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古籍藏書印的辨識方法*

2015-10-22 08:03:59
圖書館建設 2015年12期

莫 俊

(暨南大學圖書館 廣東 廣州 510632)

論古籍藏書印的辨識方法*

莫 俊

(暨南大學圖書館 廣東 廣州 510632)

藏書印辨識是古籍普查登記的重要項目,關系藏書源流的考證和版本價值的判定;同時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環節,影響普查數據的質量并制約普查的進度。藏書印的辨識應掌握以下八條要點:尋找位置不遺漏,識讀文字善思考,確定印主多查檢,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識結果須查證,平臺著錄應詳盡,確定書影細甄選,完成之后做整理。

古籍普查 藏書印 印文釋讀

藏書印的辨識是古籍普查的重要項目。《古籍定級標準》指出:有歷代名家鈐印或所鈐印章刀工考究、印泥上佳的古籍,其版本定級可上靠等次[1]。鈐印辨識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藏書源流的考證和版本價值的判定。在古籍整理中,不能辨識或正確辨識鈐印將導致某些珍本古籍的價值得不到正確評定,大量富含文獻和藝術價值的藏書印也得不到發掘利用。

藏書印辨識又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環節,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藏書印辨識涉及篆刻和古文字,古籍普查人員多無相關學科背景,普遍感到棘手,碰到疑難多求諸專家,受時間、空間和人力的限制,工作效率低下。(2)鈐印辨識是一項系統工作,包括印文識讀、確定印主、遞藏次序判定三個環節。普查人員未認識到三個環節的內在聯系,有時印文已識讀,但未進一步考察印章歸屬及遞藏次序,造成普查數據的不完整,這種情況在實際普查中普遍存在。(3)古籍普查各類操作標準中,沒有關于鈐印辨識的指南和配套工具書可供利用,普查人員無從下手。(4)古籍普查培訓中涉及鈐印著錄只講基礎理論,未結合普查實例,且時間短,效果不佳。(5)普查人員缺乏練習鈐印辨識的材料。某些單位古籍藏量小,有鈐印的古籍少,無充足的一手材料練習。另外,對藏書印進行專題整理的工作開展不夠,以印譜或圖錄形式刊布藏書印的資料較稀見,二手材料也不足。(6)學習鈐印辨識方法的資料匱乏。針對藏書印的研究在分類、價值上討論較多,在印文辨識上討論較少,尚未見系統論述的文獻。下面筆者根據個人普查實踐,總結藏書印辨識的八條要點,以供普查人員參考。

1 尋找位置不遺漏

一般來說,鈐印的位置首選卷端,但在鈐印數量較多的情況下,鈐印位置就不一定局限于卷端,書衣、題簽、護葉、內封、牌記、序跋、目錄、凡例、附圖、卷末、正文、書脊等都可能有印,有的位置還很隱蔽,容易忽略,造成遺漏。普查人員尋找鈐印時要細心、耐心,牢記鈐印可能出現的位置,盡可能逐葉翻看,避免遺漏,具體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冊數較多的書,除首冊外其余冊都可能有鈐印,因此多冊書盡可能每冊都翻看,不能只看首冊。(2)某書書衣破損,修復時新加一層書衣,而鈐印在原書衣,若不注意翻看原書衣,則容易遺漏。(3)序跋、目錄、凡例等篇首和篇末都可能有鈐印,不能顧頭不顧尾,造成遺漏。序跋如有多篇,則每篇首末都可能有印。(4)除了卷一卷端,各卷卷端和各卷卷末都可能有印,要注意翻看。(5)有時鈐印會隨機蓋在正文某一葉,只能靠逐葉查檢才能發現。(6)叢書中同冊或不同冊的各子目卷端都可能有印,需要逐一查檢子目。(7)合刻古籍中各書都可能分別鈐印,不能只看第一種書而忽略其他合刻之書。(8)不同版本合訂的書,其中鈐印可能屬不同收藏人,可能有合訂人的印,也可能有原來收藏者的印,要注意區分。(9)有時印主會用一小塊紙將鈐印遮蓋,避免印泥反印到對面書葉,造成污損。碰到這類小紙塊,應揭開查看。

2 識讀文字善思考

印文識讀是鈐印辨識的第一環節,普查人員識讀文字要善于思考,要有動態和聯系的觀點。鈐印辨識不單是古文字問題,還涉及語言學、歷史學、文獻學、文學、哲學、藝術學、計算機技術等方面內容,要充分調動和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知識、方法和手段幫助辨識。

