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怡梅
初一新生雖然小學都學習過英語,有的學得相當不錯,但小學英語在很多地方并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這就給初中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就好比在一張已經有所痕跡的紙上作畫比在白紙上作畫要難得多。
而中學英語學習與小學英語學習有很多不同,內容會增多,難度會加深,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會提高,教學進度會加快等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在進入中學學習后盡快適應。英語學習不僅是憑著興趣、熱情,還要有堅強的學習意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學好英語。老師如何才能幫助剛剛邁入中學大門的學生盡快適應初中英語學習呢?
一、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不斷反思、總結,調整學習方法,這些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保障
老師要幫助學生在課前、課上、課后具體做些什么呢?
1.要求學生課前進行有效的預習
了解即將學習的教材,對教材中出現的單詞、短語詞組、語法功能,做到心中有數,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保證自己在課堂學習中聽課有重點,有針對性,提高聽課效率。
2.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
上課要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大膽發言,勇于提問,適當筆記。對于老師上課教授的語言知識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聽講,認真思考,不能走神。重要的知識點要做適當的筆記,以便課后復習,防止遺忘。老師布置的課堂任務型學習,如個人獨立學習、小組合作學習、全班共同學習,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要學會做學習的主人,要學會合作學習,學會與人交流,不能袖手旁觀,不能隨意搞笑,破壞學習氣氛,因為課堂學習的時間很寶貴。回答老師、同學提出的問題,聲音要洪亮,要自信,不要怕說錯,學習就是糾正錯誤的過程,同學之間不能相互嘲笑,要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要敢于提問,可以是課堂提問,也可以課后提問,但一定要把問題弄懂,不能讓問題越積越多,造成知識點的模糊、漏洞、
錯誤。
3.要求學生重視課后作業
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實踐,英語作業通常包括口頭作業和書面作業,口頭家庭作業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少學生存在一種認識誤區,英語口頭作業在他們看來是可有可無的作業,有時間就讀一讀、背一背,沒時間就算了,或者,睡覺之前看一看,作為催眠曲而已。事實上,口頭作業是圍繞所學語言內容和知識設計的一個口語實踐活動。口語活動可以培養說的準確性、得體性、流利性和連貫性,增強語感,促進交流。所以,在初一階段學習英語時,老師一定要堅定地要求學生背誦一些重要的語篇,并給予必要的檢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書面作業相對口頭作業而言,學生比較重視,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以為然,故出現了抄襲作業的現象。無論口頭作業還是書面作業,它們始于備課、經過上課、小組學習或個別輔導、英語家作及反饋、考試及總結等環節才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教學過程。老師要精選一些練習讓學生得以鞏固提高。
4.要求學生認真對待學習反饋
認真對待每次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考試測驗中出現的學習漏洞,不僅要及時訂正,更要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加強對語言知識的理解,正確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自己進行錯題整理是很好的方法。
二、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英語學習沒有捷徑可走,但一定有學習技巧可尋,幫助學生總結調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有哪些具體的學習技巧可以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幫助呢?
1.要求學生認真學習音標,掌握發音規律,培養學生識記單詞的能力
新教材把音標列入初一的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有系統、有規律地學習音標,有助于正確發音,為以后學生能講一口準確、流利的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許,學習音標有點枯燥,往往一個音素需要反復練習,有些學生可能會不耐煩,不能持之以恒。要讓學生認識到,掌握了音標就能根據音標自己拼讀單詞,有助于新單詞的學習,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還能根據讀音規則來拼讀和記憶單詞,識記單詞不再是一大難題了,背單詞的時間也縮短了,提高了學習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學習英語的能力。初一是初中英語學習的啟蒙階段,它關系著整個初中學習階段的英語學習質量,所以,在學習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重視語音學習,讓學生在語音學習中感知英語的優美,以進一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2.老師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積極參加聽、說的實踐活動
聽是學習語言的源泉和基礎。聽得清,聽得準,才能說得對,讀得準,才能更快、更準地記住單詞。同時,每一個單詞,都離不開一定的語言環境,所以詞匯的復習與鞏固,最根本的還是靠運用,多說、多讀、多寫。在運用過程中,學生一方面掌握了單詞的拼寫及其運用,另一方面也訓練了聽力與口語能力。
記好單詞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不做艱苦的記憶工作,是不可能學好英語的,如果學生把它當成一項任務,同時也把它當作一項興趣來記憶單詞,那么英語單詞也就不難記了。
3.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學生掌握好鞏固好英語語法知識
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語法中的時態是最難掌握的一個語法點之一。因為:(1)我們母語中沒有時態的概念,我們是用時間狀語來表示過去、將來和現在,用一些副詞來說明謂語動詞是否已經完成或者正在進行,所以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式,在英語運用的過程中忽略動詞時態的存在;(2)初中英語有八種時態,學生不易記憶;(3)英語中的許多時態非常相似,容易引導混淆,難以辨別。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才使學生感到英語時態的難學。而時態卻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大重點,怎樣突破這一難點呢?
(1)要求學生聽清老師講解,弄清楚每一個時態的結構,動詞的形式及時間狀語,掌握好每一個語法點,并作詳細筆記。筆記所記的都是自己所會的,直到把所有語法細節都掌握。學生可以買一本適合自己水平的薄薄的語法書,對語法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2)要求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做適量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通過練習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增加詞匯量,加強對語法的掌握。
(3)根據老師要求,背誦一些課文,熟悉文章中的語法結構,加深單詞記憶,記住一些詞組、句型,同時培養自己的語感。
4.重視閱讀理解
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要想具有較高的閱讀理解水平,學生必須具備扎實的初一英語語法知識、相當數量的詞匯、淵博的背景知識、過硬的專業知識以及較高的分析能力、認識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老師必須要求學生除了掌握好初一英語的基礎知識外,還必須經常大量閱讀各種體裁、題材的英語讀物,每天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可能地多讀幾篇,這樣長期堅持下去,詞匯量會得到擴大,知識面能得到拓寬,閱讀速度也會逐步加快,語言感受能力將會增強,英語閱讀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作為連接小學英語和高中英語的初中英語,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小學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一定體驗過很多的樂趣,對英語學習有著極大的熱情和興趣。老師如何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繼續感受更多的學習英語的樂趣,更好地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等,陶醉于中外文化的差異之中,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美]納爾森,[美]貝利.教師職業的9個角色[M].劉坤,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
[2]李庾南.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