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趙煜
摘 要:國有企業改革歷來是社會普遍關注的重點改革領域,本文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分析國有企業分類、國有資本體制內涵的基礎上,淺談一下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國有資本配置體制的改革路徑,分析了國有企業分類改革的必然性,強調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將宏觀“管資本”和微觀“管企業”相結合的重要性。
關鍵詞:國有企業改革;企業管理體制;資本配置體制;現代企業制度
一、國有企業的分類
在中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存在著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它們的地位和目標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有必要對國有企業進行分類分析。國有企業可以劃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一)公益性國有企業,這類企業應被賦予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沒有經濟性目標,即不以盈利為目的,其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務,以社會和諧和穩定為唯一目標。
(二)盈利性(或競爭性)國有企業,這類企業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其首要目標,沒有任何強制性社會公共目標。但其自覺提供公共服務是履行社會責任的行為,應予鼓勵。
(三)自然壟斷和稀缺資源類國有企業,它被稱為“適度壟斷性國有企業”。國際通行的做法都是國有經營,因為這類企業具有成本遞減性,因此價格一般定在平均成本水平上,而民營則無法保證這種定價水平;稀缺資源,為防止稀缺資源過度耗竭,也必須由國有企業來經營。這兩種企業經營的基本原則是盈虧平衡,不賠不賺,即以社會公共性作用為主,經濟性作用居次,以最大限度保證公正福利最大化。
以上分類,客觀地反映了國有企業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具有雙重目標或基本作用:一方面它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國有企業是公共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擔負著調控國家宏觀經濟、為公眾提供服務、推動和諧社會進程的歷史使命,這類目標要通過公益性國有企業和適度壟斷性國有企業來實現。
二、國有資本體制的內涵
國有資本體制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國有資本配置體制,這是第一層次的體制;二是國有企業管理體制,這是第二層次的體制。兩個不同層次的體制及其改革,不可混為一談。
三、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企業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經濟總體實力不斷增強,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國有企業需要進一步解決的體制、機制、結構和歷史遺留問題仍然很多,需要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推進改革。
從現行國有企業管理體制上說,國有企業的弊病或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點:
一是政府部門干預多,二是機制不靈活,三是法人治理結構不健全,四是創新動力不足和創新能力弱。
為了解決以上的不足,就要提到國有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要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真正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的市場主體。其中的每一項要求都包含了理順政府和企業關系的管理國企體制的改革。
四、國有資本配置體制改革
如果國有資本體制的改革僅僅停留于第二層次(國有企業管理體制),而沒有進而對第一層次,即國有資本配置體制進行認真改革,國有企業體制的改革很難有重要的突破,國有企業體制現存的弊病或問題還會繼續存在。因而,國有資本配置體制改革勢在必行,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中之重。
國有資本配置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強化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國有資本的配置權,而不再主管一個個國有企業。有關專家的建議如下:
一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只管國有資本的配置,負責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也就是負責國有資本的配置效率的提高。
二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之下的各個國家投資基金公司,在把國有企業的國有股份納入自己的資本總額的同時,對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狀況進行清理、核實,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也進行清理、核實。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就轉入對國有企業的資本運營的考核工作。
三是國家投資基金公司在必要時,經過一定程序,經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以發行國家投資基金公司債券。這是國家投資基金公司為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而需要新增國有資本時所籌集的。
五、國有企業分類改革
不同類型的國有企業屬性不同,目標不同,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這就要求國有企業改革應該分類進行。分類改革的思路,既強調了國有企業的盈利性,又兼顧了國有企業的公共性,這對于國有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對于國民福利的提高,是非常現實的路徑選擇。
(一)公益性國有企業。公益性國有企業的作用是直接提供公共服務,而非盈利。
(二)競爭性國有企業。對于競爭性國有企業,國家必須放棄保護,或不再賦予其任何行政性壟斷地位和政策支持,讓他們在市場上與民營企業進行平等的競爭。
(三)適度壟斷性國有企業。
總之,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國有經濟、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不少表述都有新的突破、新的任務,為下一步國有經濟布局的戰略性調整、國有資本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的完善、國有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指明了方向。希望國有企業改革在把宏觀層面的“管資本”和微觀層面的“管企業”結合起來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改革步伐。
參考文獻:
[1]喬均.國企管理制度改革的公平與效率思考[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3(1).
[2]劉錦.推進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的創新[J].經濟縱橫,2003(6).
[3]張高旗,高鳳林.管理國企的體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關鍵[J].廣西社會科學,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