2.1因“印”制宜

篆刻作為藝術創作,刻印者必會窮其匠心、突破陳規,在選字用字、筆法刀法、謀篇布局上力求獨特個性,使印文的表現形態呈現藝術感和玄秘感。此時我們是無法依據字典“按圖索驥”的,只能因“印”制宜,能動地分析刻印者的謀篇布局及用字意圖,追溯其創作“動機”。

(1)文字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圖1①的印可謂匠心獨到,最右邊“清溪淺”三字“(水)”部連成一線;左邊帆形“”下方“”是“(舟)”的倒寫;帆形實際上是“(行)”字的變形——“行”字左邊“”用細線畫成長“桿”,右邊“”用粗筆畫成帆布,象帆立于“舟”上。“舟”的下方還有三條細橫線,實際上是“(水)”的倒寫變形,有意“畫”成河水。“水行舟”三字,亦字亦畫,構思巧妙。

(2)同一印中幾個字共用一個偏旁部件。圖2印中“唯吾知足”四字共用“口”部,稱“借口錢”。不明“口”的作用,印文就難以釋讀。

圖1 清溪淺水行舟

圖2 唯吾知足

(3)對文字筆畫進行藝術化裝飾,形成變體篆。圖3的印對文字筆畫進行多層折疊,稱“九疊篆”。圖4印中每字的筆畫頭尾都有分叉,稱“芝英篆”。

圖3 月山家藏

圖4 紫云青霜

(4)印文有時使用特殊符號。①“=”的使用。“=”可以表示重復某字,也可表示重復某偏旁。圖5印中 “怡”字的下方使用“=”,表示重復“怡”字,讀“怡怡”。圖6印中“(仲)”字“”旁下“=”表示重復“”旁,與“ 義”合為“儀”字,讀“仲儀”。②八卦符號。用八卦符號替代文字。圖7印中上字右“(巽)”左“(震)”,合而為“”,即“益”卦,表示“益”字,合讀“益”。③佛教符號。圖8印中“”為佛經中表吉祥的符號。唐武則天時定音同“萬”,義為“吉祥萬德之所集”[2]。

圖5 怡怡園

圖6 仲儀讀

圖7 益

圖8 氣象萬千

2.2注重聯系

在識讀印文時,我們要有聯系和動態的意識,善于發現和利用與鈐印發生關聯的各種線索和信息來幫助辨識。“不應把單個印看作孤立的、靜止的,要將其置于具體的環境中進行動態的考察。從多個藏印的比較中,從藏印與書葉其他文字信息的聯系中,推敲琢磨”[3]。

2.2.1利用印與印的聯系

(1)要善于利用同一書葉中印和印的聯系進行辨識,不應把單個印孤立起來。圖9印上的字為“(懶),下字則有二釋,從字形看,“”可以是“今”字,也可以是“宇”字,字形存在混同。僅憑此印仍不能確定是“今”還是“宇”。此時可以利用印和印的聯系,將辨識的方向轉移到上印。上印文字容易辨識,讀“王瀚”。通過觀察,上下二印大小相當,印色相同,間距合適,應該是同時鈐蓋上去的,屬于同一印主。“王瀚”應是印主姓名,對“王瀚”進行學術搜索:王滔,原名王瀚,字懶今[4]。因此下印“”應為“今”字。

圖9 今/王瀚

(2)對于因鈐蓋不規范、書葉破損、人為破壞等因素造成印面殘缺、印文不清的情況,普查人員可以通過查找其他書葉(可以是同冊書其他書葉,也可是同部書其他冊,或是其他部書)中印文相同且相對清晰、完整的鈐印來辨別。

圖10的印由于書葉蟲蛀嚴重,印面不完整,文字不可辨。在同部書另外一冊書葉也發現一印(見圖11),該印蟲蛀稍輕,文字依稀可辨為“鋤月山農”。由圖10殘存的印文來看,與圖11基本相同,應是同一印,因此可據圖11推斷圖10的印文。

圖10 鋤月山農

圖11 鋤月山農

圖12二印上下鈐蓋,上印與版面墨色文字重疊,難以辨別。在另一部書中,也鈐有二印,如圖13所示。其中下印與圖12下印相同,上印與圖12上印相似。由圖13可知,上下二印大小相同、泥色相當、間距相稱,應為同一印主的套印。因此可推斷圖12上印與圖13上印為同一印,文字為“顧嗣立印”。

