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528000)鄧寶平 王桂英
留置尿管常用于剖宮產手術中,避免術中損傷膀胱,有利于術后恢復。由于傳統留置尿管方法在拔尿管后有部分產婦出現尿頻、尿痛、排尿困難,甚至發生尿潴留[1]等癥狀。為了減輕產婦的痛苦,對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拔除方法進行了改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科2014年6月~12月在腰硬聯合麻下行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的產婦12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均為60例,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6歲,孕周38~40周,兩組產婦無發生泌尿系損傷及感染,術后留置尿管24~48小時,留置尿管期間按留置尿管常規護理。兩組產婦的年齡、孕周、留置尿管品牌、插尿管的方法、留置尿管的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實驗組采用開放式引流,于拔尿管前進行夾閉尿管,直至產婦有尿意時拔除尿管,產婦自行排尿。對照組采用開放引流,導尿后一直保持尿管通暢直至拔管,拔管前不進行夾閉尿管,采用常規拔尿管方法,抽出氣囊導尿管內的液體,囑產婦深呼吸放松后緩緩拔除尿管,然后囑產婦多飲開水,盡早排尿。
1.3 拔尿管后的觀察 ①觀察兩組產婦首次排尿間隔時間;②首次排尿成功情況:排尿成功:不需要任何誘導方法,且無痛苦情況下能自行排尿,排尿量200ml或多于200ml以上,檢查膀胱區空虛,拔尿管后幾天都排尿順暢,無排尿不適感,為排尿成功。排尿困難:拔尿管后表現為排尿不暢,排尿費力,排出尿量極少,膀胱區充盈。經過按摩、熱敷腹部、聽水聲、開塞露納肛、等誘導方法才能自行排尿,為誘導排尿成功。③有無尿路刺激征:產婦拔尿后排尿順暢,無排尿不適感,為正常;有尿路刺激征癥狀表現為產婦自覺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盡感等。
2.1 拔尿管后至首次排尿時間 實驗組:有57例產婦拔尿管后能順利排尿,有3例產婦經過開塞露納肛誘導下排尿成功,間隔時間為10~15分鐘,平均10分鐘。對照組:有48例產婦能順利排尿,有12例產婦經過按摩、熱敷腹部、聽流水聲、開塞露納肛等誘導方法才能自行排尿,經過誘導后排尿成功,間隔時間為90~270分鐘,平均130分鐘。實驗組拔尿管后至首次排尿時間明顯比對照組提前(P<0.05)。
2.2 首次排尿成功情況 由附表1可見,實驗組和對照組排尿成功情況比較,實驗組首次排尿成功率高于對照組(P<0.05)。
2.3 尿路刺激征情況 由附表2可見,實驗組和對照組尿路刺激征情況,實驗組排尿不適感低于對照組(P<0.05)。

附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排尿成功情況比較 [例(%)]

附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尿路刺激征情況 [例(%)]
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的產婦拔除尿管后是否能順利排出小便,是護理人員一直以來十分關注的問題。在臨床中普遍采用常規拔尿管方法,術后一直開放尿管引流,在膀胱空虛時直接拔尿管,產婦往往無尿意,不能立刻排尿,大部分的產婦拔尿管后待2~3小時才能排第一次小便。拔尿管后間隔時間越長,產婦易出現焦慮,恐懼癥狀,就會失去自行排尿的信心,造成排尿困難,經過誘導才能排尿,甚至出現尿潴留再行導尿。為了減輕產婦的痛苦,對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拔除方法進行了改進,即采用拔尿管前夾閉尿管2~3小時,囑產婦多飲水,選擇在膀胱充盈感到有尿意時拔除尿管,使得產婦短時間內順利排尿,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成功后,大大增加產婦對自排尿的信心,并且提高產婦自然排尿的成功率,減少尿潴留發生,降低泌尿系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