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李敏
【摘要】本文闡述金馬中心項目照明設計的特點、材料及選用產品的優勢,并對控制系統的應用方法進行了說明。
【關鍵詞】金馬中心;照明;風格;設計
一、前言
金馬項目地塊位于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馬路與撫順街交匯處,金馬路北側,炮臺山公園南側。地塊東側為15層高的上海工商銀行大樓,西側為12層高的中國聯通大樓,基地南面為金馬路道路主干道,紅線寬度超過50M,北側為城市支路,炮臺山公園。地勢由南向北急劇增高,基地紅線南北高差約10米。
本項目是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主干道之金馬路沿線的重點綜合項目,項目內容包括商場及公寓。基地總用地面積為19421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181355平方米(包括計入容積率的建筑面積137890平方米,和不計入容積率的地下停車庫約43465平方米)。其中,公寓總建筑面積約99183平方米,由兩棟23層高層住宅公寓塔樓,兩棟33層高層住宅公寓塔樓和兩棟44層超高層住宅公寓塔樓組成。六棟公寓塔樓之下為5層商業裙樓,另有3層地下室。
本項目以舒適,休閑,時尚為設計的出發點,力圖讓使用者充分體驗到現代設計帶來的舒適性。同時,在結合場地周邊規劃的基礎上,最大化發揮商業建筑的價值。結合現狀開發,因地制宜,創造具有特色的商業綜合體建筑;締造人性化空間尺度,著力打造舒適,獨特的商業購物環境。
二、亮化設計理念
整體上突出建筑群的特點:以少量圍線,短橫線、大量豎線來描述裙樓、副樓和主樓的結構和輪廓特點;以北斗七星、主樓頂遠距離投射燈和洗墻燈突出該建筑群的地標性地位;以正南面東西兩側上角點綴隨機變色燈突出該建筑群的宏偉、高雅和對夢的追求。
藝術上突出動中有靜、變化不落俗套、追求個性和追求質樸恒久美感的特點:正南面東西兩側副樓各有3-4條長度按正弦分布的追逐豎線 ,突出一種動感,象征現代生活的變化和快節奏,并和其上角點綴的隨機變色燈構成一幅完美協調的圖畫;正南面東西兩端副樓內側對稱地按紅、橙、黃、綠、青、蘭、紫7個單色豎向靜態燈帶象征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完善的生活設施;正南面主樓兩側各有兩條對稱豎黃燈帶,燈帶之間從頂部向下每隔4層增加一條3米長橫黃線,黃線兩端配以 10W LED 黃燈,以強化主建筑的高度、結構特點和寧靜的視覺感。
局部上的處理:東西兩側裙樓購物區內置顏色、亮度可調,且和顧客能具有互動能力的燈具,以滿足人們追求環境變化、“喜新厭舊”的心理需求和娛樂性需求;東西兩側的裙樓商租區安裝4-5盞顏色可編程洗墻燈,以滿足照明,增加安全感,突出夜晚美感;東西兩側門燈體現人性化關懷,燈的顏色會隨室外溫變化而變化(將來還可做到隨PM2.5濃度變化而變化);正南面裙樓正中安裝大型LED真彩屏,作為現代信息交流的實時窗口以滿足居民和消費者的需要;樓群四周配以少量小功率射燈和花樹以營造一種寧靜、溫馨的環境滿足居民休閑的功能需要。
2.1 正南面
東西兩側副樓外側采用4條不等長(正弦分布)豎狀數碼管形成追逐光和動感以突出現代城市的繁忙和往來過客內心的震撼,空白部分配以顏色隨機閃爍的壁燈模擬深部天空的靜謐,暗示金馬中心建筑群的宏偉和龐大,副樓裙樓上邊緣施以金黃圍線以突出建筑的功能分區和副樓形態;兩副樓內側施以紅、橙、黃、綠、青、蘭、紫7個單色豎向靜態燈帶象征豐富多彩的生活以顯完善的生活設施和盎然生機;正南面主樓兩側各有兩條對稱豎黃燈帶,燈帶之間從頂部向下每隔4層增加一條3米長橫黃線,黃線兩端配以 10W LED 黃燈,以強化主建筑的高度、結構特點和寧靜的視覺感。正南面裙樓上邊緣施以金黃弧狀燈帶以示建筑的功能劃分和主樓與裙樓的區隔,同時標示東西副樓間壯觀空間(原設計中的管屏猶如一道潘籬,顯得極不友好、極不協調,故刪去),正中上方以燈箱近距離告知建筑群名稱;正南面裙樓正中安裝大型LED真彩屏,作為現代信息交流的實時窗口以滿足居民和消費者的需要。樓頂保留原設計中的大面積金黃色洗墻燈外,增加了4臺可正反轉150。總功率12,000W的空射燈。
2.2 東西兩側
東西兩側外觀上未做改動,但內容上做了較大變動。門廓燈由原來的單一黃色改為由溫度控制的RGB顏色光帶,光帶顏色隨季節和早晚溫差而變化,體現了對居住者慈母般的關懷和愛護;兩側綠化帶旁種植可實時變色梅花樹2或4棵以營造溫馨浪漫的生活氣息;購物區廊燈WiFi控制變色和亮度調節,ipone app操作,少量燈向顧客開放,顧客可以播報藍牙音樂以休閑或娛樂,使購物區變成一個顧客愛去的地方,一個念念不忘的地方。
2.3 正北面
北面以靜為基調,主要為數不多的主樓、副樓輪廓線為主,主樓配以北斗七星(恒亮), 副樓配以少量恒星和數量相對較多的隨機變色星,寓意“抬頭望見北斗星,入住金馬是我情。
項目照明亮化設計秉承經濟、實用、美觀、節能的原則,著眼于城市未來地標。今后必將成為大連開發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大連開發區夜景爭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