適栽。園林樹木的栽植方法,依據樹種的生長特性、樹體的生長發育狀態、樹木栽植時期以及栽植地點的環境條件等,可分別采用裸根栽植和帶土球栽植。
二 園林綠化施工的準備
1 園林綠化樹種選擇。第一,要以鄉土樹種為主,堅持適地適樹這一園林綠化的基本原則,這是提高植樹成活率的根本。第二,要合理搭配樹種,要考慮園林綠化樹木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特征,選擇有相互促進和輔助作用的樹種,使園林綠化生態體系能夠迅速成型。第三,要突出園林綠化設計的思想,選擇的樹種要體現園林設計的意圖,這樣的園林綠化樹種選擇才能夠更好地突出設計藝術,進而體現出園林綠化項目的價值。
2 園林綠化時間安排。應該根據園林綠化的地域、物種和自然環境來確定園林綠化施工的時間,要根據樹木的成長規律和區域的不同特點,以及不同季節來進行園林綠化施工,這樣才能更好地利用園林綠化植物的生長規律,達到提升園林綠化植樹成活率的目的。
3 平整園林綠化土地。平整園林綠化土地需要精耕細作,園林綠化土地屬于生地,需要對土地進行徹底的整理與深翻,在平整過程中應該確保土壤的疏松和含水性,必要時要提高土壤的肥力,在特殊地區設置灌溉與排泄系統。
4 園林綠化苗木選擇。苗木選擇應該從兩個要點出發:第一,要選擇根系發達、形態優美、生長旺盛的苗木。第二,應該控制苗木的年齡,一般以1~4 年為宜。這樣的苗木有利于園林綠化施工,不但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而且也能夠確保苗木成活率。
三 園林綠化樹木的栽植
1 園林綠化樹木挖起。挖起樹木時應該帶有土球,土球應該在≥40cm的范圍內,如果樹木胸徑過大可以采用 8~10倍的直徑來確定土球大小。對于樹木的主根要用手鋸切割,避免撕裂或劈裂造成對主根的傷害,應該適當保留樹木的須根與側根,以便樹木能夠迅速成
活。在挖起的后期要做好樹木的包裹工作,通過噴水、保濕等措施來維持樹木的基本生理平衡,降低因水分流失而造成樹木死亡的可能性。
2 園林綠化樹木運輸。在運輸前應該對樹木根部進行草簾包裹和泥漿蘸根處理,運輸過程中要避免暴曬和高溫,要進行必要的遮擋,同時要在運輸的過程中為樹木進行不斷的灑水,以防止苗木出現過度缺水。
3 園林綠化樹木修剪。在不影響樹木整體樹形的情況下,進行枝條疏剪。對于闊葉樹木,要對苗木的枝條進行適當的修剪。對于常綠樹木,進行摘葉抹芽,疏枝摘葉,從而提高成活率。對于常綠針葉樹木,不宜經常修剪,只要修剪病枝和枯枝即可。
4 園林綠化樹木栽植。樹木栽植前,坑要挖大,直徑應比樹苗根幅大 1/3,并清除坑
內煤渣、石灰等雜物,以利樹木扎根生長。栽植時,可先將已混合好的腐熟肥料填入坑中,培成丘狀,并可在肥料中添加磷肥,以促進種植樹木的根系發達,栽植時樹身上下應垂直,不能歪斜。裸根苗栽植時,須使根系均勻分布在坑底的土丘上,校正位置,使根頸部高于地面。苗木栽好后,在苗木四周筑高10~15cm的灌水土堰,然后澆水,將水澆于土堰內,澆足、澆透至土壤不能再吸收水分為止。澆足定根水后,在苗木四周撒上細泥土,最后用地膜或雜草覆蓋直徑1m的樹盤。
四 園林綠化樹木護理
1 園林綠化樹木固定支撐。在栽植胸徑達到5cm以上的樹木,特別是在栽植的地方風比較大的時候,為防止冠動根搖影響根系的恢復,要在栽植過后安立支架進行固定,但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支架不能打在土球或者是骨干的根系上。
2 園林綠化樹木搭架遮陽。為降低樹冠的溫度、減少水分的蒸發,要搭建蔭棚遮陰,從而起到降低樹冠溫度、減少水份蒸發的目的,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
3 園林綠化樹木裹干。樹干皮孔較大而蒸騰量顯著的樹木,以及大多數常綠闊葉樹木,栽植后宜用草繩等包裹纏繞樹干達12m的高度,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塑料薄膜裹干在樹體休眠階段使用效果較好,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
4 園林綠化樹木病蟲害防治。對于樹干的病蟲、凍、日灼、修剪造成的傷口,應涂以保護劑。冬季將樹干涂白以防止病蟲害發生,延遲樹木萌芽,避免日灼危害。
五 結語
綠化空間的質量和數量是衡量一個區域和社會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因此,在社會建設中,園林綠化施工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園林綠化施工不但滿足著公眾和社會對綠化空間的需求,同時也為人們創設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在園林綠化施工中,如果苗木成活率過低,不僅會造成園林綠化施工資金的浪費,也不能實現園林綠化施工的效果。因此,要采用科學的方法與措施來進行園林綠化施工,在提高園林綠化植物成活率的同時,實現對城市、社會發展的支撐。
參考文獻:
[1]王艷紅.避暑勝地北戴河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思考[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08,(03)
[2]潘宏毅.園林綠化在建設生態工業園中的作用及規劃[J].廣西熱帶農業,2007,(04)
[3]田恒慧.濟寧市城市園林綠化樹種選擇和規劃淺析[J].園林科技信息,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