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平
[摘要]堅持依法治企是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延伸和發展,是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有效規避和防控企業風險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們還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時期,建筑施工領域還存在諸多不規范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在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決策等方面,還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等問題,使企業面臨經營風險、安全風險、質量風險、決策風險、穩定風險、廉潔風險等等,影響和制約了企業規范管理和科學發展。始終堅持依法治企,有效防控企業風險,是國有企業面臨和必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依法治企;競爭;管理;決策;風險
1、少數人員有法不依,是企業風險產生的重要根源
黨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國正式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以來,國家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法制建設扎實推進,依法治企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在一些領域和少數企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問題依然存在,使企業面臨重大風險。
1.1、不依法競爭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始階段,由于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市場秩序特別是工程建筑領域基本處于無序競爭的階段。建筑施工企業要承攬任務,主要是找領導、靠“關系”。有“關系”的經營基本是一路“綠燈”,沒有“關系”的經營基本是一無所獲。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不斷深化,企業經營已經由原來的單純靠關系向既靠關系、也靠實力并重的轉變。但是,少數企業領導人員和經營開發人員沒有深刻認識市場環境的發展和變化,對品牌經營、實力經營、誠信經營重視不夠,仍然一味地憑關系、找中介、串標圍標,致使企業的經營風險進一步加大。
1.2、不依法管理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已經成為一門科學。但是,少數企業領導人員和管理人員對于科學管理重視不夠、知之不多,仍然憑借過去的經驗、慣性的思維去管理企業和項目,致使管理風險進一步加大。一些同志對《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重視不夠,特別是在搶工過程中,不是按照技術方案組織施工,而是憑經驗抓安全,有的甚至違章施工、野蠻施工,致使重大安全隱患時有發生;一些單位對股份公司關于加強協作隊伍管理的要求充耳不聞,違法分包、非法轉包、包而不管的問題比較突出,致使工程質量難以保證、質量隱患令人擔憂,有的甚至出現了重大質量事故,不僅使企業蒙受了重大經濟損失,而且也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聲譽和形象。
1.3、不依法決策
1997年,中央針對國有企業少數人決策和個人說了算等問題,提出了“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的要求。2010年,中央紀委制定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意見》,對企業重大決策的范圍、程序、形式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但是,仍有極少數企業領導人員在重大經營決策時,忽視市場調研、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搞盲目決策,最終導致決策失誤,給企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在企業重要崗位人員選拔使用中,采取在“圈子”中選人、選自己的人等手段,使干部考察工作形式化,有的甚至買官賣官,不僅在職工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而且也挫傷了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
2、企業內部執法不嚴,是有法不依問題存在的重要原因
在國家法律日益健全、企業規章制度不斷完善的情況下,企業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現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既有少數企業領導人員法制觀念不強的問題,也有企業內部執行不力、監督不力、問責不力的問題。
2.1、觀念更新不及時
少數企業領導人員和管理人員整天忙于生產經營具體事務,忽視國家法律法規的學習或者學習不夠,對市場競爭規則的發展趨勢不敏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情況下,仍然存在“金錢開道”、“關系至上”的思想,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強化管理、苦練內功、增強企業實力上,關鍵時刻總想用金錢、靠關系“擺平”一切問題。近年來一些企業違規違紀案件的發生,充分說明這種思想認識不僅使企業領導人員面臨違紀違法的風險,而且也使企業面臨巨大的法律風險。思想僵化、觀念陳舊,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內在原因。
2.2、制度落實不徹底
少數企業領導人員作風漂浮、工作不實,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貫徹文件,抓工作僅停留在口頭上和書面上,致使管理制度形同虛設。領導人員的漂浮作風層層傳遞,導致項目管理無序、粗放,甚至是“零管理”。有的項目經理在工程單項分包過程中,無視企業的指導價和集體評審制度,擅自與分包隊伍簽訂明顯高于公司指導價和同期市場價的分包合同,給企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有的管理人員在協作隊伍管理中,重復驗工、虛假驗方,使項目效益披著合法的外衣無聲外流,嚴重影響了項目的經濟收益。管理不嚴、執行不力,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根本原因。
2.3、監督約束不到位
為了加強內部監督,國有企業根據公司法的規定,依法建立了紀委、監察、審計、監事會等內部監督部門,同時也明確了財務、安檢、工會等組織和部門的監督職能。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一些部門工作不實、執法不嚴,致使管理漏洞和管理死角長期存在,使管理中的問題逐步轉換為影響和制約企業科學發展的隱患。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財務、物資、工程、審計、安檢等部門經常到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工作,但由于工作不深入、檢查不徹底,使項目中的安全質量隱患、違規使用協作隊伍、違法分包轉包工程、資金體外循環等問題長期存在,使企業面臨重大風險。監督缺位、約束乏力,是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重要原因。
3、始終堅持依法治企,是有效防控企業風險的重要舉措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來,一直沿著法制的道路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領域也經歷從無序到有序、從不規范到逐步規范的發展歷程。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建筑施工企業,一定要牢固樹立依法治企的思想,有效防控企業風險,推進企業快速發展、健康發展。
3.1、加強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企業領導人員要帶頭學習法律法規,尤其要帶頭學習鉆研公司法、招投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審計法等與建筑施工企業密切相關的法律文件,不斷增強法制觀念;要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及時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堅決摒棄金錢萬能、關系至上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誠信經營、依法治企的理念。要采取舉辦法律法規專題講座、開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組織預防職務犯罪講座等形式,深化法律法規教育;要發揮網絡技術和輿論陣地的優勢,創新法律法規教育的形式,拓寬法律法規教育的范圍,促進干部職工法制觀念的進一步增強。
3.2、強化內部管理,進一步加大執行力建設
管理是企業的永恒主題,也是依法治企的內在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大執行力建設,是加強企業管理、全面推進依法治企的重要保證。首先,要高度重視企業規章制度的合法性。要依法合規建立企業管理制度,確保職工勞動合同、加班休假、企業內退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制度符合勞動法的要求,確保財務管理、納稅工作、協作隊伍選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確保企業領導人員薪酬確定、住房標準、車輛配備、職務消費等管理制度不違反領導干部廉潔從業相關規定。其次,要加大制度的執行力。要及時糾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錯誤行為,確保企業各項制度落到實處,得到全面執行。
3.3、加大監督力度,進一步杜絕違法違規行為
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監督是有效規范企業管理行為、黨員干部從業行為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推進依法治企的重要保證。當前,國有企業雖然通過財務檢查、經濟審計、效能監察等方式,加強了對基層單位和工程項目的監管,但在一些單位仍然存在監督的死角、盲區和薄弱環節。特別是重大經營項目的決策、重點工程重要工序的分包、協作隊伍的選用、大額資金的調配使用、重要崗位的人事任免,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實行集體研究、集體決策。企業領導人員要增強主動接受監督的意識,監督部門要充分履行監管責任,確保監督全覆蓋、無盲點。
4、結語
依法治企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有時也會受內外部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我們只要不斷加強法律法規教育、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加大監督力度、嚴格問責追究,就一定能夠全面推進企業規范管理,提高風險防控水平,實現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