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金斌 周洋
【摘要】核電工程和其他普通工程項目的最為重要的區別就是其對于施工質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若在核電工程施工中,任何一個微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基于此,筆者重點論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核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關鍵詞】核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探究
一、建立核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一)各相關方的連接具有較強的復雜性
核電工程的建設周期才長,牽涉的因素較多,因此為了確保核電工程的順利施工。必須協調好土建施工單位、安裝公司以及設備公司等多方關系。
(二)相關的設計方和監理方具有相對的獨立性
在核電工程的建設過程中,由于設計方主要是施工質量標準的制定者,而監理方主要是對質量標準的執行過程的檢查者。在核電工程的建設中,往往由于進度以及投資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設計方和監理方在獨立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
(三)施工企業經驗缺乏,沒有信息共享平臺
由于我國的核電工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管理模式以及體系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再加之國內對于核電工程的經驗信息的反饋缺乏必要的信息管理平臺,導致核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進而影響到了工程的質量建設。
二、核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核電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主要是首先監理質量方針以及質量目標,然后將這些目標進行相互關聯,并且綜合影響質量的技術因素、管理因素以及資源因素等,通過指揮控制以及協調管理等方式,實現質量目標的目的。因此要想建立一個晚上的核電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必須以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基礎,并且明確質量的方針以及目標,實施質量的策劃,并且建立質量控制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等。
(一)基礎依據是相關的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核電工程的起步,國家核安全局依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核電廠質量保證實施法規》以及國際標準的ISO?6215《核電廠質量保證》等,在1986年的7月7日首次頒布了我國核安全法規的第四部分《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然后陸續頒布了質量保證安全規定的10個導則,且于1991年7月27日對其進行了修訂。核電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依據就是核電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
(二)質量方針與目標
眾所周知,工程質量安全不僅影響著工程的進度和工程成本,還直接關系著工程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社會的公共安全。對于核電工程建設而言也不例外。因此核電工程在其設計開發階段、技術轉讓階段、采購階段以及生產階段等必須全面貫徹“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總方針和總目標。為了有效確定核電工程的質量方針及質量目標,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核電工程的質量管理活動必須由公司高層領導專門負責并進行支持和審核,不斷提高底層員工的質量意識以及操作的規范,并依據業主堵塞要求以及工程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質量目標,明確質量目標相關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并做好后期的監督和考核工作。
(三)質量管理體系策劃
確定了質量管理的方針和目標之后,必須合理策劃質量管理體系,并形成文字性文件或者制度等,便于指導整個質量管理活動。質量管理策劃階段主要是依據質量管理的總目標和總方針,落實質量管理體系的總體框架,并且設計出質量管理體系的藍圖,進而實現機構調整、文件的編制、質量管理職能的分配等工作。
(四)實施質量控制體系
要想確保質量管理發揮應有的作用,應落實好質量控制體系。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質量控制的執行方。對于核電工程質量控制體系而言,其主要包括了業主或者監理單位進行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和承包商對于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活動。承包商的質量管理活動主要是對其負責的工程項目以及服務等來驗證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以及業主的合同規定等。而業主或者監理單位的質量監督活動主要是承包商所進行的的各項驗證的基礎之后,對于承包商的質量控制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的過程;其二,質量控制的操作項。核電工程的質量控制體系操作層面上主要包含了放行先決條件、設置質量監控點、階段性的驗收以及統計抽樣等。施工的先決條件必須是經過業主或者監理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中;質量監控點的設置主要分為停工點、見證點以及控制點等;階段性驗收主要是對于各道工序的產出品等,現有施工單位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向業主或者監理單位提交“質量驗收通知單”,監理單位收到通知單后,對于工程項目進行復核檢驗,確認質量合格后簽發質量驗收單,然后則可以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中;最后階段的統計抽樣階段,主要是對于重復性的活動,例如管道焊接,支架的安裝等的合格性檢測,并實行統計抽樣監督,進而確保質量符合相關標準。
(五)質量保證文件體系
1.質量保證文件體系
對于核電工程而言,其質量保證文件體系主要是由建立單位和承包商依據國家核安全法規等相關法律標準制定的質量保證大綱以及其程序文件等共同組成的。通過程序化的管理確保參與工程的各方都有明確的分工、職責范圍以及行動規范等。質量保證文件體系主要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業主、委托監理單位和承包單位之間的管理程序,主要是用以制定公司各級程序的綱領性的文件;第二個層面主要為大綱性的程序,主要是用以指導整個工程項目,不涉及具體的操作內容;第三個層面為具體描工作過程的程序文件,也就是作業指導書。對于承包商以及主要的分包商所制訂的質量保證大綱在發布實施之前,必須經過業主的審查認可后,方可進行頒發。
2.質量保證分級制度
完善質量保證文件體系之后,明確核電工程的各個參與方的職責范圍和行動規范之后,還需要建立質量保證的分級制度。質量保證的分級制度為各級承包商以及供應商等提供了物項以及服務的質量要求等級。通常情況下,對于土建施工、設備安裝施工、核島設備以及配套設施系統等分項工程,依據其有關的物項以及服務的重要程度劃分為質量保證一級、質量保證二級、質量保證三級以及無質量保證級等四級。其中質量保證一級要求供應商或承包商必須有質量保證大綱,該質量保證大綱應符合IAEA一50一C一QA/NQA一1規則的全部要求。質量保證二級要求供應商或承包商有質量保證程序。該質量保證程序應符合某些IAEA一50一C一QA/NQA一1規則的要求。質量保證三級要求供應商或承包商遵守合同文件中的職責規定。無質量保證等級既不要質量保證大綱或程序,也不要求遵守相關職責文件,只需遵守相關的規范、標準等技術要求,而無需要再加質量保證要求。
3.質量保證組織的機構體系
為了確保有效執行質量管理活動,業主以及承包商必須在其組織機構內部建立專門的質量保證部門,并且設置專職的質量保證人員,進而確保質量保證的權力以及組織的獨立性。質量保證的監查和監督等專職人員必須先具備相應的資格。但是核電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不僅僅只質保專職人員以及質保機構的工作活動,它應該是貫穿于整個核電工程項目的活動內容。因此質量保證的組織機構體系必須和核電工程項目的組織體系保持一致。
總之,由于核電工程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必須重視核電工程的施工質量,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并且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規范先,通過建立健全核電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高核電工程的質量水平,確保核電工程的安全運行,進而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文印.新建核電站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J].電力系統裝備,2010(03)
[2]余曉斌.核電質量控制計劃的運作和管理[J].東方電氣評論,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