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欽
摘要:新課改要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以學生為核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學生的角度探索教學方式。同時新課改還要求: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雖然如此,但是在初中數學改革后,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下面對初中數學課改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詳細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改;問題;對策
前言
在新課程下,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對教材新課程標準及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并取得豐碩的成果,這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們還應該意識到: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必須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研究,并制定正確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深化課程改革的推進。
1. 初中數學課改后存在的問題
1.1 對教材的把握程度有待加強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教材是根據新課程標準編制的教材,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資源,在課改后,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準確把握教材,保證課改后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是當前初中數學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存在兩種傾向:第一種是嚴格的按照專家編寫的新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整個教學活動都不能偏離新教材,屬于典型的死扣教材;第二種是教師覺得新教材中的內容比較少,缺乏很多重難點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參照以往的教材。產生這兩種傾向的主要原因是數學教師沒有準確的掌握教材,教師要明白課改后的教材是根據國家相關標準編制的,這是一個最基礎的要求,但是初中屬于義務教育范疇,學生只要通過自身努力,就能達到義務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說新課改并不是指學生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就完事了,還要盡量達到義務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師不能僅用教材這一種教學資源,還需要結合其他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
1.2 學生的主體地位仍未突出
新課改下要求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學生的參與意識、積極主動性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難以消除對教師的畏懼感,無法在教師面前完全放開,這就對教學效率造成一定的影響。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因為課程的安排,加快教學進度,這也會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造成一定影響,因此,在課改后,初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仍需進一步突出。
1.3 教學層次性仍需改善
在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雖然得到極大的改善,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極大的提高,但在教學層次性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集中進行講解,對于基礎能力比較好的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沒有什么壓力,但是對于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而言,教師講的內容必然有一部分難以聽懂。當大部分學生聽懂教學內容后,教師再問學生是否有不懂的地方的時候,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往往不回答,這樣就會給教師造成一種錯覺,認為學生都掌握了知識。長此以往,基礎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則會表現的越來越差。為了有效地避免這種現象,教師必須加強教學的層次性,分層次、分階段的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實現所有學生的共同發展。
2. 解決初中數學課改后問題的措施
2.1 結合課改要求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材
新課改后,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教師首先要對新課標有詳細的研究,了解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并與教材進行對比,盡量做到新課標與知識點的相互對應。對于教材中缺少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適當的進行添加、補充,教師要明白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靈活的應用教材,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生活體驗,將一些熱點話題與教材結合起來,如教師在講解初二數學上冊第三章的“軸對稱與坐標變化”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楓葉、徽標等圖案有什么特征,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軸對稱實物,這樣對學生進一步理解軸對稱有很大的幫助。
2.2 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要實現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這就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核心,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教材,并為學生留出自主學習的時間、空間,這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推理能力、驗證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設置一些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例如教師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的相關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清楚二元一次方程的定義,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小明和朋友去公園游玩,門票共34元,其中成人票5元,兒童票3元,那么一起游玩的有幾個成人、幾個兒童?這時學生會設成人有x個,兒童有y個,則5x+3y=34,由此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3 加強教學的層次性
有初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等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的層次性,這樣才能確保所有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設置一些難度比較大的問題,讓其自主探索,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為其設置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這樣就能保證基礎好的學生不會因為過多的聽基礎知識而厭煩,而基礎差的學生不會因為聽不懂而喪失學習興趣。
2.4 應用多種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
另外,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還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如合作學習法、情景教學法、情感教育法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起,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考與到教學活動中。
3. 總結
新課標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初中數學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教學觀念,結合課改要求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層次性教學,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藝.淺析初中數學課改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8):132-133.
[2]史來順.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09):125-126.
[3]方峰澤.淺析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27):118-119.
[4]晏水兵.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30):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