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活動前評析〗
幼兒圖書色彩鮮艷,種類繁多。其人物、動物生動形象、活潑有趣,深受孩子們喜歡。但在多年的工作中,我發現幼兒園圖書損壞得特別嚴重,年年都要添補許多的新書。針對這一現象,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特設計此節語言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領會故事主題思想,學習詞語“善良”“可愛”“壞心腸”。讓幼兒懂得要好好看書,愛護圖書,初步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準備〗
PPT: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
生活中幼兒看圖書時的各種場景照片(圖片)及視頻。
剪刀、膠布等。
〖活動過程〗
一 回憶故事《白雪公主》引入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第一,隨《七個小矮人》律動、“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歡歌起舞”的音樂,師生共同起舞,回憶故事,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這是誰跳舞時的音樂?”(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你們喜歡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嗎?為什么喜歡他們?”(讓幼兒知道白雪公主美麗、善良;小矮人善良、可愛。初步學習詞語“善良”“可愛”。)
“在《白雪公主》這個故事里,你們最不喜歡誰?為什么不喜歡她?”(讓幼兒知道皇后雖然很美麗,但她心腸很壞,是個壞心腸的皇后。初步學習詞語“壞心腸”。)
第二,設疑,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有一個名字叫晨晨的小朋友,他和我們一樣也非常喜歡聽故事。特別喜歡聽《白雪公主》的故事。這天,他又纏著媽媽給他講《白雪公主》的故事。可是,媽媽卻給他講了《白雪公主和洞洞》的故事。咦!奇怪!白雪公主怎么會和洞洞有關系呢?
第三,幼兒自由討論,議一議:白雪公主怎么會和洞洞有關系呢?
二 幼兒聽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領會故事主題思想
第一,逐一播放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PPT,讓幼兒仔細觀察后說一說、議一議。
“圖片上都有誰?她們在干什么?”
“圖書上出現了什么?誰剪的洞洞?”
“他為什么要剪圖書?他這樣做對嗎?”
第二,結合PPT,教師有感情地講述表演故事《白雪公主和洞洞》。
第三,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簡單復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小晨晨聽了白雪公主的故事,喜歡誰?恨誰?”
“小晨晨把書上的什么剪下來了?為什么剪下來?”
“媽媽講故事的時候,為什么總是說‘洞洞?”
“晨晨為什么臉紅了?”
“以后,媽媽講故事為什么不說‘洞洞了?”
第四,引導幼兒一邊看幻燈片,一邊講述故事,領會故事主題思想。(1)逐一放幻燈片,引導幼兒(個別與集體相結合)看圖講述故事。(2)幼兒小組討論回答:“媽媽講故事的時候為什么總是說‘洞洞?”“晨晨為什么臉紅了?”“以后,媽媽講故事為什么不說‘洞洞了?”
三 出示生活中幼兒看圖書時的場景圖片,切身體會,指導實踐
“圖片上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哪些圖片上的小朋做得對?為什么?”
“哪些圖片上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如果是我們在看圖書,我們該怎么做呢?”
四 課堂延伸:修補圖書
第一,從班上的圖書中找出一新一破(又臟又破)兩本圖片,問幼兒喜歡哪一本書?為什么不喜歡看撕破的、弄臟的圖書?我們怎么做新書就不會變破變臟呢?(看書前洗干凈手、輕輕拿、輕輕翻、輕輕放、不爭也不搶……)
第二,幼兒分組將班上弄臟、損壞的圖書分出來。
第三,指導幼兒相互合作修補圖書,提醒幼兒注意衛生及用剪刀的安全。在修補圖書的過程中,給予幼兒積極的評價。
第四,讓幼兒展示、自評成果,體驗勞動的快樂。哪一組幼兒的圖書修補得最好?看到又臟又破的圖書在我們手里變得干凈整潔了,你想到了什么?
第五,以后幼兒閱讀活動中行為習慣的培養。
〖教師自我評析〗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要從我們身邊點滴小事開始的,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幼兒雖小,但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本次活動從幼兒喜歡的白雪公主入手,巧設疑問,將抽象的品德教育融入有趣的故事中,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幼兒生活中來,又回到幼兒生活中去,淺顯易懂,讓孩子們在自覺不自覺中糾正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受到良好的正面教育,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產生的作用是無法用語言來表述的。
〖園長評語〗
兒童故事不論是對孩子們美德的張揚,還是對其缺點錯誤的批評,都采取了巧妙委婉的方式。使孩子在溫暖歡愉的故事氛圍中得到引導和啟迪,從而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的滋養。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先巧設疑問激趣,通過肢體動作、言語有感情地講述故事,不僅可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可使幼兒獲得情緒上的愉悅。再以故事為載體,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在觀察比較中教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明辨是非善惡,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