圖12 俠君/顧嗣立印

圖13 俠君/顧嗣立印

2.2.2利用印與題跋的聯系

古籍中批校題跋文字為藏書人手跡,落款有署名和鈐印,可利用其中署名信息幫助辨識印文。圖14跋尾署“立齋陳昱識”,鈐印“立齋校藏”。署名既提示了“立齋”二字,又指出印主姓名“陳昱”,印章歸屬也就確定了。對題跋末鈐印文字不敢確定時,可參考其署名信息推斷印文。

圖14 立齋校藏

2.3善用工具

2.3.1利用五筆輸入法

五筆輸入法對于生僻古漢字的錄入有優勢。在不明音義的情況下,我們根據字形通過字根拼合即可輸入某字,這對辨識古文字很有幫助。對于鈐印中的古文字,可先楷定,用五筆輸入漢典檢索其音義及對應正體,然后通過正體去查檢古文字字典,最終確定字形。對古文字進行“楷定”即將古文字轉寫成楷體,其筆畫用楷書筆法書寫,部件和結構不變。楷定后的字形用五筆輸入,然后進行檢索。筆者推薦“海峰五筆”,其集成了Unicode國際超大字集CJK(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75 000多個漢字,基本能滿足古籍用字輸入。對于檢索工具,筆者推薦“漢典網站”(http://www.zdic.net/),它集成了《說文解字》《康熙字典》,并使用Unicode字集。漢典與海峰五筆配合使用,可為生僻漢字找到線索。查古文字,筆者推薦“Chinese Etymology”(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此字庫搜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體,多數古文字可在上面找到線索。

圖15 石隱居士

2.3.2利用圖片處理技術

有時鈐印形制過小而字數較多,肉眼難以辨識。可將其掃描成圖片,通過數字手段放大進行辨識。圖16中印小字多,僅憑肉眼易辨誤。右二列第二字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藏書印選編》中辨作“鈞”。此字僅憑肉眼看確似“鈞”。但若是“鈞”,印文“亦鈞主人”讀起來就不通順。將圖片放大后,字形顯示為“”,是“園”的古文寫法,字形與“鈞”相似,易致誤。印文為“亦園主人”就讀得通順了。有時由于印泥或紙色的原因,印章顯得模糊,也可掃描成圖片后,通過反色、調整圖片對比度和亮度的方式,獲取相對清晰的畫面,幫助辨識。圖17紙為暗黃色,印色也較暗,印色襯托不出文字,造成文字不可辨。我們可以通過圖片工具調整其對比度和亮度,逐漸獲取相對清晰的畫面,進而辨識文字。

圖16 亦園主人印

圖17 董榮卿印

2.3.3利用關鍵字檢索

對于因缺損、遮擋或覆蓋使印文殘缺的情況,可先將未缺可辨的文字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獲取全部內容,再補充殘缺部分。特別對于詩文印,如文字不能完全辨識,可先將可辨的片斷文字作為關鍵詞進行相關檢索,進而獲取全部內容。圖18印中文字有生僻和殘缺筆畫者,從內容上看應為詩句。此印首末幾字因適應印面形狀而有缺筆,其中易確定的文字有“前草不除”,將其作為關鍵字進行學術搜索,得到對應詩句“綠滿窗前草不除”。由此知首二字為“綠滿”,印中二字省傍為“”。第三字“窗”為用古文寫法。

圖18 綠滿窗前草不除

3 確定印主多查檢

確定印主是藏書印辨識的第二環節。確定了印主,就可知某書曾經被何人何處收藏,印主是否為名人名家,是否和批校題跋相關聯等,這關系到藏書版本價值的判定。確定印主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3.1巧妙利用學術搜索

確定印主首先可從鈐印文字提供的姓名、字號、室名、生年、里居、官職等片斷信息中確立關鍵詞進行學術搜索。筆者推薦“讀秀中文學術搜索”(http://www.duxiu.com)作為檢索平臺。圖19印文“侯廷主人”應為字號,據之不足以確定印主。此印上方有一印“聽松濤館珍藏”,提示室名為“聽松濤館”。二印泥色相近、大小相當、間距得當,應屬同一人印。用“侯廷”、“聽松濤館”進行學術搜索可知:阮文藻,字侯廷,江西人,道光進士,著有《聽松濤館詩集》[5]。印主可確定為阮文藻。

