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宏亮
(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 廣西欽州 535099)
淺析運用比較法提高區域地理學習的效率
秦宏亮
(廣西欽州市第一中學 廣西欽州 535099)
高中區域地理知識涉及的面非常廣,對于文科生來說,大量的地理事物的概念、成因、分布及特征等常常不易分辨和掌握。筆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反思,體會到恰當的運用比較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區域地理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從地理比較法出發,結合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比較法 區域地理 有效性
區域地理是諸多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有機結合,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而我們在教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因此掌握學習區域地理方法尤其重要。著名地理教育家杜密基認為:比較法是一切理解與思維的基石,它對發展學生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舊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致同學們”中,明確提出“地理的學習,要注意比較法的運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識,對地理數據、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和地理區域進行比較,找出他們的異同。通過比較,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本質,有助于對所學的地理知識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1]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運用比較法,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對地理整體性與區域差異性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培養他們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
比較法是區域地理教學中許多教師喜歡的一種教學方法,它可以將不同區域的地理事物的因果、特征、分布以及發展狀況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與反思,認為能夠提高區域地理學習的有效性的比較法有以下幾種:
地圖是地理教學的第二語言,高考更是以地圖作為區域地理的載體進行考查。圖表對比法就是利用各類景觀圖、示意圖、折線圖等進行直接比較的方法,包括表格比較、畫圖比較等,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直觀性。讀懂圖表的內容,找出不同區域的異同點,可以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例如對比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印度的地形圖可知,他們的地形雖然都分為山地、高原、平原三個部分,但是具體到各區域卻有所不同(如下表)

區域名稱相同點地形特點北美洲分為山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平原、高原相間,南北更替澳大利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俄羅斯西部平原,中部高原,東部山地印度南部高原,中部平原,北部山地地、高原、平原三部分
又稱縱比,主要從時間跨度上對同一區域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進行的縱向比較。通過自我對比,可以讓學生了解區域地理事物和現象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例如,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發展階段,對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是不同的。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質黏重,河流、湖泊和沼澤分布較廣。開發早期,人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為交通的阻礙,黏重的土壤使得開墾困難,農業發展緩慢;農業社會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改造自然能力增強,稠密的水系提供了天然水道擴大了交通聯系,黏重的土壤不在成為農業的限制條件,這時長江中下游平原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桑蠶和棉花基地;但是隨著工商業的發展,這里人多地少,耕地破碎,糧食商品率低,限制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和機械化,糧倉地位讓位于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棉花生產的地位也不如新疆南部和華北平原。
就是把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比較,使其達到求同存異。具體地說,就是以學生已學過的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為基礎,與新講的地理知識進行比較,以引導學生發現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個性或共性。[3]例如在學習“東南亞、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從分布地區、形成原因、氣候特征、氣溫和降水圖等方面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亞的熱帶草原氣候進行對比,總結歸納這兩種氣候的異同,并且能夠正確區分這兩種氣候。也可以將不同區域或不同國家的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氣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和人文地理(包括人口與城市、民族與宗教、交通、工農業等)的各個方面進行對比,使得學習區域地理條理清晰。
專題比較法是對一個單元、幾個國家或幾個地區的某一自然要素或社會經濟條件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可以使學生對某一地理知識形成完整的概念,能夠有效地將分散的知識系統化。為了使學生掌握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混合農業、季風水田農業、商品谷物農業、大牧場放牧業、乳畜業),可以他們進行專題對比:(1)比較五種類型的主要分布地區;(2)比較五種類型的農作物或產品;(3)比較五種類型的特點;(4)比較五種類型的區位條件(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為了更好的掌握世界重要的大河(尼羅河、亞馬孫和、長江、密西西比河、黃河、剛果河等)的水文特征,可以從河流長度、流域面積、汛期、徑流量、含沙量、有無結冰期以及航運價值等進行專題對比。
此外還有綜合比較法、聯系比較法、并列比較法等都是行之有效和值得提倡的方法。
綜上所述,比較法在區域地理學習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它既有利于教師教,也有利于學生學,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要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要深入研究、善于應用比較法,讓它更好地為新課改服務。
[1]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會室.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地理(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陳紀蘅.用地理比較法實現知識的遷移例談[J].學周刊,2011年28期
[3]羅增保.比較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統計與管理,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