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思隆
一、背景
“細胞增殖”是浙科版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一節內容,授課需2課時,該內容既是對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鞏固深入,也為學習減數分裂和遺傳變異打下基礎。因此,在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由于該節知識抽象、實物模型不夠直觀,又不是生活中所見,學生對本節知識感到難以理解,掌握不夠扎實。
要突破這個難點,我認為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細胞分裂的過程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同時合理設計教學程序,采用“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師生共同歸納總結”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細節
(一)課前準備
(1)教師:利用Flash,PowerPoint,Snagit等軟件按照教學的思路和設計制作“細胞增殖”的課件。(2)學生:課前預習。
(二)教學過程及整合分析
第1課時
1.問題探討
(1)教學過程
師:放映“青蛙的一生”圖片,問:個體的長大,靠細胞數目的增多還是體積的增大?
生:思考并回答。(回答得較快)
師:為什么多細胞生物體要通過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而形成一個個體,而非通過體積增大而形成一個很大的個體呢?
生:思考并相互討論。(交頭接耳)
師:總結討論并指出原因。(相對表面積大小與物質運輸關系及細胞核調控能力)
(2)整合意圖
先用蛙的一生的圖片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興趣,再通過創設問題情景,進行討論分析,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2.細胞周期
(1)教學過程
師:Flash演示細胞周期,問:什么是細胞周期?有何特點?
生:觀察并總結。
師:練習反饋。
(2)整合意圖
Flash演示細胞周期,使學生對細胞周期有個直觀的了解,再通過練習進行效果反饋。
3.植物有絲分裂過程
(1)教學過程
師:Flash演示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全過程,并提問分哪些時期?
生:觀察并回答。
師:Flash播放間期變化,再將間期變化的開始結束兩幅圖片進行比較,問:間期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思考回答。
師:介紹染色單體,引導學生思考在間期染色體、染色單體、DNA三者的關系。
生:思考回答。
師:分期播放各時期的動畫,再將該時期起始與結束兩幅圖讓學生進行比較,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各時期變化。
生:分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言。(討論積極,發言踴躍)
師:歸納總結,用七字訣對各期進行總結。
(2)整合意圖
間期是理解分裂期的關鍵,故先用動畫演示間期的變化,再用間期開始與結束的圖片加以討論,指出間期變化,說明染色體、染色單體、DNA三者關系,對分裂期也是先演示各時期變化過程,使學生有個直觀了解,再用該時期起始與結束的圖片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活躍了思維,最后用七字訣總結,幫助記憶。
第2課時
4.動物有絲分裂過程
(1)教學過程
師:Flash演示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
生:觀察全過程。
師:Flash演示各個時期變化并分組派代表描述其變化。
生:觀察討論并描述其變化。
(2)整合意圖
先Flash演示全過程,有個整體了解,再分步演示各時期變化,由于有植物有絲分裂作為基礎,所以讓學生進行描述,培養其觀察和表達能力。
5.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比較
(1)教學過程
師:Flash同時演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變化,問:二者有何不同?
生:觀察回答。
師:表格形式歸納。
(2)整合意圖
Flash同時演示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期變化,讓學生直觀比較,再讓學生總結,最后用表格形式對其異同點加以歸納,比較清楚。
6.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
(1)教學過程
師:播放有絲分裂各期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的表格,在各期上附有該期的圖片,引導學生以一條染色體入手,指出各期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規律。
生:思考并分三組討論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并派代表發言。(三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組回答最好)
師:歸納總結,指出不同生物染色體數目不同,用2N表示不同生物染色體數,引導學生再對各期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進行分析。
生:思考并回答。(間期染色單體由0→4N處有點困難)
師:總結并播放染色體、DNA變化坐標系,讓學生在坐標系上畫出它們的變化曲線圖。
生:思考并完成曲線圖。
師:投影學生畫的曲線圖并一起討論,最后總結并畫出正確曲線圖。
(2)整合意圖
在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的表格上相應各時期附上該期圖片,讓學生順利回憶各期變化;先從一條染色體入手再過渡到2N條,符合先易后難的順序;先讓學生自己畫曲線圖,再用投影儀對其所畫曲線圖進行分析再集體討論得出正確結論,有利于加深印象,培養其歸納能力和繪圖能力;集體討論可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使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