圖19 侯廷主人/聽松濤館珍藏

3.2通過印文字體、印泥色澤、鈐印位置辨別

不同藏書人的印章由不同篆家刻制,在字體風貌和刻印風格上必定存在差異。在確定各印歸屬時,可通過比較這種差異進行初步區分。同一人在同一時間鈐印,各印的泥色是一致的;同一豎行上的印應對齊,其中心應基本在一條豎線上;同時各印之間以及印與邊欄之間的間距是均稱的。如果兩個印泥色不一致,間距過疏或過密,印與印的中心并不對齊,那么屬于不同印主的可能性就很大。

圖20下印“梧風蕙露書齋”記其室名,上印“竹柏閑人”為名號。此二印在原書序首葉,印色相同、間距合理,應為同一人之印,但僅憑印文還不足以確定印主。圖21下印“字成九”記其字,上印“大緒私印”記其名。二印大小相當,印色相同,應為同一人之印。此二印在原書卷一卷端。根據“大緒”“成九”檢索可知,印主為“張大緒”[6]。再看圖20與圖21是否有聯系。把兩張書葉放在一起對比,四印印色相同,且整部書只有此四印。通過印色基本可以確定四印屬同一印主“張大緒”。現有文獻只能查到張大緒的字,并無名號和室名信息。利用圖21的信息,即可補充現有文獻的不足,體現出了藏書印的史料價值。

圖20 梧風蕙露書齋/竹柏閑人

圖21 字成九/大緒私印

3.3學會“抓大放小”

對于遞藏關系復雜、鈐印較多的情況,我們可以先確定姓名印,通過姓名檢索獲取印主字號、室名等信息,將這些信息同書葉中其他字號、室名印作比對,逐個確定。若無姓名印,則可通過字號印或室名印去推斷印主,獲取詳細身份信息,再與各印互證。

圖22 

圖23 

圖23凡十四印,各印均編以序號,以方便對照。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則,可先找姓名印。十四個印中,可能體現姓名的有邵瑞彭邵次公讀書記。下面來看這兩個名字的關系,通過學術搜索可知:邵瑞彭,字次公[7]。那么和的印主為邵瑞彭。再看其他印,其中②⑤⑥⑨印文均為“次公”,即邵氏之字,故該四印也歸邵氏;⑦邵為姓,⑧瑞彭為名,二印亦屬邵氏。另外 ,①儀莊珍賞、③澹香書室、④長恂、⑩多牛翁、董、靈楓閣,難以與已知邵氏身份信息對應。下面可從印色分析:①③印色較淡,同其余印差別明顯,此二印應屬他人。④⑩??印色與已確定的邵氏各印印色是一致的,且位置基本對齊,間距適當,可以基本判斷屬于其邵氏。④⑩??中的印文信息在現有文獻中并未記載,可補充文獻不足。

4 判定次序有耐心

判定鈐印先后次序是辨識的第三環節。對于多人遞藏并先后鈐印的情況,確定鈐印次序就很有必要,這是判斷古籍流傳軌跡和遞藏關系的依據。判定鈐印次序需了解鈐印規則:

(1)從前至后。多冊書一般按冊次順序鈐蓋,從首冊至末冊。可能是同一印依次鈐于各冊,也可能是不同印分別依次鈐于各冊。各冊書按卷次依次鈐蓋,各卷按卷端、卷末順序鈐蓋。正文之外,按書衣、題簽、牌記、護葉、序、目錄、凡例等順序先后鈐蓋。總的來說是“從前至后”。

(2)先內后外。指先版框內,后版框外。在卷端或篇首,一般先鈐于首行題名下方空白處,然后是著者左右或上下空白處,以不覆蓋版刻文字為宜。框內多是小印,或方形,或豎長方,寬度與行格一行或兩行寬度相當。如空間較大,也可用大印。若在卷末或篇末,則在版框左下方空白處。如框內無空白或已鈐滿多印,則移至框外。首先是右框外書腦,其次為上欄天頭。書腦受裝訂線的影響,空間有限,印大小合適則可蓋,若空間過小,則直接移至天頭。一般天頭空間較大,適于鈐蓋大印。若天頭有批校文字,鈐印宜避開,以免覆蓋。

