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濱源
摘 要:我國人力資源與勞動工資的關系在總體上是比較和諧的,但是市場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勞資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勞動用工方式的多樣化導致勞資關系呈現多元化的形式,這樣也就增加了勞資糾紛現象的發生,不利于企業的發展,構建和諧的人力資源與勞動工資的關系非常必要。
關鍵詞:人力資源;勞動工資;和諧關系
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情況下,企業的用人方式更加靈活,勞動用工方式有四種,勞務派遣、社會合同制、正式工以及兄弟公司的人才交流,多樣化的用人方式也導致了企業員工的流動性增加,這也是現代社會非常普遍的一個問題。人力資源流動性過大對企業來說存在著很多不利的因素,制約了企業的發展。
一、建設人力資源與勞動工資和諧關系的現實意義
首先影響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員工在不斷的流動之中,在企業待的時間比較短,很難對企業表現出強烈的忠誠度。員工的忠誠度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另外,由于不穩定的勞動關系不能很好的將企業的員工和企業中的崗位匹配,員工與崗位之間的匹配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觀察才能夠進行更好的匹配,如果人員不斷的流動對員工與崗位之間的匹配是非常不利的。企業只有將員工和崗位精準的匹配,才能提高企業的整體工作效率[1]。最后,也提高了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成本。一般情況下,新來的員工都是要進行一定的培訓之后才能上崗,在培訓的過程中企業需要花費人力資源和財力,而員工的流動速度過大就無形的增加了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成本。這對企業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為了實現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企業應該采取多種措施來穩定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建立和諧的人力資源和勞動工資的關系。
二、建設人力資源和勞動工資和諧關系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業績考核制度體系
要構建和諧的人力資源與勞動工資關系,企業應該從員工的角度出發,保證員工的利益,所以企業可以制定科學完善的業績考核制度體系來完善企業的薪酬體系。企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采取多種工資制度,并且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保證員工的薪酬發放合理,既能保障員工的利益,又能保障企業的利益。為了尊重人力資本的權力,企業應該制定相應的鼓勵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員工可以體會到自身積極工作所帶來的實際價值,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利益,還可以為員工自身帶來利益,只有這樣,才能調動企業所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另外,還可以讓企業的員工持有企業的股份,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將人力、物質以及貨幣有效的統一,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制定靈活的內部分配制度
為了最大程度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企業應該在制定合理的薪酬分配的制度基礎上,通過物質的利益來提高員工的勞動積極性,讓企業內部的分配制度更加靈活。現代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所以勞動工資的分配形式也呈現出多樣化,如果企業再制定工資分配的激勵功能,那么就可以構建人力資源和勞動工資更加和諧的關系。也就是說,靈活的內部分配制度,使得勞動者的收益不再僅僅是依靠工資這一種單一的形式,而是由工資和工資以外的收益共同組成,這樣就可以減少工資與員工利益之間的矛盾[2]。工資以外的收益可以通過企業制定的激勵制度來實現,包括外部激勵和內部激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都將外部激勵制度向內部激勵制度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對人力資本就會造成有利的影響,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這樣有利于企業內部凝聚力和競爭力的增加,為人力資本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從而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
(三)制定獎金發放方案
市場經濟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企業也應該不斷完善員工勞動工資的分配制度,在按勞分配以及激勵制度的基礎上,還應該制定一些獎金發放的方案,既要保障獎金的發放具有公平透明性,同時還要體現出不同員工之間的距離,讓員工的獎金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所帶來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獎金的發放也應該多樣化[3]。在制定獎金發放的方案時,要處理好工資和獎金的關系,要保證所有員工的基本利益,也就是基本工資的部分,要遵守按勞分配的原則,對于持股的員工要同股同利。另外,為了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要規范勞動合同,最基本的就是要準時發放工資,并且要做到獎罰分明,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
(四)合理使用人力資本產權
企業在建立各種制度的時候,例如薪酬制度、獎金發放制度等,需要對人力資本產權引起足夠的重視,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本產權的作用。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最先考慮的應該是員工的利益,其次是管理層的利益,最后才是企業的利益,雖讓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但是這個過程需要的是企業員工的工作。所以企業必須要合理利用人力資本產權,建立對人力資本發揮作用的人力激勵制度,調動所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員工也能成為企業的真正股東之一,讓員工的工作是為了自己而做,而非只是為了企業,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企業人力資源的作用,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三、結語
人力資源和勞動工資的和諧關系的建設不但與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我國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企業只有建立完善的業績考核制度體系以及靈活的內部分配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管理體系,才能使人力資本的產權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
參考文獻:
[1]劉湘國.論非公有制企業勞資關系的微觀協調機制建設[J].北京市計劃勞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6(04):55-56.
[2]李敏,張彤.西方勞資關系沖突管理研究綜述[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6(03):36-37.
[3]徐宗玲,李艷華.臺灣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與啟示[J].開發研究,2014,35(0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