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鍵
摘要:近年來,由于桉樹的巨大的經濟價值,桉樹在中國被廣泛種植。在中國不同地區種植的桉樹種類略有不同,云南省保山市地區主要種植直干藍桉、藍桉為主的桉樹,并具有一定的規模。隨著日益增加桉樹的種植面積,桉樹病蟲害問題日益嚴重,因此要研究云南保山市桉樹的主要病蟲害以及相關的防治策略。
關鍵詞:桉樹;病蟲害;防治策略
一 引言
桉樹,也叫尤加利樹,主要生長在澳大利亞。其作為一種速生樹種被引進到中國,在中國西南、華南地區被廣泛的種植。云南保山市地區主要種植直干藍桉和藍桉,但由于近年來種植面積不斷增大,桉樹病蟲害問題也愈加嚴重。本地區主要的桉樹的蟲害有在桉樹根部發生蟲害,比如云南土白蟻、蠐螬害蟲等對根部的破壞;在桉樹葉部發生蟲害,比如桉大袋蛾、桉小卷蛾等害蟲對桉樹葉部的危害;在桉樹樹干部發生蟲害,比如吉丁蟲、天牛等害蟲對桉樹干部的危害。本地區主要的桉樹的病害有桉樹葉斑病、桉樹焦枯病、桉樹青枯病和桉樹莖腐病等。針對上述桉樹病害、蟲害發生的條件,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情況,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對于已經發生病害、蟲害的桉樹,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二 本地區常見桉樹病蟲害
1 本地區常見桉樹病害
近年來,本地區桉樹病害愈加嚴重,主要的桉樹病害有四類。
桉樹葉斑病:葉斑病在本地區藍桉中較為常見,主要發病于桉樹葉片,發病后病菌可以通過雨水、結露和昆蟲進行傳播。此病菌發育的適宜溫度為20~28℃,在空氣濕度高、多雨、夜間結露多的情況下有利于其發病。云南保山市地區氣候環境、降水條件促使葉斑病病菌的繁殖發育以及傳播,因此病害嚴重。
桉樹焦枯病:在桉樹樹苗期容易發生的桉樹病蟲害主要為桉樹焦枯病,桉樹焦枯病又名桉樹落葉病,主要發病于幼樹的葉片和枝干,發病的桉樹幼樹往往枝枯、葉枯,乃至整株枯死。
桉樹焦枯病由帚梗柱枝菌引起,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以及病變組織中存活,并可以在病變組織上分生孢子,并通過雨水、氣流等傳播方式擴散孢子,在高濕環境下,將形成病菌的分生孢子群。
可以看出,桉樹焦枯病的發生與當地的氣候條件有密切的關系,云南地區5-9月高溫且多雨,有利于焦枯病病菌的大量繁殖和發育,從而導致病害流行。此外焦枯病的發生與種植密度、樹齡樹勢都有相關的關系,如果種植密度較大,則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如果土壤板結嚴重、地勢情況低洼易積水也將引起病害的發生。
桉樹青枯病:桉樹樹齡為3年生以內的幼樹病害較嚴重的主要為桉樹青枯病,桉樹青枯病一般有慢性型和急性型兩種表現癥狀。慢性型青枯病,主要表現為桉樹有書發育不良,樹株矮小,樹誅下側葉片由紫紅色逐漸加深顏色并逐漸向上病變,直到葉片枯死脫落。此種發病類型發病所需要時間比較長,一般情況下為3-6個月;急性型青枯病,主要表現為病變桉樹葉片快速失水并發生蔫萎,但葉片仍掛于樹枝而不脫落。此種發病類型發病迅速,一般情況下為2-3周整株即病變死亡。
桉樹青枯病病原菌為青枯假單胞桿菌,其可存活在土壤、垃圾混合物和植株殘體中,桉樹青枯病的發病主要與所處地區氣候有關,青枯病一般發生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
桉樹莖腐病:在桉樹樹苗期容易發生的病害為桉樹莖腐病,主要在桉樹幼株莖部發病,發病表現為莖部發生腐爛,柱體慢慢枯死。桉樹莖腐病在桉樹樹苗期發病率較高,病害引起的腐爛率甚至高達50%以上。
菜豆殼球孢菌是桉樹莖腐病的病原菌,是種寄生菌,可以再土壤中形成菌核,從而危害苗木。桉樹莖腐病的發生于當地高溫高濕的氣候有密切的關系,高溫高濕有助于莖腐病的發生,一般發病的高峰期在每年的5~9月。
2. 本地區常見桉樹蟲害
本地區桉樹蟲害也比較嚴重,發生的桉樹蟲害主要有三種。
桉樹根部發生蟲害:發生在桉樹根部的蟲害一般較嚴重,其影響桉樹的正常生長,抑制上部枝干吸取養分。在云南保山地區引起桉樹根部蟲害的害蟲主要為云南土白蟻和蠐螬。云南土白蟻為群居生物,每年4月左右會發生蟻害,桉樹根部被破壞,主要危害桉樹樹干表皮,從而影響樹木正常生長。蠐螬幼蟲在桉樹根部土壤中過冬,在土體表面取食,將苗木近地面處的基部咬斷而枯死。