(3)從右至左,先下后上。無論框內或框外、框右或框上,鈐蓋順序基本從右至左、先下后上。版框內右下方,最右行始(單行或雙行,根據印的形狀大小而定),從下至上鈐蓋。右行蓋滿則移至左行,同樣從下至上鈐蓋。如在卷末,印一般從最左行開始,由下往上蓋。框外右邊欄外一般由下至上依次鈐蓋。天頭一般由右至左依次鈐蓋,若天頭較寬,還可由下往上鈐印。

鈐印是否規范,可反映收藏者對待藏書的珍視程度。由于遞藏關系復雜、鈐印過多等客觀因素造成后來收藏者不能完全按照規則鈐印的情況,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對那些胡亂鈐印、不講規則,甚至損壞藏書的情況是應該批評的。

要想判定鈐印次序,首先確定印主,然后考察其生活時代先后。同時代的印主依據其鈐印位置關系判定次序。對于那些無法通過印文推斷印主的鈐印,可結合其鈐蓋的位置、印泥的色澤、字體風貌、同其他鈐印的聯系等進行合理推斷和綜合考察。另外,藏書多有師生相承、朋友相贈、家族相傳、公私相授的情況,若能了解遞藏人的關系,在判定鈐印次序的時候,就可先入為主,有的放矢,減少考證。

圖24凡十八印,均配以編號。首先確定這十八印的歸屬,其中印文指示人名的有:①季振宜藏書、②汪士鐘藏、⑥楊以增印、?楊承訓印、?祁陽陳澄中藏書記。我們可對以上人名分別進行學術檢索,獲取其詳細信息,后與其余鈐印對照,逐個確定歸屬。

圖24 

季振宜,字詵兮,號滄葦。清順治(1647)進士。家本豪富,江南故家之書多歸之[8]42。《明清藏書家印鑒》(后稱《印鑒》)收有印①[8]43。汪士鐘(約1786—?),字閬源,清長洲人,藏書皆得之于黃蕘圃所藏之室,為“藝蕓書舍”[9]。《印鑒》收有②兩印[8]145。楊以增(1787—1855),字益之,號至堂。前后所收書籍達十余萬卷,藏書樓為“海源閣”。因得經史各四部宋版書,遂稱“四經四史之齋”。藏書經子楊紹和,孫楊保彝,曾孫楊敬夫三代遞藏[10]547-548。《印鑒》收有⑦至堂、③四經四史之齋、⑥楊以增印[8]137-138。查其子“楊紹和”可知:楊紹和(1830—1875),字彥合,號協卿,楊以增子。卒后藏書由楊保彝(字鳳阿)、楊敬夫(字承訓)繼承[11]。《印鑒》收有⑨紹、⑩協卿、⑤東郡楊氏鑒藏金石書畫記[8]140。楊敬夫,字承訓,海源閣藏書第三代傳人。有“楊承訓”“海源殘閣”等藏書印[12]。由此可知,楊承訓印、海源殘閣,歸楊敬夫。陳清華(1894—1978),字澄中。因曾以萬金獲宋版《荀子》,遂名其藏書處為“郇齋”[10]919。由此可知,、郇齋,為陳清華印。秋浦、憲奎,與以上印主并無聯系,需另外考察。通過學術搜索可知,汪憲奎,字秋浦,清代吳江人[13]。《中國鑒藏家印鑒》收有兩印[14]。彭城,記籍貫或里居。此書書尾題:辛丑年孟春重裝,懷古堂識。并鈐“彭城”,與同。另卷十九末鈐“錢興祖印”,由此線索通過學術搜索可知,錢興祖,字孝修,號幔亭,清初常熟人。富藏書,室名“在茲閣”“懷古堂”。藏印有“孝修”“彭城”“懷古堂錢孝修圖書記”等[15]。可知印屬錢興祖。④平陽汪氏藏書印,提示姓氏族源。初以為是汪士鐘印,但從位置看與②距離甚遠,缺乏呼應。筆者通過查考相關資料發現,此印曾分別與“汪文琛印”和“文琛”合并鈐蓋[16]2,207,因此④屬汪文琛。汪文琛,字厚齋,清藏書家,子汪士鐘[10]492。

