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喜
為了進一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以創新教學模式為重點,以深入開展聽課、評課活動為關鍵,本著“質量是教學的生命線,借鑒與融合相結合,提高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質量共命運,同發展”的原則,有效地開展高效課堂活動,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扎實研究“學案導學”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等教學模式,認真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探究交流、善于歸納等基本方法貫穿于課堂教學過程,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夯實了基礎。作為一名不斷成長的中學數學教師,如何發揮自己的潛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是關鍵。
一 重視學習環境,讓學生參與數學
高效課堂教學必須強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新的數學課程標準廢除了學科中心論,確立了數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體現數學教學的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重視數學與學生生活、自然和社會的聯系;體現了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性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自主性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通過創設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學習氛圍,激勵學生學習潛能的釋放,努力提高學生的參與質量。和諧的師生關系便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現代教育家認為,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求知,必須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師生關系基礎上,創設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只有以自身的積極進取、樸實大度、學識淵博、講課生動有趣、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和藹可親、不偏不倚等行為在學生中樹立起較高的威信,才能有較大的感召力,才會喚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以真誠友愛和關懷的態度與學生平等交往,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心,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二 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要積極營造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想說、能說、會交流、會合作、會展示,讓學生在互動的氛圍中激活思維、發展能力、培養個性,真正讓學生樂學、想學,從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保障。高效課堂表現為一堂課是生動的、活潑的、主動的、動態的。例如,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也就是按“學案導學”所提出的任務先行自學,在課堂上讓學生把自己提前完成的答案盡可能多地展示在黑板上(數學講究的是一題多解),不管答案是對還是錯,教師都應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就會大膽地動腦,大膽地思維,大膽地去展示與交流,進而使自己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從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例如,我在講多邊形內角之和這一課時,引導學生從多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連對角線,把n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求出n邊形內角之和為(n-2)×180°,然而卻有一個學生突發奇想,他不從頂點出發,而是從任意邊上任意一點出發連接其他頂點,分成各個三角形,我不但給他投以贊許的目光,引導并鼓勵這位學生說理,找出這樣作了(n-1)個三角形后,n邊形的內角和多了180°,應減去多余的180°,結果還是(n-2)×180°。我的教學行為不僅使這位學生受到了鼓舞,也激發了其他學生的探究熱情,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督促、幫助他們更加熱愛這門學科,也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三 重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數學
思維往往是從人的動作開始的,切斷了活動與思維的聯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而動手實踐最易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新知識、理解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如同“在游泳中學會游泳”一樣,“在做數學活動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立體圖形這一節時,由于它接近實際生活,在了解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讓他們自己總結、交流對立體圖形的感受、自己動手制作熟悉的立體圖形,并根據自己的想象利用豐富圖形構造生活實景。這樣避免了教師一味地講解,學生一味地記憶。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掌握了知識。通過動手操作使數學知識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數學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師這樣將數學教學設計成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化活動,讓學生對十分抽象的知識獲得了相當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而且這樣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的體驗是無比深刻的。
四 關注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數學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數學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數學才能。
新教材設計了如“思考”“探索”“討論”“觀察”“試一試”“做一做”等問題,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的安排上優、中、差三種知識水平的學生要合理搭配,以優等生的思維方式來啟迪差生,以優等生的學習熱情來感染差生。
總之,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地思考、更多地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