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東
摘 要:實驗中心是學校教學與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主要場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校的教學水平與科研能力。主要從科學管理實驗中心、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改革實驗教學方式與內容三個方面對化學實驗中心的強化管理進行研究。
關鍵詞:化學實驗中心;管理;教學質量
一、科學管理實驗中心
1.儀器的管理
在化學實驗中心的傳統管理中,通常將儀器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打印出來,制作成說明書放在儀器旁邊,以便及時了解儀器詳情。而時間一長,說明書經過多次轉手使用,難以及時找到,容易影響實驗教學的正常進行。因此,可將實驗所需各種儀器的詳細信息都輸入計算機,建立“儀器檔案”,檔案內容主要包括儀器的名稱、型號、分類號、出廠編號、生產日期功能、使用范圍、使用方法、電壓、電流、維修情況、使用情況及注意事項等。當“儀器檔案”建立完成后,要想了解某一儀器的詳細資料可以迅速從計算機中調出,查找方便,在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可結合某一類型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合理考慮新儀器的購置。同時,在儀器室中,儀器的擺放位置要合理,便于對儀器的維修與保養。
2.試劑的管理
在一般情況下,試劑擺放在試劑室與部分實驗室中,實驗中心管理人員在購買試劑時,大多憑借自己的記憶對試劑的種類與數量進行設置,常常買回大量相同的試劑。同時,實驗室工作人員流動性較大,由于實驗室人員的更換,導致許多工作人員不能全面了解實驗中心現有試劑的種類與數量,造成同一種藥品積累過多,如氯化銨、碳酸鈉、硫酸銅等多達十幾瓶,但是每次實驗課上的用量并不多,造成了資源浪費與空間浪費。因此,需要利用計算機對實驗室進行科學管理,在避免重復購買的同時,促使新來的實驗室管理員快速熟悉工作情況。首先,可將藥品進行分類,如酸、堿、有機物、無機鹽等。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各種藥品進行劃分,如無機鹽藥品可分為鹽酸鹽、硝酸鹽、硫酸鹽、碳酸鹽等,有機物藥品可分為蛋白質、脂、糖等;然后,統計每種藥品的數量,并將其入柜編號;最后,將每種試劑的名稱、數量、使用情況、存放位置等詳細信息錄入到計算機中,這不僅有利于管理,還能將多余的試劑使用到其他實驗課中,實現資源共享。
3.玻璃儀器的管理
玻璃儀器可分為燒杯、燒瓶、試劑瓶、容量瓶、移液管、量筒等,將玻璃儀器按照不同類型進行劃分后,再依次對器皿的體積大小、數量、顏色等進行分類。分類完成后,將儀器詳細信息輸入計算機內,主要內容包括玻璃儀器的名稱、體積大小、顏色、數量和存放位置等。對于經常使用的玻璃儀器要及時進行清洗,并清點數量,如果出現變化,及時同步到計算機上,保證計算機中的存儲數據與實際情況一致,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4.實驗內容的管理
實驗中心應組織化學教師對基礎化學實驗的講義進行編寫,然后根據講義內容將每種實驗所需的儀器、試劑、配置方法、注意事項等詳細情況輸入到計算機中。如此一來,在準備某個實驗時,可快速查找實驗所需物品的詳細資料,并且按照所需藥品用量進行準備,不僅節省了大量時間,還避免了資源浪費。
二、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
學校應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這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實驗空間,還可全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由于學生個體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吸收情況也有較大差異,許多學生在計劃學時內無法完成實驗內容,需要補做或重做,開放實驗室有利于學生為實驗學習投入較多精力,自己找到實驗失敗的原因。同時,學生在進入開放實驗室后,還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實驗,進一步掌握實驗內容;通過查閱相關實驗資料,學生可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在實驗室中進行獨立實驗。例如,通過化學教師的引導,我校九年級學生在開放實驗室中已經完成多種實驗,主要包括膽礬溶解于水并與氫氧化鈉反應、大理石和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用砂紙打磨過的鐵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碳還原氧化銅等。
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應制訂安全制度、實驗守則、儀器管理制度、損壞賠償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執行。
三、改進實驗教學方法與內容
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對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并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善于利用新標準、新技術處理問題。因此,實驗教師需要對實驗內容進行更新,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應用性較強的綜合實驗。同時,實驗教師還需要利用現代化教育方法,改變傳統的灌輸型教學模式,采用電教、課件等教學方式,使實驗教學具備多樣性特點,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中,會更積極學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及實驗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加強化學實驗室中心的管理工作,不僅能提高實驗室利用率,還能為基礎實驗提供有力保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筆者認為,在實驗室人員緊張、實驗教學任務重的情況下,必須采取科學規范的方法對化學實驗中心進行管理,才能合理利用實驗設備,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李震,韓銀鋒.化學實驗中心管理體系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