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玉方
勞動技術課是以全新的內容展現在學生和教師面前,勞動技術課十分重要,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衡量學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還有學生的德育和技能。升學不再是學生出人頭的唯一出路,掌握一技之能才是人類生活于世上的本能,勞動技術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習慣,還能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怎么才能在勞動技術課上進行德育滲透呢?
一、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情感
勞動技術課不同于其他學科,比較死板,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讓學生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比較適應、有意義的實踐活動,通過這種動態的教育活動,能夠使學生接受教育,使學生深深感受到勞動技術課是比較有意義的一門課程,這樣就能在勞動技術課堂上更好地滲透德育。
二、因材施教、寓教于樂
針對學生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與教材結合開展學生感興趣的課題活動。讓學生了解教材,參與拓展教材。在每一學期結束時學生以小結的形式對本學期開展的課題活動進行評價,并提出可行性建議作為下學期活動的參考。這樣教師能了解學生,依據教材聯系學生開展學生喜歡的勞動技術課。也可依據學生的建議拓展教學。如,教學初一年級教材第五章食品系列時,與學生一起拓展教材做比薩,學生上課很認真,當然吃得也很開心,課堂其樂融融。
三、善于挖掘教材的內容,激發學生情感,從而對學生進行德育
教師必須認真執行教學大綱,有意識地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挖掘教材的德育內涵,廣泛收集素材,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但同時又必須注意可行性,必須考慮學生在心理上、生理上能夠而且樂意接受。因此,在注意“有意”時又要注意“可行性”,使學生樂于接受。比如,在《花卉及其分類》章節中,介紹中國傳統十大名花等知識時,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愛祖國的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以愛家鄉為基礎的,在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和規律,從小處入手,把愛國主義具體、形象地落實到愛家鄉、愛社區、愛集體的具體行動上。
四、教師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學生的身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孔子曾經說:“其行正,不令而行;其行不正,雖令不行。”教師的示范性很強,所以,思品教師要特別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首先做到。不斷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揮政治課的德育主渠道功能作貢獻。
在勞動技術課中進行德育滲透,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端正教學指導思想,確立正確德育觀念,將教材的德育點、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師的言傳身教以及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豐富的時政熱點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勞動技術課德育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其教學的德育功能。
·編輯 楊兆東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