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528000)吳美寶
隨著醫學護理模式的不斷改變,舒適護理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為一種整體性、創造性及有效的護理模式,舒適護理的目的可使患者在心理及生理上達到最愉悅的狀態,將患者舒適感受及滿意度作為努力的方向[1][2]。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肝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介入治療是目前臨床首選的治療方式,采用該方式治療的患者臨床癥狀可得到明顯的緩解,有效延長了其生存期,但是該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3]。為分析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我院對54例行該方式治療的患者給予分組護理干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54例行介入術的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肝癌,均行介入治療,排除黃疸、腹水及其他重要器官損傷患者。采用簡單數字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7例。觀察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在33~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3±3.2)歲;19例原發性肝癌,8例繼發性肝癌。對照組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齡在34~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0.6±3.1)歲;17例原發性肝癌,10例繼發性肝癌。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采用經皮股動脈穿刺術進行治療,在右肢股動脈搏動最強的地方進行局部麻醉后,將導管置于股動脈。采用影像監視將導管插入供血動脈后進行攝片,對腫瘤內部的供血血管進行確認,從導管注入治療藥物,主要為順鉑、絲裂霉素等[4]。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術前準備、術后觀察等。觀察組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主要包括心理、環境及身體的舒適護理。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采用腫瘤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方法對患者食欲、睡眠情況及精神狀態等方面進行評價和分析,采用5分制,5分表示生活質量最佳,1分表示生活質量最差。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滿意度進行調查,將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及不滿意三級;患者出院后對調查表進行匿名填寫。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本研究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進行檢驗;采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經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自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睡眠、食欲等方面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具體情況見附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附表2。
人們認知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護理干預改善其軀體癥狀,同時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相關研究表明,生活質量評估是衡量現代護理效果的重要方式,影響生活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心理、社會等[6]。舒適護理的目的在于促進患者生理及心理上達到最愉悅的狀態,積極配合治療[7]。本組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患者在心靈上獲得了滿足感和安全感,對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舒適護理主要包括心理、環境、身體舒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附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x±s)

附表2 兩組患者滿意率對比
①心理舒適護理。大部分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疾病多發展到中晚期,出現并發癥的概率較大,對治療效果產生質疑。醫護人員需與患者進行交流,對患者的痛苦表示同情和理解,為其創造宣泄不良心理的機會[8]。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并告知其介入治療的原理及作用,消除其不良心理,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②環境舒適護理。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需向其介紹醫院環境,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消除其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保證病房環境的整潔,燈光需柔和,光線適宜。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操作時需保持冷靜的態度及輕柔的動作,合理安排護理時間,減少對患者正常生活的影響[9]。
③身體舒適護理。因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療中需使用化學藥物及造影劑,術后極易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不良影響。因此術后需知道患者多飲水,以利于造影劑的排除。對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不控制退熱劑的使用量,按時、按需給藥,以增強患者的舒適感[10]。對疼痛不明顯、對睡眠無影響的患者可指導其傾聽音樂,分散其注意力,或基于術式的體位進行局部按摩,減輕疼痛感。
對兩組患者分別給予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及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意義(P<0.05),提示舒適護理干預對肝癌介入治療患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可有效提高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