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英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的管理、運營模式也順應發生變化著以適應發展需求。由于內外環境的不斷改變,事業單位部分員工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在日趨多元化發展,這成為事業單位政工工作面臨的新挑戰。事業單位的政工工作要適應新的形式發展、牢牢把住思想陣地,就要不斷改進工作機制、體制機制和模式方法,才能順應改革,對單位的管理運營形成更加有效的支持。
一、事業單位政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政工隊伍不強
由于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少、業務工作繁重,大多數單位中沒有設置政工工作專門崗位,沒有專人負責政工工作,相關工作都是由組織人事部門或工會等部門代理執行。工作崗位的混崗導致單位不會或很少聘任專業人員從事工作。這就使從業人員在文化素質、業務能力、理論水平、專業素養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先天不足;由于管理體制的原因,更沒有定期組織政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提升,導致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業務能力與從業時間的增長不能比例,形成后天缺失。先天和后天的雙重原因,造成了大多數事業單位沒有強力、專業的政工工作隊伍,工作針對性不強、專業性不高、效果不顯著。
(二)工作方法落后
事業單位因其特殊性,政工工作主要方法仍采取訂閱、學習各大報紙、各級文件精神等單一、傳統的方式,不能很好的利用網絡平臺和移動平臺等新的媒體平臺,工作思路與員工平時的信息閱讀習慣和吸收方式發生背離,使員工參加思想政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的接受度和學習效率等都大打折扣。加之不能專人專崗,導致政工人員與工作對象之間個人溝通時間很少,不了解員工想法也不能掌握其思想動向,開展工作的針對性不強,效果差強人意。
(三)保障制度缺失
事業單位的主要資源往往向業務部門傾斜,導致了政工工作為經濟發展工作讓步,雖然短時間內能夠提高單位工資效益,但是長時間看,重經濟、輕思想不利于把握單位的發展方向,不利于單位的健康發展。單位各部門之間沒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導致其它部門對政工工作缺乏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相關工作難以開展。且由于單位性質的約束不能建立新的、專項的激勵機制和鼓勵制度,從而不能從根本上調動從業人員工作積極性。
(四)創新意識薄弱
因為種種原因,政工人員在開展工作時思想僵化,缺乏創新意識,對問題的分析和處理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依賴經驗,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至于在遇到新問題、頑固性問題時無從下手。
二、提高工作效果的建議
事業單位是黨政機關的延伸,部分單位還掌握著行政權力,政工管理工作能夠改善事業單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有效提升事業單位在群眾中的公信力。各單位要堅定不移的推進行政工管理工作,轉變傳統管理模式,創新管理途徑,不斷完善工作管理制度。
(一)轉變觀念
事業單位領導班子要提高對政工工作的重視程度,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單位的業務工作及經濟效益聯系起來,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夠為生產經營活動服務,進而促進單位整體效益和綜合實力的提升。領導班子要轉變觀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從原來的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轉變,并以身作則,加入思想政治的學習中,促進單位內部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凝聚力,引導全單位員工更加積極的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為單位服務。
(二)完善制度
制度建設是工作的基石和根本,要想改善政工工作現狀,最根本的就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采取專人專崗,將政工工作獨立出來加以推進。建立縱橫連貫的工作體制機制,形成政工部門和各業務部門良性溝通的良好工作格局。因地制宜,創造性的將單位原有的激勵機制與政工工作有效結合,激發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加強力量
派遣從業人員參加系統內部、行業內部、黨校、高校等組織的專業知識培訓,改進工作理念,提高工作水平,不斷培養創新意識。加強選拔、梯次培養,逐步壯大從業者隊伍。對政工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幫助其了全面解單位業務運行狀況,加強政工工作對業務工作的針對性。邀請行業經驗豐富的專家來單位進行講學,向從業人員面授最新的政工經驗和理論知識等,不斷提高工作素養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創新模式
強化運用網絡、大數據、多媒體等新技術開展政工工作,加強相關門戶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賬號等的建設,使工作方式更加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更加符合人們攝取信息的習慣,工作信息傳達更加高速有效,強化政工工作效果。要加強政工人員和員工的一對一接觸,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時了解干部群眾的工作狀況和實際需要,對反映的問題進行系統歸納,并制定專門的行之有效的方案,及時處理問題,使其能夠安心投入工作,從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支持和推動經濟工作。
(五)建設文化
集體文化能夠提升單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在政工工作中還要打造單位的獨特文化等,并以獨有的文化為中心,加強干部群眾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一個有獨特靈魂和戰斗力的團結集體,從而促進事業單位快速發展。
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快速變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狀況發生了巨大變化,事業單位的體制和機制、工作模式也發生著巨大變化,政工工作要能夠順應改革、及時調整制度,能夠與時俱進、調整工作方式,能夠跟其他工作相互配合協調發力,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從而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