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偉
【摘 要】“三農”問題是引起我國及廣大人民群眾高度重視的重要問題之一,引起關系到國民素質、發展水平的提高,只有解決了“三農”問題才能夠穩定社會發展秩序,維護國家的安全。因此,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但是從當前我國發展現狀來看,農民的經濟收入以及生活水平依然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約,農民投入大量的生產力而無法提高糧食的產量與質量,城鄉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解決“三農”問題,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三農”問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三農”問題是我國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它關系到國家的穩定發展以及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國家的安全。近年來,我國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的產量與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但是從某一個角度來看,農民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制約,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農民喪失了糧食種植的積極性,致使農村經濟得不到可持續發展,這對于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下文簡單介紹了阻礙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原因,以供參考。
1.農村土地流失嚴重,大部分處于閑置狀態
首先,在工業化時期,房地產行業、建筑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城市用地面積越來越少,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將目光轉移到農村,這就導致農村大量土地被占用,土地面積越來越少,不利于農作物的種植以及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其次,許多地方政府為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制定并實施了各種政策,雖然大部分地區都建成了公路,實現了快速的發展,但是也有許多政府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為由非法占用土地資源,這就導致土地資源越來越少,限制了農業的健康發展,甚至對于國家經濟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再次,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土地占用面積越來越廣,農民無法依據著小范圍的土地資源發家致富,此時農民為了提高糧食的產量與質量,大量使用化肥等,對于土壤產生了嚴重的破壞,降低了土壤中的養分與肥力,最終無法促進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一些農民不斷涌向城市,導致農村土地大量閑置,農業經濟發展越來越滯緩,城鄉差距越來越大。
2.農戶經營土地極為分散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的急劇增長致使人均占有土地越來越小,再加上農民分散化經營土地降低了農業勞動生產率,最終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從我國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由于中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土地非常小,再加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耕地面積越來越少,威脅到農業經濟的發展;從總體上看,我國淡水資源極度稀缺,很多地區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大量開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開采殆盡,依然無法實現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由于人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學藥劑,致使農村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環境的惡化制約了農作物的生產,無法推動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農村大量勞動力為了提高經濟收入,開始不斷涌向城市,留守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是兒童、婦女以及老人,農業勞動生產率越來越低,對農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另外,農戶在經營土地的過程中相對比較分散,大量土地資源被破壞,無法加強對土地灌溉、施肥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這同樣也會制約農業勞動力生產水平的提高,降低了農作物的生產產量,阻礙了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3.農民抗自然風險能力不高
農民在生產糧食作物的過程中,由于個體力量不夠雄厚,無法抵抗外界自然環境對糧食作物的影響,最終導致農作物產量較低,無法提高農業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農民的經濟收入。
一般來說,農作物在種植與生產中時間都相對比較長,季節性較強,一旦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遇到自然災害,必然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產量,無法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甚至還有可能致使農民血本無歸,打擊了農民生產種植的積極性,不利于農村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4.缺乏完善、健全的農村市場體系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只有保證農村市場體系的健全性與完善性才能夠對農村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提高農民經濟收入。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市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從整體上看,在其發展之初,農村市場體系根本不夠健全,一方面,交易雙方并不能夠及時獲得準確可靠的信息,導致很多農產品在交易過程中并不能夠經過充分的競爭,甚至還有一些農產品流通緩慢,這給農民的經濟收入帶來嚴重的音量;另一方面,農民雖然是農村市場的主體,但是氣門的產權并沒有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在農產品交易過程中并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農民的經濟利益根本得不到保證,嚴重影響到農民的經濟收入。針對于此,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擴大農民就業,通過調整產業結果,不斷發展農村的第二、三產業,從而建設并發展鄉鎮企業,。要內外結合、多措并舉,既要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做足種植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觀光農業;又要拓展農村二三產業的就業增收空間。為農民創造更多的就業和增收機會。
5.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資源數量與質量、勞動力資源質量水平和制度資源的有效供給以及農村土地經營的布局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體,他們互相聯系,互為補充。農村經濟一方面土地流失嚴重,經營土地分散,高素質的農業勞動力外流,剩下老弱幼婦從事農業,因其勞動生產率低,許多難度較大的農作物生產工作根本無法從事,這使得農村經濟發展正更加落后。那么在現代化社會發展當中,農村經濟要想獲得長足穩定的發展,就必須解決好“三農”問題?!叭r”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因素,對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陀^現實已經要求我們必須拿出切實有效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措施來解決“三農”問題。 [科]
【參考文獻】
[1]陳烈.新農村建設要著眼全局 立足于可持續發展[J].小城鎮建設,2006(08).
[2]王杰.“三農”問題對我國政治發展的制約[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
[3]付桂生.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的辨證關系及其互動探析[J].小城鎮建設,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