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寶珊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設中,深基坑支護工程對于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造價等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因此,做好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安全施工與管理,是當前建筑施工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本文房屋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安全管理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深基坑;施工;安全
引言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也使得城市人地矛盾變得日益突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在城市規劃中,開始注重對于地下空間的開發,使得深基坑施工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基坑支護工程是非常重要的,直接關系著施工的安全和質量。
1.深基坑支護工程的特征
現今建筑物的樓層愈來愈高,為了保證建筑物的質量與穩定性,就要求基坑的開挖深度也必須隨之加深。然而,因為城市內基坑開挖的面積是極為有限的,且開挖條件也較為復雜,這就使得深基坑開挖的難度加大。通常情況下,深基坑支護工程主要包含四大特點,即:深基坑工程雖然是臨時性的工程,但依舊貫穿在整個基坑施工過程當中,且有比較長的周期;深基坑支護工程的形式極為復雜;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規模比較大,且難度系數也比較高;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施工環境較差。在建筑施工工程當中,強化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不但可以確保有效地鞏固基坑的邊坡,避免出現土體塌陷,同時還能夠保證深基坑工程在整個施工期間免受土體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終保證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性。
2.房屋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深基坑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應該針對工程的概況,工程的地質水文條件,工程的風險因素,工程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實施監測的要求以及工程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組織管理措施,工程重點難點的控制等方面入手進行調查。在設計專項施工方案時,也應該滿足以下的要求:針對有危險的項目部分應據其危險的來源,特征和安全等級來具體設計實施安全技術應對措施,并按照消除,隔離,減弱危險源的順序來選擇基坑工程的安全技術措施;采用并依據科學有效,合理的分析方法來確定安全技術方案的可行性;設計安全技術措施時,要明確控制原則以及重點監控部位和最低監控指標要求。
基坑專項方案設計好后,在進行基坑工程開挖前,為保證施工安全,應當嚴格按照方案設計的進行,對相關的毗鄰建筑(構建)物以及地下的管線設施等進行專項的防護措施,避免在施工時盲目作業,違章操作等引發安全隱患。在基坑工程施工完成后,要組織相關單位來進行驗收,把對基坑的開挖,支護工程情況進行有效的驗收并把相關數據用書面形式給出建議后,上報給主管部門管理備案,工程合格,再進行下一步的工程作業。
2.2加強施工地質勘察
對地質情況的掌握,勘察單位應及時的做好工作,準確的提供完整的地質勘察資料文件,包括了對邊坡的穩定計算,支護設計時所需的一些關于巖土技術的參數和施工降水情況的參數等,還包括對地下水浮力以及水位設計的計算等資料情況。對軟土性質的地基勘察,除了對它的承載力進行了解外,對它的基坑穩定性以及基坑的變形性驗算也是很重要的。其次,在軟土基坑開挖時與支護的穩定情況確定,坑底抗隆起的驗算及對積水的抗滲漏情況也都是影響基坑工程的重要參數。
2.3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1)基坑土方開挖必須采取防水措施。基坑內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是比較常見的,及時的排出的積水可防止地表水滲透入基坑的周圍,造成不良影響。若基坑中有積水,應在排水施工完成并達到預期要求后再進行土方的挖掘。
(2)基坑工程開挖為避免長時間的暴露應該在遵循“自上而下,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下連續性的施工,在利用錨桿做支護結構時,應按照設計的要求,及時進行錨桿施工且必須等錨桿張拉鎖定后方后才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開挖。
(3)深基坑開挖時應該限制或隔離坑頂周圍的振動荷載作用,坑邊盡可能的不要堆放建筑材料,如不可避免,可在距離基坑上部邊緣大于2米處堆放,在不超過設計載荷值的情況下,棄土一般不要超過1.5米高。當重型機構在坑邊進行作業時,應設置專門的平臺或深基礎等,若遇到軟土地區就不宜在坑邊堆置棄土,若是垂直坑壁,堆放建筑材料的邊距還應適當增大一些,防止坑壁塌落。
(4)做好挖土機械,車輛的通道布置,不得在挖土過程中碰撞圍護結構,做好機械上下基坑的坡道支護。開挖按順序完成后,要及時清底驗槽并鋪設墊層以防長時間的曝曬或是雨水浸刷而對原狀結構造成破壞。如果基底超挖,應用素混凝土回填或夯實回填,使基底土承載性能達到設計要求。
(5)挖掘機械工作時,最大的開挖高度和深度不得超過機械性能的規定,土方機械嚴禁在離電纜1米距離內作業,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或者進行檢修。如要修理,必須使其降到最低的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土。
(6)基坑周圍應設有護欄和安全標志,嚴禁從坑底拋扔物體,在坑內應設有安全出口,方便人員的進出。
2.4深基坑施工安全監測
(1)深基坑支護位移及結構應力監測。深基坑的支護是其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因此要嚴密監測支護結構的狀態。主要采用經緯儀、水準儀等監測支護結構的角度、距離的變化。支護結構多采用錨固釘入土層深處,表層的混凝土圈梁及護層上要布置監測點,一般測點以6米到10米的間距布置,定期監測監測點的位移。支護結構還可能發生傾斜,可以采用測斜管等裝置監測其傾斜度。支護結構失效與危險還要根據其構件的內部應力來判斷。其中鋼筋的應力情況是監測的重點。
(2)土壓力及孔隙水壓力監測。基坑土壓力的監測主要是基底土層隆起處的土壓力的監測,可以使用水準儀等一起進行監測。在土質承載能力交叉或者局部土質不均勻程度較大的基坑場地,應該要全面監測,土質情況較好的對土壓力的監測可以略松。孔隙水壓力是土層沉降甚至地下水滲入、管道滲漏的先兆,因此必須要進行。監測孔隙水壓力常用的設備是孔隙水壓力計。將孔隙水壓力計的探頭埋入定點鉆探的孔洞之中,定期觀測并記錄孔隙水壓力的變化。
(3)深基坑周邊建筑物房體裂縫及沉降監測。深基坑開挖會造成周邊的土地松動,導致周邊房屋的地基產生不均勻沉降,并導致周邊房屋產生裂縫,甚至更加嚴重的危害。一般房屋建筑在建設時都埋設有沉降監測點,在深基坑開挖施工時,要隨時對周邊的建筑地基沉降點進行監測,并配合對房屋上層結構進行目測的裂縫監控。對地基沉降一般采用電子水準儀。在對周邊房屋進行監測時,一定要與周邊建筑的業主、居民做好溝通工作,盡心盡責進行監測工作的同時,促使周邊群眾配合工作,并及時反饋危害狀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深基坑支護工程的設計和施工,對于整個建筑工程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相關人員應該充分重視起來,從深基坑的實際情況進行考慮,確保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強化施工安全管理,保證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時,加強安全施工的宣傳與教育,從而在最大限度上提升深基坑支護工程的質量,保證施工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陳會彬.軟土地基深基坑支護工程的施工技術[J].中國科技博覽,2012,17(36).
[2]王廣超,王德忠.淺談復雜環境條件下深基坑支護設計及施工技術[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2,12(24).
[3]張世文.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技術的研究[J].建材發展導向,2013,6(6).
[4]劉明博.深基坑支護工程施工技術管理重點與方法的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