桉樹葉部發生蟲害:本地區引起桉樹葉部的蟲害的害蟲主要為長蠹科生物,長蠹科生物主要啃食桉樹樹葉,影響桉樹正常生長,對于一些苗木,由于葉部都是嫩葉,當上述害蟲啃食頂芽嫩葉時,會嚴重影響桉樹幼樹生長,蟲害嚴重情況時甚至會枯死。
桉樹樹干部發生蟲害:本地區引起桉樹樹干部的蟲害的害蟲主要有天牛科和吉丁蟲科生物。吉丁蟲又名爆皮蟲,其幼蟲在樹干內進行鑿孔,一般為為帶狀孔道,其幼蟲在樹干內蛀食枝干皮層,桉樹樹干被蛀處會有流膠物質,蟲害嚴重時會導致樹皮發生爆裂,導致整株枯死。天牛科生物有鉆木的習性,其在桉樹樹干鉆孔,影響桉樹養分的輸送,抑制桉樹正常生長,對于桉樹幼苗,這種鉆木的習性會導致幼樹枯死。
三 本地區病蟲害防治策略
1 本地區病害防治策略
對于桉樹葉斑病,考慮其發病狀況以及發病位置,應采取以下措施進行防治:選用培育種植抗葉斑病的桉樹品種,減少桉樹感染葉斑病的機會;及時發現葉斑病并及時去除發病枝葉,集中處理,以免引起葉斑病的擴散;針對桉樹病害情況進行藥物治理。
對于桉樹焦枯病,應采取如下措施進行防治:選用繁殖的母廟必須經過檢疫,選擇抗性強的優良品種;對帶菌的土壤進行殺菌,殺死土壤中存貨的病原菌;發病中心區進行綜合治理,可以采用藥物進行殺菌;控制植株的間距,注意植株的通風。
對于桉樹青枯病,應采用如下措施進行防治:加強控制,避免選擇帶有病菌的樹苗;選擇種植抗菌性能較好的樹苗,但不能盲目引起其他的品種,要因地適宜;避免在發生過青枯病的地方在種植桉樹;加強管理,及時清除發病的植株。
對于桉樹莖腐病,應該采用如下措施進行防治:選用抗病性較強的品種進行種植,同時培育抗病雜交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控制土壤濕度;合理種植,清除發病的植株,減少病菌的來源。
2 .本地區蟲害防治策略
對于桉樹蟲害的防治應該綜合考慮,不能以一概全,要做到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一般來說,桉樹蟲害的發生與桉樹的特性、種植條件和經營水平有關,應該以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理論作為防治基礎,堅持預防和治理同行的原則,建立桉樹蟲害發生控制的預案,保持對云南保山地區桉樹主要蟲害的控制狀態,將本地區蟲害發生的情況控制在允許情況下。
改善本地區桉樹種植環境,加強本地區蟲害的監測工作。在本地區創建一個適于桉樹生長發育的環境,加強對本地區不同時期的蟲害的監測,將蟲害扼殺在萌芽中。不同品種的桉樹有著其獨特的對于生長環境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據地區條件進行適當選用桉樹樹種,保證桉樹快速健康生長,提高七對蟲害的抵抗能力。維護生態平衡,尊重自然發展規律,監測蟲害發生可能性,避免蟲害疫情發生。
加強營林措施,增大投入,實現綜合防治。生產周期長和防治困難是林業顯著的特點,一旦爆發蟲害,后果將會很嚴重,治理起來也很困難。因此,應該采取主動有效有目的的防治措施進行對蟲害的防治。改善林地的生態環境,提高本地區林地的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加強撫育,適時松土等方法會提高桉樹的抗病蟲能力。應該增大對本地區桉樹蟲害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預防治理機制,引進先機技術,科學防治,科學治理。對于采用高效農藥進行防治桉樹蟲害時,應注意保護環境的統一和協調,不可過度使用,注意控制使用的時間和方法。對本地區桉樹發生蟲害的情況進行分類,分別制定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方案,這樣可以及時迅速的控制本地區桉樹的蟲害,實現多方位的綜合防治。
四 小結
講述了云南保山市地區桉樹常見的病蟲害桉樹葉斑病、桉樹焦枯病、桉樹青枯病和桉樹莖腐病發病特征以及原因,分析了桉樹根部、葉部和樹干部發生蟲害的特征以及主要害蟲。針對上述桉樹病害、蟲害發生的條件,提出了相對應的預防解決措施,應該因地制宜,根據當地情況,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對于已經發生病害、蟲害的桉樹,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參考文獻
[1] 滕永科.桉樹主要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策略[J]林業科學,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