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巖 史蕾
【摘 要】目前,京津冀地區已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后又一具有活力的經濟增長中心,隨著國際化的不斷發展,企業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不斷增加。本文基于對京津冀地區42家涉外企業的調研,分析了新形勢下河北省外貿人才的需求狀況。
【關鍵詞】河北省 外貿人才 需求狀況
【中圖分類號】F75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025-02
一 河北省外貿發展狀況
河北地處華北、渤海之濱,是經濟大省,對外貿易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然而,計劃經濟時期,河北省整個對外經濟幾乎是“零基礎”——利用外資為零,對外投資為零,僅有的進出口貿易總量也很小,1978年,河北省外貿總額僅為2.99億美元,其中出口額2.77億美元,進口額0.22億美元。近年來,河北省對外貿易出口總量、出口貿易額、進口貿易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4年,河北省對外貿易首次突破了百億美元大關,貿易總額達到了135.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了50.64%,達歷年外貿增長速度最高值。至此,河北省對外貿易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2014年前三季度河北省外貿累計進出口276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6%。其中出口1598.8億美元,增長11.5%;進口1164.7億美元,增長4.9%。
京津冀地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政策優勢以及經濟資源,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為河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目前,京津冀海關一體化、稅收一體化等都在加速推進,作為基礎設施,公路和軌道交通的一體化也在加速推進。2014年以來,河北省外貿系統大力開展政策實務大培訓,加快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創新和完善多種貿易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河北省對外貿易的穩步增長。那么,在這一利好趨勢下,河北外貿如何發揮自身優勢,使對外貿易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呢?
二 新形勢下外貿人才需求特點
為了充分了解和分析新時期河北省外貿人才的需求狀況,我們對京津冀地區42家涉外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涉外企業性質、企業緊缺崗位、企業對外貿易地理方向、從業人員學歷層次、從業人員資格證書、從業人員外語應用能力等18個調查項目。對調研統計結果進行了全面分析,我們發現當前涉外企業緊缺人才的匱乏和畢業生就業難并存的狀況依然存在。
1.專業技能要求
調查結果顯示,多達78%的民營企業表示,由于企業以一般貿易為主,因此在招聘人員時更加重視進出口業務等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專業綜合技能。緊缺崗位主要是外貿業務員、單證員等。外貿業務員是外貿企業中從事進出口貿易磋商、談判、簽約等工作的人員,有時可能還要兼顧運輸、保險、報關、報檢等業務。這類人員通常需要國際貿易及相關專業畢業,英語流利,有國際貿易經驗,熟悉海外市場,熟悉國際貿易的整個流程。當前在河北省外貿新形勢下,紡織品外需市場比較疲軟,而鋼材、汽車零配件、光伏產品等商品出口快速增長。一些涉外企業正積極開拓新的國際營銷網絡,這就需要業務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市場開拓能力,及時捕捉國際貿易信息和良好商機,敢于創新,開創新局面。
單證員是以外貿單證處理為主要工作內容,一筆國際貿易業務需要買賣雙方及運輸、保險、海關、檢驗檢疫、銀行、港口等部門參與才能實現,各方的權利與義務都要通過各種國際貿易單證來維系,因此單證制作的正確與否、專業與否,直接影響到各方當事人的權利能否順利實現。相關企業表示這類崗位對學歷要求不高,大專以上即可,但是對相關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要求較高,要會熟練使用計算機進行市場信息收集處理;要熟悉國際貿易流程各環節的操作技能,能夠獨立承擔外貿業務,如草擬合同、審核信用證、制作單據等。目前的狀況是廣大中小企業難以招聘到真正為企業解決外貿工作中實際問題且經驗豐富的外貿人才,而多數畢業生知識單一,動手操作能力弱,還不能實現“零距離”上崗。
2.溝通技能要求
優秀的外貿人才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要學會自我調節,把握有利的發展時機,還要學會與人交流、協作,善于尋求他人的支持,調動團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團隊的力量完成各項艱巨的任務。工作中具備較強的營銷能力,如客戶溝通、商務談判、把握商機等,從而在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中能夠發揮出更高的溝通協調能力。調查中15%的大型企業要求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甚至專業八級證書。這類企業崗位比較固定,外貿業務較多,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業務員要無障礙地與外商直接交流,甚至獨立承擔中小型涉外活動的現場翻譯,因此對應聘人員在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標準明確。而64%的中小民營企業表示要求大學英語四級證書,但僅作參考,英語口語交流能力更為重要。由于多數涉外企業的人才需求大都集中在外貿業務員、單證員等崗位上,這類崗位均需要外貿人才具備較強的商務英語溝通能力,所以和英語等級證書相比,是否具備能夠流利使用英文口頭或信函直接與客戶溝通、參與商務活動、進行業務洽談等關鍵技能是多數民營企業更為重視的。
3.綜合素質要求
外貿行業對人員素質的整體要求逐漸提高,不僅要求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務操作經驗,高超的溝通技巧,還要求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地維護國家的利益。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87%的涉外企業都非常看重人員的綜合素質,包括敬業精神、誠信品質、合作共事能力、吃苦耐勞精神等。通常情況下,一筆進出口業務,從交易磋商開始,到簽訂合同直至合同履行完畢,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要求業務人員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切實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所以,一個好的業務員最關鍵的還是在于對事務的細心處理、積極的溝通態度、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高度的敬業精神和過硬的外貿知識。此外,在當前貿易摩擦頻出的階段,需要外貿人才懂得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企業利益服務。調查中,69%的企業認為畢業生對于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熟悉。
業內人士普遍看重個人能力,各類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并不受寵,多數中小民營企業表示不要求應聘人員必須持有國家通用的資格證才能上崗工作。
三 結束語
時至今日,河北省的外貿行業又遇到一個發展良機。2014年,民營企業繼續領跑進出口。因此,河北省涉外企業對一線應用型外貿人才的需求數量呈上升趨勢,對外貿人才的要求也日漸提高。外貿人才不僅需要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具備外貿業務操作技能,還需要擁有國際視野,熟悉國際貿易的法律法規,較強的國際商務溝通能力、國際市場營銷能力、國際貿易避險與爭議處理能力、開拓創新業務的能力、電子商務應用等專業技術能力。
參考文獻
[1]丁巖.京津冀一體化對河北對外貿易的影響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1)
[2]胡思偉、高國輝、孫靜然.中小外貿企業人才需求特征調查與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2014(5)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