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亮
【摘 要】高職語文課堂開展分層目標教學是根據學情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層次,按照教學目標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逐步向高層次的學習水平發展形成語文教學的序列目標。在分層目標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形成點撥誘導、分層共學、反饋調整三個環節。
【關鍵詞】高職語文 分層目標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5-0086-01
在高職語文課堂開展分層目標教學,是對學生進行認真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依據教學的針對性,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智商的不同,即根據學情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躍進層、發展層、提高層(即差生、中等生、優秀生)。再根據三個層次學生的雙基情況,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確定教學目標,即要確定好學年、學期、單元、課時的四級教學目標,有計劃地逐步向高層次的學習水平發展形成語文教學的序列目標。這既體現出對語文學科的性質、學科任務的整體把握,又能使學生在不同層次、不同能力上獲得不同程度的受益。
語文課堂分層目標教學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層次級別,并在課前公布教學目標,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明確這一節課將學什么,必須學會什么,選擇什么方式獲取這些知識。但是在高職語文課堂分層目標教學中,教師更應注意形成點撥誘導、分層共學、反饋調整這三個環節。
一 點撥誘導
點撥誘導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面向學生既要講清點撥之“術”的靈活運用,更要重視點撥之“道”的提煉概括。“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堅,乃為善教者也。”在以班級為授課單位的現代教學組織形式中,面向學生的點撥誘導教學要注意全體學生和不同層次學生在認知、思維之間的差異,以學生思維的落差為基礎,在控制好課堂整體的前提下,在課堂內不斷打破課堂平衡體制,營造出非平衡情境,最后達到新的平衡境界。
二 分層學習
分層學習包括小組學習、群體合作等形式。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教師民主性領導方式是形成積極和諧的課堂風氣的一個關鍵因素。分層共學就是民主型教學的體現。從合作教學的角度來看,課堂教學中除師生互動外,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源,因為它讓學生直接參與了教學活動。針對高職生基礎薄弱的現狀,如每堂課前的五分鐘設置誦讀訓練和詞語訓練,這兩項活動均由發展層和躍進層學生輪流登臺鍛煉。在每個單元之中拿出一篇課文,由語文能力較強的提高層學生自行備課,并在小組會上說明教學設計,征求意見補充、修改后登臺講課,最后由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小結。同時,在課堂教學中還可將篇幅不長、中等難度的課文交給小組學習(小組里均安排有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則以參與者的角色投入活動,表揚善于合作的小組,為進度慢的小組提供幫助。采用小組討論學習,組與組之間的合作不僅充分發揮了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向交流和協作功能,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從單項型的直線往復轉變為網絡式輻射型,把教師單向灌輸知識改變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項交流的開放教學形式。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學生的參與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激活了學生學習的創新性,實現了由教師設疑到學生質疑的飛躍。
三 反饋調整
事物是不斷地運動、發展和變化的。作為一名教師,要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學生的學習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高職生由于年齡和智力、非智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應該說他們還只是“一個發展中的主體,有待進一步開發的主體,是處在一種未定型的但朝著一定方向、沿著一定規范前進的狀態”。語文分層目標教學應充分遵循躍進性原則,根據學生動、定、變的特點,在每一階段教學完成后,根據學情和實際,對各層次的學生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評價后,及時調整、建立新的動態教學層次。但要注意的是反饋調整應因人而異,不能采取一刀切,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學生,應側重獎勵學生的努力和進步,注重集體的輿論來進行表揚和批評。對下調層次的學生更應采取無斥責教學,不傷其自尊心。
高職語文課堂分層目標教學打破了以往教育存在的弊端:一是局限性,即面向少數提高層(優秀生),忽視發展層、躍進層(中等生和差生);二是片面性,即偏重知識傳授,偏重分數,忽視能力的培養;三是機械性,即按一個模式培養人,學生機械發展,而不是依據學生個性及其差異實施教學,讓學生生動活潑地得到發展。語文課堂分層目標教學是一種全面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模式。它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更符合職業教育的性質和特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它體現在:一是全面性,即面向全體學生,它在基礎教育階段不承認淘汰制,要求人人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二是基礎性,即培養基本的素質和基本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三是發展性,即開發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高職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新型的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的光榮使命,高職語文課堂分層目標教學適應形勢的需要,并能為學校的素質教育增添新的異彩。
參考文獻
[1]朱艷紅.淺談中職語文分層教學[J].廣西教育,2009(6):18~19
[2]黃啟良.關于高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思考[J].社科與經濟信息,2002(11):180~182
[3]潘慧莉.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5(9):86~87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