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350101)林偉
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臨床實習對于護生來說至關重要[1]。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生是護理隊伍的后備軍。但是,其在臨床實習中由于經驗不足,理論知識不扎實,工作被動等易發生許多護理問題[2]。因此,本研究主要針對這一現象做了如下調查分析。
1.1 對象 對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福建某三級醫院實習的65名護生(中專28人,大專32人,本科5人)進行問卷調查,年齡19~24歲。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水平測定工具及評分標準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選取常用的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因子。因子分越高,說明該項心理癥狀越明顯,因子分在2~5分的說明該項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

附表 護生SCL-90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
1.2.2 調查方法 所有資料均應由調查者在全體護生參加護理大查房期間,向護生說明填寫調查表的目的及意義,統一發放,30分鐘后收回。其中共發放65份,收回64份,其中有效問卷62份,有效回收率為95.38%。
1.2.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生SCL-90評分與全國常模比較,見附表。
3.1 護生在屢次遭受拒絕后的心理健康狀況 附表調查結果顯示,護生在屢次遭受拒絕后,SCL-90的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等因子分也均高于全國正常成人常規水平。這與國內的研究結果基本相同,說明這幾項是困擾護生在臨床屢遭拒絕后的主要的心理因素[3][4]。
3.2 護生在屢遭拒絕后形成焦慮、抑郁與強迫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結果顯示,護生在屢遭拒絕后感到自卑而表現出負性的自我評價,其主要因素為:①自身因素:受傳統觀念及社會地位的影響,貶低護士身份和地位這種低期望值評價必然會對自己的未來工作喪失信心。②社會環境:患者獨生子女的比例居社會人群中的優勢地位,長輩不希望其子女受到更多的傷害。③生活環境:大部分護生為獨生子女,很少有機會去照顧他人。臨床實習中繁瑣的護理工作、自身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病人的需要[5]。
綜上所述,護生在臨床屢遭拒絕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各大中專院校在護生實習前應加強心理素質訓練,積極開展心理咨詢,強化護理基本技能訓練等;臨床實習單位應該積極將臨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以彌補護生在臨床工作經驗中的不足,加強護生在臨床實習中受挫的心理輔導,增強護生的臨床工作積極性,緩解消極心理,減輕負性情緒,使之成為身心健康的合格護理人才。