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庭+張偉光
一、舞龍——傳承地域文化
北京順義區楊鎮中心小學位于京東重鎮,是一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校。2007年,學校開始自主開發校本課程。為了弘揚民族藝術,展現地域特色,彰顯學校活力教育的內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楊鎮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龍(楊鎮一街龍)納入校本課程。學校開設此項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熱愛民族文化、熱愛家鄉文化的情感,培育具有豪邁氣質和活力精神的新一代楊鎮人。在“楊鎮一街龍”傳承過程中,楊鎮中心小學以“面向個體、輻射周邊、育人為本、彰顯特色”為基本原則,不斷挖掘周邊教育資源,拓展傳承途徑,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學生參與舞龍活動的積極性,努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逐漸形成學校的特色品牌,讓“楊鎮一街龍”在楊鎮乃至順義地區成為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保證課時,足保證活動質量的前提。楊鎮中心小學將“舞龍”課安排在各班的課程表當中,隔周-課時,每學期共10課時。同時,在雙周五下午第一節課的校本課程時間安排集中活動。負責舞龍的趙連友老師組建了學校舞龍隊,在校本課程活動時問進行訓練。
舞龍訓練取得了可喜成果,舞龍隊參加了區中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五月鮮花”和“二月新春”文藝展演、區啦啦隊大賽等文化活動,展示了楊鎮小心小學舞龍校本課程的成果。
二、舞獅——彰顯民族風采
2012年12月,楊鎮中心小學聘請中國龍王王玉璽、楊華夫婦作為校外輔導員,在校內開發了舞獅課程,并成立了獅舞團。王玉璽、楊華二位老師作為學校獅舞團的校外輔導員兼教練員,定期到學校進行指導。2013年,參加了順義區教育系統春節團拜會。初次亮相,楊鎮中心小學的《快樂的小獅子》就贏得了在場觀眾的一致好評2013年3月,獅舞團參加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頒獎晚會,不僅展示了中國少年的風采,還與國外青少年一起互動,教他們基本的獅舞動作,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北京市文聯的領導和有關藝術家對楊鎮中心小學傳承民族傳統藝術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肯定2013年5月30日,獅舞隊在順義七彩蝶園參加了“六一”游園活動,為來自全區70余所小學幼兒園的孩子們進行獅舞表演。2013年6月,赴俄羅斯海參崴參加“炫舞輝煌——2013中國·俄羅斯舞蹈及才藝展演”,在參賽的幾十個代表隊中脫穎而出,一舉獲得特等獎、優秀組織獎、創作獎。6月29日,楊鎮中心小學獅舞團參加了全國民族民問才藝大賽睚順義文化節楊鎮第二屆廣場文化大賽。快樂的小獅子伴隨著歡快的音樂時而翻滾,時而跳躍,時而騰空而起,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此次演出,楊鎮中心小學獅舞隊獲得了特等金獎楊鎮中心小學獅舞活動先后被順義電視臺和京郊日報、千龍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三、舞龍與舞獅——形成學校特色
如何將舞龍與舞獅進行有效整合,讓楊鎮一街龍與傳統舞獅相結合,讓這兩個傳統文化項目在學校得以傳承與發展,形成學校的文化特色,這是楊鎮中心小學思考的一條創新之路。在區教委和鎮政府的指導下,經過有關專家和教師的認真研討,大家一致認為,龍獅合一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也具備開展此項活動的有力條件。
一是領導和學生家長大力支持。此項活動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學生家長的充分認可,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人力支撐和保障。
二是學生有熱情,參與積極性高。此項活動為學生了解并學習傳統文化提供了空間和舞臺,他們參與龍獅隊的熱情非常高,一批批優秀學員會源源不斷地補充上來,形成良性發展的梯隊。
三是有專家指導。專家的親自指導可以讓孩子們正確、高效率完成訓練任務,可以組編更加貼合學生實際的動作,選取富有特色的演出曲目和內容,為活動的開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保證。
四是有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師隊伍。學校挑選了事業心強、富有責任感的老師作為日常管理和訓練指導老師,保證完成每日的訓練任務,確保高標準完成各種動作。
五是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為保證龍獅團各項訓練活動的開展,制定了考勤制度、例會制度、訓練教師責任制度.排練教師管理制度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活動有序開展。
幾年來,隨著楊鎮一街龍和獅舞傳承項目的不斷完善,舞龍與舞獅的知識在學生中普及率不斷提高,學生對“龍獅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學校先后編制了“龍獅”校本教材,創編一套獅舞操在全校推廣,讓舞龍與舞獅這兩項民族傳統藝術在下一代得到了傳承和發展。幾年來,從楊鎮中心小學畢業的學生全部學習了此項課程,全部參與過“龍獅舞”實踐。龍獅舞活動逐漸成為學校的文化景觀和文化特色之一。
四、龍獅合一——發揮育人成效
舞龍、舞獅活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穿越、翻跳等動作的連貫都需要良好的體能。通過訓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協調能力都得到了鍛煉。舞龍、舞獅的道具相對于十米歲的孩子來說,也是一種挑戰。要舉著幾十斤重的龍頭跑上三四分鐘,穿著獅子服裝完成一整套表演的路數,長期如此,學生的肌肉、臂力、耐力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
龍獅合一,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對學生的精神意志與道德品質形成積極影響,培養了學生的三種精神、四種能力、五種品質。三種精神是:團結合作精神、吃苦耐勞精神、奮勇拼搏精神;四種能力是: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五種品質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的情感,團隊合作能力,堅定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自信心和榮譽感。
龍獅舞團成立以來,不僅讓楊鎮中心小學師生受到了龍獅文化影響,同時通過表演及文化交流等活動為楊鎮地區青少年搭建了傳承中華傳統藝術的舞臺和展示空間,輻射到小店、沙嶺、李各莊等地區學校,讓更多農村地區的孩子感受到家鄉傳統文化的魅力,提升了孩子們的家鄉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2013年10月,楊鎮中心小學以“活力教育,放飛夢想”為主題的一套龍獅表演參加了順義區教委在國際鮮花港舉行的“彩虹假日炫”學生社團專場展示,為整個活動掀起了高潮,得到了現場游客及觀眾的好評和贊譽。
龍獅舞社團活動體現了楊鎮中心小學校訓“誠愛勤勇”中講真誠、會合作,會愛人、懂奉獻,敢吃苦、耐磨練,勤鍛煉、勇爭先的精神內涵,已經形成學校的文化特色與品牌。
為了讓龍獅文化在楊鎮中心小學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將龍獅活動開展得蓬勃而富有生機,今后,楊鎮中心小學還會不斷探索,大膽創新,讓龍獅文化在農村小學煥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