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福音
思想品德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人的全面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思想品德教師更應該利用思想品德課。但一提起思品課,許多學生腦海里浮現的就是教師一味枯燥地、苦口婆心地說教。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對思品課的興趣,才能更高效地實現教與學的雙重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以下幾點做法:
一、做學生的榜樣
親其師而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教師必須做好表率示范作用。一方面,教師要有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能力,成為一泉不斷給學生“活水”的源頭。學生崇拜知識淵博的老師,老師善用這份崇拜,達成教育教學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要把教育給學生的道理以身示范。曾經有一個孩子用驚訝的語氣說:“老師,你過馬路真遵守紅綠燈啊。”原來他在周末時看到正在過馬路的我。這給了我很大的警示,如果我不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學生該會如何看我?而我不但樹立了自己“高大”的形象,更借機和學生談規則的重要性。七年級的孩子心境是單純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教師要做“筆直”的標桿,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靈活生動的新課導入和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萬事開頭難。思品課教授也是一樣,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整個課時教育教學的內容和效果。比如,在七年級上冊第十課“做自信的人”一課開始前,我設計了一個活動:為我做廣告。讓學生為一個運動產品想廣告詞,他們所設計的廣告語多為拼搏、信念、奮進等,我再結合運動精神引到自信的人生態度,許多活潑好動的男孩子都聽得仔細認真,并且在后續教學中都可以結合運動精神與自信的態度,收到很好的教育成效。“他在面對困難時樂觀向上的態度,讓他收獲了更美麗的人生。根據老師的提示,我們猜一猜他是誰?”提示一:來自上海的80后男生;提示二:全國殘聯游泳亞軍;提示三:他“文武雙全”,精通鋼琴;提示四:中國達人秀冠軍,獲封“隱形的翅膀”。學生由開始模糊的提示引發多言的猜測,如姚明、劉翔、鄧超等,到后來逐漸明晰,猜出他就是劉偉。調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
有一個針對學生喜歡怎樣的課堂的調查,85%的學生喜歡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而思品課堂上小品、視頻、時事新聞等都是學生的興趣點所在。思品課沒有更多的成績、升學壓力,所以更可以在課堂氛圍的營造上大做文章。如,雖然我們采用了很多活動,但更可以把活動的設計交給學生。七年級的每節課、每一個教學內容和話題,我都找出幾個關鍵詞,然后交給班級的小組,讓學生自己設計小品或者情景劇。學生不用按照老師的思路,不用為了排練而排練,更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還鍛煉了學生的其他能力。“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更容易讓人接受。”而思品教學中很多道理看似都很死板、嚴肅,所以教師就可以運用生活實例、幽默的故事、適當的網絡語言等,為學生創造寬松、詼諧、愉快的學習氛圍。如進行九年級“學會理財”教學時,時下流行的“土豪”“有錢任性”的網絡熱語就被我應用到課堂上,不但激發了學生的熱情,還能結合這樣的網絡熱詞分析一些不當的消費行為,達到教育和教學雙贏的效果。
四、利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常態,運用好多媒體,把知識和生動、立體的音畫結合起來。比如,在九年級“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教學中,《舌尖上的中國》自然就被我引進課堂,我選取了有關東北菜系的片段,讓學生認識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更了解家鄉的飲食文化,激起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引發學生的共鳴。在八年級上冊“我們是公民”一課教學時,我把《中國政府積極救援利比亞中國公民》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視頻里外國動亂的場面,國家為海外國人積極救援,還有得到妥善安置公民和家人歡聚的激動場面,都勝過老師的千言萬語,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公民的身份是最珍貴的,讓學生以“我為我是中國公民”而自豪驕傲。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改進,大膽創新,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愛學、主動學。使興趣這一學習的原始動力貫穿于教師的教育教學,為學生不斷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鄧安平.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必備素質[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