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聰
【摘要】隨著對巖土工程要求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勘察方法難以滿足設計的要求, 同時,在解決巖土工程勘察技術問題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文章就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提出了相對比較完整的巖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巖土工程;勘察;現狀;措施
前言:
巖土工程勘察就是通過工程實際地質調查、工程現場勘探、現場試驗檢測以及室內試驗等多項手段,客觀真實、準確全面的反映工程項目建設場地的實際工程地質條件以及巖土特性,結合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以及地基處理等一系列的相關要求,對工程項目建設中地基處理、邊坡治理或者是設計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導意見,并針對各種巖土工程問題給與恰當合理的意見。巖土工程勘察已經成為工程項目建設、設計以及施工人員全面掌握項目建設區域的水文、地質狀況以及工程條件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評價施工區域穩定性與適應性的基本依據,對于優化工程項目設計施工方案,確保項目建設順利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我國地質勘察工作的現狀
目前,地質勘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雖然得到了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巖土勘察工作還具有較大的進步空間。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巖土工程地質勘察水平不斷的生生,整體的巖土勘察工作技術和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但是,在我國建筑工程的現代化發展環境下,巖土工程勘察技術還需要應用更加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提高,以盡快解決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工程施工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評估,是進行巖土工程勘察的一項主要目的,可以為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提供科學的依據。根據巖土工程勘察中所獲得的地質條件進行施工,可以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更加符合工程的整體施工要求。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會受到巖土工程勘察質量的影響,所以需要控制好工程的勘察質量。在巖土工程勘察的施工過程中,具有不同的施工內容,包括室內試驗、現場鉆探和現場取樣等。巖土的勘察工程,具有系統化的特點,必須嚴格按照我國相關的工程施工標準和相關規范進行施工,完成工程的現場勘測。只有保證勘探工作符合我國的相關規范和標準,才能保證勘探結果的質量,對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客觀的反映,合理的分析施工現場地質的不良作用等問題,為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學的建議和施工依據。
2 當前我國巖土工程勘察應注意的問題分析
(1)原位測試以及取樣不當,勘察深度與間距不合理。原位測試能夠為工程施工作業區域提供工巖土特征以及地層分布等相關的基本參數,同時也是地基后期設計所必須資料依據。然而現階段一些勘察設計單位在巖土工程勘察上存在著原位測試不合理的問題,造成了原位測試以及取樣不符合技術規范規定,結果與施工現場區域實際情況差別較大。其次,由在巖土工程勘察實際過程中,由于對勘察區域的地層不甚了解,勘察環境條件復雜,勘測點設置間距以及深度不合理等問題,都會直接影響巖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準確性。
(2)對工程施工現場區域環境資料缺乏,勘察設計任務與內容不明確。部分巖土工程勘察設計部門對于施工作業區域的水文以及工程地質條件沒有初步的了解,就直接進行詳細勘察導致巖土工程勘察的盲目性較強。在巖土工程勘察方案中勘察任務也不明確,因而在后期勘探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調整勘察設計方案,造成了巖土工程勘查結果與實際情況出現了較大出入。
(3)巖土工程勘察內業不合理。首先,在巖土工程勘察室內試驗上存在著不規范的問題,沒有嚴格按照試驗規范容易造成巖土工程物理性質出現誤判。其次,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上對于資料的整理不規范,特別是在工程勘察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中,未能將各種異常數據剔除,造成勘察設計結構的標準系數較大,結果出現嚴重偏差。第三,巖土工程勘察報告存在著參數不完整、內容不全面以及結論不可靠的問題,無法對工程施工設計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參考。
3 提高巖土工程勘察水平的措施
3.1 明確巖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
(1)明確工程施工作業區域范圍內的基本地質結構、巖土層的基本類型、不同分層深度以及分布、巖層物理學性質、地下水的埋藏條件以及類型,并判明地下水對于混凝土結構是否有侵蝕性。
(2)通過巖土工程勘察探明施工區域內是否存在軟土路基、巖溶等不良工程地質條件,明確這些不良地質條件的分布情況、成因以及發展趨勢,并對這些不良條件對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影響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理建議。
(3)按巖土工程現場勘察情況以及工程施工結構特點,評價施工作業區域的穩定性以及項目結構的適宜性,同時對綜合分析項目技術經濟可行性的基礎上對工程施工總圖布置進行優化,為工程施工項目方案設計提供全面的巖土技術參數。
3.2 合理的劃分巖土工程勘察的階段
為了提高巖土工程勘察結果的準確性,應該將巖土工程勘察分為可行性研究勘探、初步勘探以及詳細勘探三個階段開展工作。對于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對工程項目建設區域的地質條件、地形地貌、地震、礦產以及工程項目施工資料等內容進行收集,并進行相應的地質測繪與勘探,重點是對現有的大量資料進行收集與分析,進而評價項目建設的穩定性與適宜性。
在初步勘探設計上應該重點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在地貌單元布置勘探點,同時地貌交接部或者是地層變化較大的區域,對布置的勘探點進行適當的加密;按照區域內的地質構造以及巖體的特性等情況合理的確定勘探線、勘探點的布置以及孔深的確定;結合地貌單元以及地層結構等情況進行取土試樣以及原位測試勘探點的布置。
在詳細勘察設計階段,則主要是按照工程項目設計過程中提出的參數要求,對工程項目區域進行巖土工程評價,同時對于不良地質條件處理方案、基礎形式、工程項目基礎支護開挖施工方法以及降水等施工內容提出可供參考的方案建議。
3.3 做好巖土工程勘察的內業工作
巖土工程勘察的室內試驗主要是以土工試驗為主,重點是對土體的含水量、土密度、土體孔隙比、塑性以及液性指數、液塑限指標、壓縮、直剪,以及比重等技術指標進行試驗分析。在完成室內試驗后,應該綜合采取最大或最小平均值法、算術平均值法、保證率法等幾種統計方式,對各項數據指標進行系統的分析,判定巖土工程的實際情況。
對于巖土工程勘察地質報告的編寫,則應該遵循全面真實的原則,在地質勘察報告中要充分的體現出項目區域的地理位置、氣候與水文條件、地層巖性、區域地質構造、工程地質評價以及巖土工程勘察設計建議等一系列的內容,為工程項目施工圖紙設計與施工提供準確的參考。
3.4 積極采用先進巖土工程勘察技術
在巖土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應該積極的采用各種先進的勘查技術,例如采用計算機分析模擬仿真技術,對巖土工程勘察設計中的一些定性與定量指標進行系統的分析,并通過計算機技術針對巖土工程勘察發現的問題提出治理的模擬方案,完成勘察圖紙的繪制。通過這些新技術的應用,降低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成本,同時提高巖土工程勘察質量。
結語
總體來說,我國巖土工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巖土工程勘察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亦是難免。本文對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簡要的探討,希望能為巖土工程勘察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楊讓宏. 淺談巖土工程勘察的幾個問題[J]. 西部探礦工程. 2002(06)
[2] 劉曉東. 丹東地區巖土工程勘察的現狀及發展[J]. 丹東紡專學報. 2003(01)
[3] 邵水松. 巖土工程勘察文件審查中有關問題的處理[J]. 勘察科學技術. 2004(02)
[4] 周相國,聶洪瑋. 巖土工程勘察有關問題探討[J]. 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