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春
【摘要】隨著經濟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建筑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在新經濟背景下,建筑安裝企業如何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浪潮中掌握先機,做好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將是關鍵所在。本文就新經濟背景下建筑安裝工程項目如何做好造價的控制與管理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建筑安裝工程;造價;控制;管理
前言:工程項目造價是建筑安裝工程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所耗費的各項費用的總和,并能綜合反映施工企業施工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組織情況,以及施工過程中材料的節省程度、人力資源的組織安排情況、機械設備利用情況等等。要實現工程施工造價的降低,必須通過實行全員、全面、全過程的造價動態管理,并抓住重點環節進行突破,以節約造價的投入,實現工程項目經濟利潤的最大化。
1.建筑安裝工程的造價控制概述
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造價,是指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生產費用的總和。而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與管理,則是在造價的形成過程中,對各種費用開支、人力資源消耗、物資資源消耗進行系統的監督、調節與限制,從而及時預防和糾正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造價偏差問題,使得工程項目的各項費用都能被控制在計劃造價的范圍以內,以有效保證建筑安裝工程的效益成果,實現項目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
2.建筑安裝工程所存在的造價控制問題
2.1 人員問題
當前,在建筑安裝項目的造價控制與管理中,往往存在造價控制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或能力有限的問題。一方面表現為造價控制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專業能力不強;另一方面,表現為造價控制人員已不能適應新經濟背景下項目造價管理的需要,造成造價管理水平不到位。
2.2 造價控制的重視程度不足
在當前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與管理中,普遍存在著造價控制重視程度不足的問題。由于企業的管理層對造價控制理念和造價控制方法的了解程度和認識程度較低,導致整個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而且普遍存在合同觀念落后、造價責任意識不強、缺乏法律意識等多種問題。
2.3 材料管理不嚴格
當前,工程項目中材料浪費問題嚴重。由于工程材料設備費用是整個工程造價的主要部分,材料費用的盈虧將對整個工程項目盈虧起到重要的影響。材料管理的不嚴格,主要表現為:沒有嚴格執行工程材料的領料與用料制度,材料失竊情況嚴重;部分材料的下料計算不準確,導致材料的損耗程度過高等等。
3.建筑安裝工程的造價控制措施
3.1 簽訂公平、合理的合同條款
合同管理是建筑安裝工程項目施工造價控制的核心環節。工程工期、造價、質量這三方面要素,均是通過承包合同為紐帶,履行合同中所規定的義務。因此,建筑安裝企業在中標后的施工準備階段,重點就是與業主簽訂公平、合理的合同條款。
一方面,合同人員應注意合同條款中業主的規定與要求、材料選用以及工程設計圖紙等多方面問題,尤其是對于設計文件和招標文件中一些不明確、不具體的內容應重點關注,并通過交流、談判修改合同中某些過于苛刻的條款,以保障施工方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應當在合同條款中積極轉化施工風險,通過在合同條款中明確工程量簽證、清單和索賠等內容,盡量減少施工造價的不可控因素,實現對工程施工造價的有效控制。
3.2 編制工程預算、結算,確保工程結算收入
預算與結算工作是否科學、準確,將直接影響到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預算造價與結算收入,并對整個項目的造價控制帶來非常大的影響。為此,必須做好建筑工程項目的預算與結算管理,確保工程結算收入。
首先,施工企業應科學、準確的編制施工圖預算,對合同條款和相關政策要求的項目都應納入到施工圖預算當中,以確保工程項目的預算準確;其次,施工企業應著重做好結算審查工作,以施工過程中的設計變更文件、簽字單、施工方案等各類文件為基礎,實事求是地進行工程結算,確保結算過程中不出現漏算、漏項的問題;最后,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因政策調整、環境因素、業主因素等除合同之外引發的工程施工費用增加或工期的延誤問題,施工企業應當及時收集完整的資料提出索賠,以盡量降低經濟損失。
3.3 加強工程圖紙的會審力度
圖紙會審工作主要是指在設計交底之前對施工圖進行全面的熟悉和掌握,并審查出施工圖可能存在的問題及不合理情況。通過加強圖紙的會審力度,能使企業熟悉施工圖紙、掌握工程中重點與難點,提前尋找出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方案,并能有效避免施工中不必要的設計變更問題。
首先,施工企業應組織各工種人員對本工種的相關圖紙進行審查,以掌握和了解圖紙中的細節,并共同核對圖紙中的差錯及協商相關施工配合問題;其次,在對施工圖紙審查的基礎上,應對所探討的問題逐一記錄,以形成圖紙會審紀要,作為與設計文件共同使用的技術文件,同時也作為施工單位進行工程價款結算的重要依據。
3.4 制定科學、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
建筑安裝工程項目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方法確定、施工機械和材料的確定、施工順序的確定以及施工組織安排這四個方面的內容,制定科學、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重中之重。首先,在方案制定時,可同時制定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施工方案,并從中擇優選擇最經濟、合理的方案。其次,施工方案制定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工程項目規模、性質、現場設備情況、人員條件、施工復雜程度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合理確定各分項工程的施工順序;最后,應根據立體交叉及平面流水線的原則,合理做好施工組織安排,以確保整個施工面工序不間斷,各項施工作業均能協調有序的進行。
3.5 合理降低材料造價
首先,應加強建筑材料的采購、運輸、收發以及保管等各個環節的工作,以盡量降低各環節中的材料損耗,并重點做好材料的采購環節,要求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應當全面比選材料市場的供應情況及價格高低,從中選擇質優、價廉的建筑材料,并盡量批量購入,以盡量降低材料采購的價格;其次,應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通過組織材料分批進場,減少材料的搬運距離,避免二次搬運的損耗,對進場前材料的數量與質量應嚴格的驗收,并實行嚴格的限額領料制度;最后,應當積極推廣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技術,通過新工藝方法的應用來減少材料的耗用。
3.6 提高機械設備利用效率
首先,在施工過程中,應結合施工方案選擇出最適合工程項目施工特點的機械與設備,并做好在各工序、各工種機械設備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化的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其次,應做好機械設備在施工期間的維護與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能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能正常運轉以滿足工程的建設需要,并且通過維護與保養工作也能最大化降低施工造價中機械的折舊費用;最后,應加強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工作,通過不斷提高其綜合業務素質與操作水平,使機械設備的操作和運行都能按照規范要求進行,以盡量降低因誤操作所帶來設備損壞和安全事故。
總結:
如今,市場經濟的作用正日益突出,企業必須加強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與管理,實現項目綜合效益的最大化,才能在競爭中獲得主動權。因此企業要積極采取切實可行的造價控制與管理措施,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提升工程項目的整體競爭力,從而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使企業能真正走上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周莉.對建筑工程施工造價控制的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307-307.
[2]劉磊.房地產開發項目全過程的造價控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