經以上分析,各印分組為:季振宜①;汪文琛④;汪士鐘②?;汪憲奎??;楊以增③⑥⑦;楊紹和⑤⑨⑩;楊敬夫??;陳清華??;北京圖書館⑧;錢興祖?。根據印主時代和人物關系并結合鈐印位置,可以勾勒出遞藏次序:錢興祖→季振宜→汪文琛→汪士鐘→汪憲奎→楊以增→楊紹和→楊敬夫→陳清華→北京圖書館。

5 辨識結果須查證

(1)辨誤。“辨印不僅是辨古為今,還要辨誤為正。除了將古文字釋讀為今文字,將印文用字中的訛誤字辨為正字,還要判斷印文在用詞、句法、文意及其反映的歷史事實上是否有誤,須有歷史事實作印證,有據可依”[3]。一是將原印中本來刻錯了的字進行辨正;二是將辨識出來的文字讀通、讀準。由“讀文字”檢驗“識文字”,以是否符合客觀事實為標準。

對于印面文字表示的含義,不僅要讀通,還要讀準。有時印文可能有兩種讀法,從語法和語義上都可以讀通,但是只有一種語義是符合客觀事實的。“識文字”的結果最終還要落實到“讀文字”上來,看是否能讀得通,是否符合語法、語義,再看是否讀得準,是否符合客觀事實。

圖25印中末字字形為“齊”,印文若據之讀“求放心齊”則文意不通。此印記齋名,“齋”誤刻作“齊”,讀“求放心齋”。圖26的印文可能有兩種讀法:“杭州徐珂仲可甫心賞”和“杭州徐珂仲可惠賞”。是“心賞”還是“惠賞”呢?從詞義角度來看,鑒賞詞中并無“惠賞”一詞和用法,而“心賞”則經常如此用。后一種讀法誤將“甫”“心”合起來看成“惠”字,“甫”一般用于名字后作修飾表美稱,不宜與“心”合讀為“惠”。圖27的印文可二讀:“楊峴信/印”和“楊峴/信印”。就字面來說,兩種讀法都讀得通。從慣性讀法來說,普查人員更容易讀第一種,因為“姓名+印”是一個常見的印文格式。那印主究竟是“楊峴”還是“楊峴信”呢?需進一步考查。通過學術檢索可知,楊峴,字見山,清代書法家。“楊峴信印”一印亦見于相關記載[17],“信印”即“印信”,因此后一種讀法是符合歷史事實的。

圖25 

圖26 

圖27 

(2)辨偽。即辨偽印。歷史上常有通過描摹或仿刻的方式偽造名家印章鈐蓋于書以提高書價的情況,在古籍整理中也要注意辨別名家偽印,以免誤判藏書歸屬及版本價值。要辨偽印,就需要真印原圖作對照,因此藏書印譜或書影圖錄等資料就十分重要。

6 平臺著錄應詳盡

古籍普查平臺中鈐印著錄一項的各字段應盡可能詳細著錄。“順序號”可以根據印章在書葉中位置按“從前至后,由下至上,從右至左,先內后外”的原則配給,以實現著錄的統一規范并便于審核比對數據。“印章釋文”除了按印面文字實際的排列次序著錄外,還應按讀通、讀準之后的語詞順序進行著錄。印主的朝代、國別及印主姓名按辨識結果客觀著錄,同時在鈐印附注中對印主身份信息進行說明。鈐印附注還可以寫下辨識的思路、方法和注意問題等。此外,普查平臺鈐印著錄字段中應補充以下幾項:(1)印面尺寸。測量印章的實際尺寸,如長、寬、半徑等。印章掃描成圖片在電腦顯示或打印輸出時,是按比例呈現的,并不是其原始寸尺,因此測量印章實際尺寸就很有必要,同時也有利于真偽印的比對。(2)印章位置。除了注明印章所在葉面,還應進一步注明所在書葉中的具體位置,以免因鈐印過多在翻看比對時造成混淆。可在書影上為每個印章標上順序號,此順序號與普查平臺上鈐印登記的順序號對應。(3)印文字體。記錄鈐印所采用的古文字字體,為編制相關字表或字典積累材料。

7 確定書影細甄選

首先避免重復。確定鈐印書影時,應盡量選取能包含全部印章的書葉,而不必同時選取包含相同印章的書葉。例如,葉A鈐有a、b兩印,葉B鈐有a、c兩印,葉C鈐有a、b、c三印,那么確定書影時選擇葉C即可,不必A、B、C都選作書影。其次注重質量。優先選取印章清晰無污損,且鈐印文字不與版刻文字或線欄交叉重合的書葉作書影。

