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蓉
摘 要:微課易于學生接受,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單一的主題上,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關鍵概念或較難理解的一些知識點。當前,微課教學已成為課堂教學或學生課后自學、復習的重要手段,從微課的制作和應用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微課;制作;應用
微課是授課老師自己錄制的微小視頻課程,供學生自行學習或復習,一般長約10~15分鐘,因其短小精悍,方便簡捷,俗稱微課.微課易于學生接受,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個單一的主題上,能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關鍵概念或較難理解的一些知識點。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意愿,自行選擇控制播放,能夠將較為短小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頗受學生的歡迎。當前,微課教學已成為課堂教學或學生課后自學、復習的重要手段,下面從微課的制作和應用方面淺談一下微課的使用價值。
一、微課的設計和制作原理
1.教學目標原理。微課是將一個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通過視頻方式錄制下來,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看,內容要求簡潔精煉,短小高效。目標要求突出,每一項教學內容都必須以教學目標為核心,使學生學會活學活用,靈活掌握教學技能。微課門檻要求較低,不必過于正式,流于形式,有感而發時教師便可進行錄制,更適合普通教師制作。
2.教學設計原理。微課的魅力就是學生在自學、完成作業等過程中遇到“攔路虎”,不會或解決不了的問題時,能夠在眾多教師制作的微課中尋找到幫助,通過觀看視頻能夠明白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微課在設計制作過程中要做到切中問題要害,使學生看完后便能夠起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微課以講明白知識點為基礎。
3.教材解讀原理。中學課程被分成多個模塊,每一章都是按照單元內容編排的,每個單元都有一到兩個核心知識點。教師將這一個個的知識點做成一個個的微課,讓學生反復揣摩、領會,對教材進行深入解讀,學生悟透了,解起題來自然是得心應手。
4.教學示范原理。在中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化學實驗能培養學生腳踏實地、一絲不茍、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但就目前的教育模式來看,實驗教學課程所占的比例謹小慎微。特別是大型課堂教學,坐在后面的學生無法看清講臺前做實驗的老師的一舉一動,也就無法學會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如果能把老師做實驗的過程做成微課,關鍵步驟、關鍵點使用微課的放大功能,這些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微課的教學示范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5.能力培養原理。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通俗地講就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世界著名富豪均家纏萬貫,孩子完全可以坐享其成,為什么還要送他們去上大學,就是為了去培養他們的這種能力。微課教學完全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勤于動手、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的能力。
6.微課制作原理。微課講解的是一個個非常碎片化的知識點,語言表達要求簡潔精煉,內容要求短小精悍,為學生提供“自助餐”式的服務,對學生遇到的困難解決具有針對性,具有吸引力。中小學知識點多學生疑問多,沒有太多的時間聽啰嗦無用的內容。所以,微課不宜過長,一般5~15分鐘為宜。
微課的制作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每一個微課起一個準確的名字,便于學生快速找到,解決問題。
(2)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內容。
(3)畫面要簡潔,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圖標、背景、教師人頭像等,都要刪除。
(4)鼠標不要在屏幕上亂晃,容易把學生的大腦晃暈,產生反感情緒。
(5)對于難以講清楚的其他內容要選擇超鏈接。
(6)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概括要點,強調重點和難點。
二、微課的應用及前景
微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靈活運用起來,從中學習、領會、掌握自己不懂得、不明白的問題。目前,微課程已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我校化學教研組已將所有化學實驗、重要知識點錄制成系列微課程,放置于學校的局域網內,在校內公開。上課期間,學校通常每周利用一節復習課時間,集中學生到化學實驗室開展自選自學,所有化學老師現場輔導。集中選學的優點在于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性,針對性強,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讓微課程更好地為個性化服務。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需要自主在局域網內下載相關微課程,回家復習使用。多種微課應用形式彌補了實際教學中的短板問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過微課,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認知過程的主體,成為知識大樹的主動建構者,不再是教師灌輸的對象。讓我們將以體現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體會到探究的魅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微課程發揚光大,微課必將成為未來中學教育的引導者!
微課程,需要大量的老師犧牲無數的課余時間,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來制作,但它帶給學生的方便、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集體行動起來,成為勇于開創未來的教育人!
參考文獻:
陳傳鋒.微課教學[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