8 完成之后做整理

鈐印辨識完成后應及時總結和整理:(1)對鈐印在文字運用、詞匯句法、章法布局、鈐蓋位置上的特點進行總結;(2)對鈐印文字識讀過程中的思路及步驟、運用的方法和工具作好筆記;(3)將鈐印原圖按印主進行歸檔,制作索引并匯編藏書印譜,便于查檢比對;(4)以鈐印為線索,將同一印主的藏書進行歸并,編纂藏書目錄;(5)對同部古籍或不同古籍中同一印主的多個鈐印所反映的零碎的身份信息進行綜合,形成人物小傳,以補正文獻;(6)將各部藏書的遞藏關系和流傳軌跡作好梳理,積累藏書史料;(7)搜集辨印過程中碰到疑難古文字,編制字表字典。

關于古籍普查中藏書印的辨識和著錄,筆者最后提出三點設想:一,利用古籍普查平臺建設藏書印數據庫,使之具備原圖對比、全文檢索、數據傳輸的功能,形成動態資源庫。二,編寫一本鈐印辨識的實例解析,從古籍普查中選取典型印例,從印文識讀、確定印主、鈐印次序判定三個環節進行講解,便于普查人員借鑒其中的思路和方法,并將其運用到普查實踐中去。三,加快以藏書印為主題的印譜或圖錄類圖書的出版,為學習和研究提供充足材料。

注 釋:

①本文用圖取自《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藏書印選編》《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中華再造善本》,限于篇幅,不一一注明。

[1]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古籍普查培訓講義[EB/OL]. [2014-08-16]. http://www.cqlib.cn/res/guji/doc/pxjy.doc.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政策法規室. 語言文字工作百題[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49.

[3]莫 俊. 古籍藏書印辨識舉例[J]. 圖書館論壇, 2013,33(4):181.

[4]趙云澤. 中國新聞傳播史[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53.

[5]周 鼎. 貴州古舊文獻提要目錄[M]. 貴陽: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1996:168.

[6]柯愈春.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上[M].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352.

[7]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名人手札選萃[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133.

[8]林申清. 明清藏書家印鑒[M].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

[9]麥群忠, 朱育培. 中國圖書館界名人辭典[M].沈陽:沈陽出版社,1991:120.

[10]李玉安, 黃正雨. 中國藏書家通典[M]. 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 2005.

[11]李玉安, 陳傳藝. 中國藏書家辭典[M].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279.

[12]王河主. 中國歷代藏書家辭典[M].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153.

[13]傅延齡. 傷寒論研究大辭典[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00.

[14]鐘銀蘭. 中國鑒藏家印鑒大全:上[M]. 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457.

[15]梁 戰, 郭群一. 歷代藏書家辭典[M].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357.

[16]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古籍保護中心. 第一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M].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8.

[17]上海嘉泰拍賣有限公司. 隸書五言聯[EB/OL].[2014-10-24]. http://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68302396.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 Seals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general survey of ancient books, which conerns the researching of oringi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version values of the book collections. It is also a weak section, and always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schedule of general survey of ancient books. There are eight key points in identification of ancient book seals: seeking positions of the seal with no missing out, be thoughtful in idetifying the seal characters, confirming the seal's master by multiaspect search, judging the order of seals patiently, checking the result of identific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seal data should be in detail on the survey platform,selecting the book photograpg carefully, and making a summary after identification.

General survey of ancient book; Seal in book collection; Seals interpretation

G256

A

2015-04-29 ]

*本文系2015年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二五”規劃青年課題“廣東藏書家印鑒整理研究”的成果之一,項目編號:15Q09。

莫 俊 男,現工作于暨南大學圖書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日本少妇又色又爽又高潮|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国产91蝌蚪窝|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呦女亚洲一区精品|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香蕉在线| 国产男人的天堂|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国产精品理论片|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 日韩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翘臀在线看纯欲|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91高跟丝袜|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www.99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19p| 色噜噜综合网|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 成人午夜久久| 亚欧美国产综合| 免费久久一级欧美特大黄|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影视库国产精品一区|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 九九九精品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欧美狠狠干|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h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影院| 伊人色天堂| 欧美一级在线看|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亚洲女人在线| 欧美a在线看| 色亚洲成人|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中字无码av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亚洲色图狠狠干|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亚洲综合第一区| 国产微拍精品|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伦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91麻豆国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